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ST/PLT比值指数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患者肝癌发生的关系

    赵润根井贺楠张越亚
    1646-1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谷草转氨酶(AST)/血小板计数(PLT)比值指数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患者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确诊后接受抗病毒治疗和2年随访的10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资料,患者人口学资料、治疗相关资料、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等资料均保存完整.仔细查阅患者资料,记录其随访期间肝癌发生情况,将发生纳入肝癌组,未发生纳入非肝癌组,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与临床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的AST、PLT水平,计算AST/PLT比值指数.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AST、PLT水平及AST/PLT比值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患者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103例患者在2年随访期间,共发生肝癌26例,发生率为25.24%(26/103).肝癌组与非肝癌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饮酒史及病理类型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癌组AST水平、AST/PLT比值指数高于非肝癌组,PLT水平低于非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AST、PLT水平及AST/PLT比值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患者肝癌的发生有关,是肝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AST/PLT比值可作为独立风险因子.结论 AST/PLT比值指数与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患者肝癌发生有关,是患者肝癌发生的独立风险因子,应引起临床重视.

    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肝癌谷草转氨酶血小板计数

    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VEGF、MMP-9、NO水平的影响

    王芳张瑞芹胡云磊
    1650-1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在早期声门型喉癌(G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98例早期G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51).对照组予以常规喉裂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RFA治疗.统计2组围术期指标、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2组嗓音声学(振幅微扰、基频微扰、谐噪比)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随访截止至2023年9月,期间对照组失访1例,未依从1例,最终纳入45例;观察组自行退出1例,失访1例,最终纳入49例.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创面上皮化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P<0.05).术后3个月2组振幅微扰、基频微扰低于术前,谐噪比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谐噪比高于对照组,基频及振幅微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血清MMP-9、VEGF、NO值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上述血清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高于观察组的4.08%(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RFA治疗早期GC,可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血清MMP-9、VEGF、NO水平,促进嗓音声学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早期声门型喉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血清预后因子嗓音声学

    肌肉减少症与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朱国玺豆永辉苏煜强崔东...
    1655-1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肉减少症与老年食管癌患者腹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2例接受胸腔镜切除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CT测量SMI判定是否为肌肉减少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结果 82例接受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其中34例(41.46%)被确诊为肌肉减少症,48例(58.54%)为非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者BMI显著低于非肌肉减少症者(P<0.05),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中,其中37例(45.12%)发生并发症,45例(54.88%)没有发生并发症;发生并发症与未发生并发症者ASA分级、肌肉减少症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肉减少症(OR=3.719,95%CI:1.301~10.634)是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肌肉减少症是影响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患者应尽早进行诊断,及时干预、给予营养支持,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肌肉减少症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老年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术中子宫悬吊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其预后评估

    张新高雁荣黄伟娟
    1659-1661,1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中子宫悬吊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预后评估.方法 选取6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均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患者2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术中行子宫悬吊,而对照组患者33例,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宫旁切除宽度及淋巴结清除数目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较对照组(27.2%)低(P<0.05);术前两组的炎性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术后两组的炎性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但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术后一年两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且术中悬吊子宫对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更佳,不仅可减少术中出血等,同时还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减轻术后炎性反应程度,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子宫悬吊早期宫颈癌疗效炎性指标预后

    HPV分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王淑丽李红娟陈玲灵田晓娜...
    1662-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对宫颈癌(SCC)及癌前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SCC筛查的患者4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疑似SCC患者148例,设为SCC组,疑似CIN患者308例,设为CIN组,入选者均行HPV分型和T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手术病理学诊断结果,分别记录TCT及HPV分型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SCC组、CIN组HPV分型与TCT两者结合检测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低于 HPV 分型与 TCT 单独检测(x2=5.473、11.501、8.308、13.000、16.055、25.437、11.418、16.730,P<0.05);SCC组、CIN组HPV分型和TCT联合检测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测(x2=5.473、11.501、8.308、11.999、13.000、22.087、16.055、11.418、27.435、25.437、19.351、16.730,P<0.05).结论 TCT 联合 HPV 分型检测对SCC及CIN筛查检出率较高,诊断效能较好,优于两者单独检测.

