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思想政治课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思想政治课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

程光泉

月刊

1002-588X

010-62208142 62200757

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乐育2楼4门202号

思想政治课教学 /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资料性刊物。内容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各条战线与各阶层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先进人物、集体及其事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史逸君王然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讲故事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遵循价值性、有效性、激励性、生动性、熟悉性原则,在课堂中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通过"聚""分""化"等方法,不断提升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思政课教师中国故事教学能力

    高质量思政课教学的优化设计

    刘石成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握思政课讲道理的本质特征,是传播真理、塑造品格、培育新人的应有之义.针对中学思政课教学过于注重文本、学理等问题,应从拓展理论视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强化实践视野涵育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培养历史视野整合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以及提升国际视野开阔思政课的思维方式四个维度出发,为学生提供宽领域、高标准、深层次的高质量思政课.

    理论视野实践视野历史视野国际视野高质量思政课

    一体化视域下高中课程实施的三种意识

    周伟明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政课下接义务教育,上联高等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高中思政课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要有"接棒区"意识,上好起始课引导学生明确学习 目标和发展方向;要有"责任田"意识,上好常规课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课堂;要有"组合拳"意识,上好学科拓展课整合各类课程资源同向同行.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促进青少年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优化进阶,保障青少年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让学生个人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发展有机连结,促进协同育人格局整体效能的发挥.

    思政课一体化起始课常态课拓展课提质增效

    中小学校长如何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彭庚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学校长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责任人,承担着一体化建设的引领示范者、机制资源的供给保障者和合作网络的协调服务者三重角色使命.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在推进一体化建设实践层面存在认知困境、动力困境、治理困境和主体困境,体现在一体化意识不够到位、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机制资源保障功能不足、主体协同育人合力不强,阻碍了建设进度.对此,中小学校长要提高思想认识,担当主导责任;凝聚专业力量,推进提质增效;完善保障机制,助力深层推进;打通互联网络,优化共建共享.

    中小学校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大思政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守正创新

    骆柏林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需要我们以"大思政课"的思维贯彻实施.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特点,爱国主义教育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中,一要让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堂,把爱国主义背后的道理讲清、讲透、讲活,使爱国主义教育亮起来;二要统筹整合资源,让学生感到教育无处不在,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立起来;三要创新教育形式,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活性和时代性,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活起来;四要拓宽实践渠道,让爱国主义从书本走向实践,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动起来,从而在守正创新中提高育人实效.

    大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守正创新

    "双师"法治课堂的有效实施

    冯伟娥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法治课堂就是充分利用教师作为课堂组织、引导者的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法官作为法律案例的解析、宣讲者的法治专业素养,发挥教师、法官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法治教育合力.在中小学有效实施"双师"法治课堂,可以从三条途径入手:梳理教材的法理逻辑,"双师"协商设计法治课堂教学主题;遴选典型的法治案例,"双师"协作营造法治课堂教学情境;拓展多样的法治渠道,"双师"合作研发法治课堂教学形式.

    "双师"课堂法治教育实施路径课后服务协同育人

    道德与法治学科高阶思维的培养路径

    高瑜解亚伟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阶思维能力在教学目标分类中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主要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学科根本任务和价值,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奠基.

    核心素养高阶思维学科教学

    教学环节:活动教学的内在逻辑——以复习课"走进经济全球化"为例

    袁明霞赵可君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环节的外在形式指向"有哪些"活动环节以及环节之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演绎,是活动教学的结构分层,实质是活动教学内在逻辑的有序化及语言化.教学环节的内容指向的是教学活动"是什么",即每个教学环节中活动教学的具体内容,实际上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化和内容化,通过具体内容的活动展开实现教学内容的建构,包括知识建构、能力建构和价值建构等.教学环节的核心指向活动教学应该"怎么办",即具体活动内容如何开展,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活动过程,实际上是课堂教学活动化和过程化的具体方式.

    教学环节活动教学内在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

    王晶金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文化自觉的重要源泉.思政课教学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和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要围绕融合育人的主体、内容、方式、渠道,以遵循身心规律、耦合教学内容、触发情感体验、躬身实践活动为路径,提升育人的接受力、思想力、感召力、引领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治认同素养培育课堂融入

    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内容转化

    边洪伟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内容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础,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有利于促进深度学习.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转化要坚持问题导向,秉持适切标准,运用取舍策略,在差异化选择中提升内容效益;运用拓展策略,在单元化设计中构建知识图谱;运用统整策略,在多样化活动中推进学科实践,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深度发展.

    教学内容转化策略深度学习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