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战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战线
思想战线

王文光

双月刊

1001-778X

sxzx@ynu.edu.cn

0871-5031473

650091

昆明市翠湖北路2号

思想战线/Journal Think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追踪学科前沿,突出边疆民族特色,推动学术创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找回邻里:街坊商户与内源式社区营造

    李翠玲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城市社区营造的主要局限之一,就在于过度强调组织和精英,忽视日常互动中形成的自发秩序和文化认同,导致邻里关系营造和社区认同培育悬浮于民众生活经验之上.将目光转向与社区共生的地方行动主体及其在非正式邻里网络建构中扮演的角色,将为破除社区建设困境提供富于启发的新方案.扎根地方的小型街坊商户对于人格化互动和地方生活方式再生产具有重要价值,他们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必须被重新审视.通过关系经营和文化转译重建邻里网络和地方感,是街坊商户介入社区营造的主要面向.

    邻里街坊商户社区营造社会网络地方感

    论数据资产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朱晓峰徐涵渊
    12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资产在夫妻共同财产制中的法律定位不清.我国《民法典》第1062条并未明确规定数据资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作为补充的《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亦未解决此法律留白.数据资产是特定主体拥有或控制的、数据资源资产化后的财产性利益,其既不同于宽泛的数字财产,也有别于尚未资产化的数据资源和原始数据.要把数据资产纳入《民法典》第1062条的夫妻共同财产制的调整范围,须首先满足资产的持有主体特定、财产性利益相对固定或可确定、能够依法流通交易或进行资本化运用这三个条件.同时,数据资产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制还要求资产为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并且不属于专有数据资产的范围.此外,数据资产的类型可能会影响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对不同的数据资产类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释路径.

    数据资产数据资源夫妻共同财产共同财产认定《民法典》第1062条

    论互联网群组的隐私保护

    邱遥堃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群组的技术架构本质上是一种多人即时通信,虽规模较大但仍有边界,处于私人通信与公共场所之间,其具体的隐私保护范围取决于特定网群的社会关系维度,具体包括:成员间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目的是否具有工具性,以及网群规模大小.这些维度的程度不等、相互作用、变动不居会使得特定网群中的合理隐私期待范围随之变化:陌生程度越高、工具性越强、规模越大的网群越具有公共性,群内信息的私密性也越低,信息向外传播也越发自由.但是,网群的通信技术本质决定了其始终是有边界的,且仍存在其他限制信息流通的规范渊源,尤其是隐私的社会规范对法律的增强与补充.因此,互联网群组的隐私受到法律与社会规范的双重保护.

    互联网群组隐私个人信息合理隐私期待社会规范

    邓小平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任中义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77年,邓小平复出工作后,积极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恢复高考招生,建立自学考试,使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现代化;尊重知识和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三个面向",确立教育教学理念现代化;健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均衡发展"长线""短线"学科使学科布局现代化;完善培养层次和学制,加强教师队伍和推动课程改革,构建培养体系现代化;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治理,推动高校管理体制现代化;赋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心、科学研究中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职能和使命.邓小平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以系统观念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朱丹
    152-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系统性结构需要建立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主要包含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五大要素,其构建遵循着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在全局性谋划上下功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三级联动机构;在战略性布局上下功夫,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纵横贯通的一体化建设;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推进教材、教学、教师的一体化管理.

    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系统观念教育家精神

    政治性与教育性: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属性及互动历程

    陈晨
    16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兼具鲜明的政治性与教育性,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政治性与教育性互动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与教育性的互动愈发充分,可以根据政治性与教育性的互动特点划分出二者互动历程的5个阶段.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对思政课政治性的把握是实现思政课教育性的前提,对思政课教育性的挖掘能够彰显思政课的政治性,面向新的时代条件,需要以政治性与教育性的深度耦合来提升思政引领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教育性互动规律

    2024年总目次

    169-172页

    第六届民族史青年学者研习营综述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吴晓杰左珈子马益威...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