首页期刊导航|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杂志

董海原

月刊

0253-9926

sxyyzz@163.com

0351-5261401,5261402,526140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山西医药杂志/Journal Shan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潜变量"生成过程研究中老年人群体格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王凯璇闫娟娟白丽霞晋聪...
    1203-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的身高、体质量、大腿长度、腰围和臀围五个体格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对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2020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中50岁及以上体格指标与骨密度数据完整的2 072名调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身高、体质量、大腿长度、腰围和臀围5个相关的体格指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潜变量"生成过程进行降维处理;其次,将降维后生成的新变量Body_index、性别、种族作为自变量,分析其与全脊柱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新变量Body_index与自变量身高、体质量、大腿长度、腰围和臀围进行多重线性拟合(R2为0。998),损失的信息<2。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可以认为新变量Body_index与全脊柱骨密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01),尚不能认为性别、种族与全脊柱骨密度存在线性关系(P>0。05)。结论 身材矮小、偏瘦为中老年人骨密度较低的危险因素,提示高危人群为防止骨质疏松、骨折,应适当增加体重,合理膳食。

    骨密度体格相关性中老年人群

    替罗非班辅助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应用研究

    谢爱娟
    1208-1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辅助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中随机抽取112例,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常规组(56例)和替罗非班组(56例),2组均实施急诊PCI术治疗,联合组采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心肌灌注情况,心肌损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黏附率(PAdT)分别为(35±5)%、(27±5)%,均低于常规组[(38±5)%、(30±5)%];联合组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实验(TIMI)分级3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占比分别为89。3%(50/56)、92。9%(52/56),均高于常规组[73%(41/56)、77%(43/56)];联合组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eTFC)(31±5)低于常规组(34±5),心肌灌注指数(PI)(55±10)%高于常规组(50±10)%;联合组的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60±10)μg/L、(10±2)U/L、(40±10)U/L,均低于常规组[(65±10)μg/L、(12±3)U/L、(45±10)U/L];联合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5。4%(3/56)低于常规组21。4%(1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辅助急诊PCI能改善AMI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心肌灌注情况,对减轻心肌损伤并降低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心肌梗死替罗非班经皮冠脉介入术血小板功能心肌灌注

    关于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1212页

    不同材料Ⅰ型鼓室成形术后的疗效分析

    何若云
    1213-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材料Ⅰ型鼓室成形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于我院收集的10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行耳屏软骨膜(对照组)及软骨-软骨膜瓣复合物(研究组),2组各50例。采用内置法行鼓室成形术,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后愈合情况、听力效果及鼓室图曲线。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耳屏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鼓膜愈合情况中一期愈合占比较大(P<0。05);治疗前,2组患者骨导听阈、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气导听阈、气骨导差较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鼓室曲线A型占比较多,其次是C型(P<0。05)。结论 软骨-软骨膜瓣复合物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听力,且一期愈合率也更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鼓室成形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

    孕早期颈项透明层超声筛查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

    张艳飞胡滨孔凡斌张伟红...
    1216-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孕早期颈项透明层(NT)超声筛查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闵行区中心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 000例高龄孕妇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NT筛查及无创DNA检测,按照NT厚度区分为NT增厚组(≥2。5 mm)和NT正常组(<2。5 mm),对比2组孕妇无创DNA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分析NT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相关性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T增厚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纳入的1 000例孕妇中有50例NT≥2。5 mm,发生率5。00%,50例NT增厚孕妇中经无创DNA检测显示染色体异常6例,异常率12。00%,950例NT正常孕妇中无创DNA检测仅1例出现染色体异常,异常率0。1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型分析显示7例染色体异常分别为21三体3例,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18三体2例。染色体异常率分析显示:≥35岁孕妇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30~34岁孕妇,胎儿女性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胎儿,NT厚度≥5。5 mm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2。5~<3。5 mm以及3。5~<4。5 mm胎儿(P<0。05)。趋势卡方分析:NT厚度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率呈正相关(P<0。05)。NT增厚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值(95%CI)为0。631(0。545,0。718),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增厚是胎儿染色体异常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高龄孕妇开展早期超声NT检测可以作为胎儿染色体无创DNA检测的重要筛查指标,NT增厚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