    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前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效能

    乳腺癌MRI-DWI参数与CA125、CA1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贾俊芳李文娟徐志宾
    1666-1669,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参数与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表达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8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DWI、动态增强以及血清CA125和CA153检查,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MRI-DWI诊断阳性率以及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MRI-DWI参数、血清CA125和CA153水平,并分析MRI-DWI参数与CA125、CA153表达的相关性,以及MRI-DWI与血清CA125、CA153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过诊断价值ROC曲线图分析发现,当b值为800 s/mm2时DW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最高;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病灶早期信号强化、峰值信号强化、CA125和CA153水平显著更高,b值800 s/mm2时ADC值显著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强化率、峰值强化率与血清CA125和CA153水平呈正相关,DWI图像b值取值与患者的血清CA125和CA153水平呈负相关(P<0.05);分析发现,当b值为800 s/mm2时DW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最高(AUC=0.823);MRI-DWI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81.0%,特异性为55.6%;血清CA125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77.7%,特异性为75.9%;血清CA153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66.7%,特异性为79.7%;MRI-DWI联合血清CA125、CA153诊断乳腺癌灵敏度为88.9%,特异性为86.1%.因此得出:MRI-DWI联合血清CA125、CA153诊断价值远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 乳腺癌MRI-DWI参数与血清CA125、CA153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三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应用价值较高.

    乳腺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

    血栓弹力图与血清MMP-9、VEGF联合检测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评估价值

    朱亮杰杨璐璐张苗苗
    1670-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检测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91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根据凝血功能是否为高凝状态将其分为高凝组(n.=58)和非高凝组(n=33).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91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入组者凝血功能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TEG相关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凝固角(a角)、最大振幅(MA)、凝血指数(CI值)]和血清MMP-9、VEGF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TEG相关指标、血清MMP-9、VEGF与凝血四项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EG相关指标、血清MMP-9和VEGF水平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凝组、非高凝组患者P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MMP-9、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凝组PT、APTT水平均低于非高凝组,FIB、MMP-9、VEGF水平均高于非高凝组(P<0.05).3组T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高凝组、非高凝组R、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角、MA、CI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较于非高凝组,高凝组患者R、K水平更低,a角、MA、CI值水平更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MP-9、VEGF、a角、MA、CI值均与PT、APTT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P<0.05);R、K均与PT、APT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MMP-9、VEGF、R、K、a角、MA、CI值单项检测预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7、0.717、0.753、0.723、0.777、0.739和0.726,联合检测的AUC为0.902,敏感度为96.55%,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 TEG各指标和血清MMP-9、VEGF水平均与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有关,联合检测各指标能提高临床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评估价值.

    血栓弹力图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晚期肺癌凝血功能

    达可替尼与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 Exon19/21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

    康鹤耀何凌王瑞
    1675-1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达可替尼与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 Exon19/21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 108 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E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达可替尼组58例,吉非替尼50例.统计2组疗效.结果 2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可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2023年6月,2组患者均完成随访,无脱落病例.达可替尼组中位PFS长于吉非替尼组(12.6 vs 8.5个月,x2=34.009,P<0.001).达可替尼组患者中位OS为23.1个月,吉非替尼组患者中位OS为16.3个月,2组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23,P=0.158).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达可替尼组Ⅰ度、Ⅱ度胃肠道反应以及Ⅲ度、Ⅳ度痤疮发生率略高.结论 达可替尼与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 Exon19/21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似,但是达可替尼组PFS更具优势,而吉非替尼相较达可替尼安全性略高.

    达可替尼吉非替尼EGFRExon19/21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性临床疗效

    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郝冠磊尚双霞
    1680-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EGFR敏感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厄洛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功能[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阳性厄洛替尼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

    CT检查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胡亚辉吴静陈锦威
    1684-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CT检查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7例NSCLC患者归入NSCLC组,同期97例良性肺部病变患者归入良性组.比较2组资料,包括CT检查结果和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CT检查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NSCLC组达峰时间(Tp)低于良性组,强化峰值(PH)、主动脉强化峰值比肿块强化峰值(M/A)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血清细胞角质蛋白21-1片段(CYFA21-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检查参数Tp、PH、M/A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YFA21-1、CA125、CEA、NSE水平均与NSCLC有关(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CT检查参数Tp、PH、M/A 和血清肿瘤标志物 CYFA21-1、CA125、CEA、NSE 诊断 NSCLC 的 AUC 分别为 0.733、0.821、0.676、0.938、0.930、0.934、0.918,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CT检查结果、血清肿瘤标志物的AUC为0.977.结论 CT检查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在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非小细胞肺癌CT肿瘤标志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