    NT超声筛查高龄孕妇产前诊断染色体畸变

    血清糖链抗原724癌胚抗原生长分化因子-15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何宗富杨鑫宇刘明伟
    1220-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糖链抗原724(CA724)、癌胚抗原(CE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2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腹膜转移80例,无腹膜转移120例。所有患者均完善血清CA724、CEA、GDF-15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A724、CEA、GDF-15水平对腹膜转移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构建生存时间曲线,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CA724、CEA、GDF-15是否为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腹膜转移组血清CA724、CEA、GDF-15水平均高于无腹膜转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A724、CEA、GDF-15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均具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26、0。734、0。661,灵敏度分别为 0。48、0。72、0。51,特异度分别为 0。78、0。85、0。66。绘制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血清CEA阳性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血清CA724、GDF-15阳性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与阴性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CEA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A724、GDF-15不是结直肠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EA在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腹膜转移及预后方面展现出可观的能力,CA724和GDF-15不是预测结腹膜转移和预后的良好指标,在构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及预后的预测体系中值得将CEA纳入其中。

    结直肠癌糖链抗原724癌胚抗原生长分化因子-15腹膜转移预后

    脑小血管病磁共振成像总负荷与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蔡玉徐成
    1224-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帕金森病(PD)伴发脑小血管病(CSVD)可能会加重PD的认知障碍。本研究旨在探讨CSVD总负荷与PD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比较了 165例PD患者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征,所有患者均接受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通过假定血管源性的腔隙、白质高信号(WMH)、脑微出血(CMB)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评估其CSVD总负荷。通过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来评估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障碍(PD-MCI)组和帕金森病伴痴呆(PDD)组。运用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方法量化腔隙、CSVD总负荷在区分PD-MCI和PDD的准确性。结果 与PD-MCI患者相比,PDD患者的脑室周围高信号(PVH)、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腔隙、基底节区血管周围间隙扩大(BG-EPVS)以及CSVD总负荷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腔隙[OR值(95%CI)=2。418(1。088,5。371),P=0。030]和CSVD总负荷[OR值(95%CI)=1。572(1。138,2。171),P=0。006]与PD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独立相关。此外,ROC曲线结果证实腔隙及CSVD总负荷在区分PD-MCI和PDD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结论 CSVD总负荷与PD患者的认知障碍密切相关。腔隙及CSVD总负荷可以作为预测P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关键指标。

    脑小血管病总负担腔隙帕金森病伴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病伴痴呆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1230页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浆25-羟基维生素D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测及其相关性研究

    胡娟娟
    1231-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血浆25-羟基维生素D(25-OH-D)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指标检测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平顶山妇幼保健院的86例GDM产妇作为观察组,86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采集入组产妇空腹静脉血5 ml,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HbA1c,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25-OH-D。对比2组产妇血清HbA1c与血浆25-OH-D检测值差异,分析GDM产妇血清HbA1c与血浆25-OH-D之间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25-OH-D和血清HbA1c预测GDM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bA1c检测值为(8。3±1。4)%,高于对照组的(3。8±1。2)%,血浆25-OH-D检测值为(18±5)ng/ml,低于对照组的(45±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GDM产妇血清HbA1c检测值与血浆25-OH-D检测值呈负相关(r=-0。64,P<0。001);血清HbA1c检测诊断GD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灵敏度为0。814,特异度为0。709,约登指数为0。523;血浆25-OH-D诊断GDM的AUC为0。757,灵敏度为0。767,特异度为0。663,约登指数为0。430。结论 血清HbA1c与血浆25-OH-D呈负相关性,两者是预测GDM的有效指标,可指导临床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25-羟基维生素D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王玉锋
    1235-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的65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并纳入观察组,6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孕妇hs-CRP、Hcy、D-D检测值差异,并分析hs-CRP、Hcy、D-D联合检测诊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价值。结果 观察组孕妇hs-CRP检测值为(8。14±2。21)mg/L、Hcy 检测值为(13。26±3。20)μmol/L、D-D 检测值为(3。24±0。78)mg/L,高于对照组的(3。04±0。78)mg/L、(5。62±1。11)μmol/L、(0。67±0。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Hcy、D-D 联合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7%(63/65)、特异度为94%(61/65)、阴性预测值为97%(62/64)、阳性预测值为95%(63/66)、准确度为96%(125/130),均高于三项指标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Hcy、D-D水平均异常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检出率,指导临床治疗。

    高血压,妊娠性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