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李娟田海龙朱涛王岳...
    64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 组,各50 例.两组均于腹腔镜引导行肿瘤切除术,研究组在术后7d辅以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治疗后随访2 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水平、生存质量[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LC)],统计两组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 7d的血清AST、TBIL、ALT水平均增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 1 个月血清CA19-9、AFP、GPC3 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1 个月两组QOL-LC评分均增高,且研究组[(185.74±12.34)分]较对照组[(164.30±11.55)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2 年复发率为26.00%(13/50),低于对照组的 50.00%(25/50),生存率为 84.00%(42/50),高于对照组的64.0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辅助肿瘤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改善肺功能及生存质量,提升临床生存率,利于预后.

    原发性肝癌肿瘤切除术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肝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复发率生存率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限性肝癌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

    朱九荣岳恺叶亚平吴玉卓...
    648-651,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限性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2 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9-9)]水平、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33.33%,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为62.50%,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FP、CA19-9 水平、ALT、TBil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联合TACE术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限性肝癌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靠.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局限性肝癌肝功能临床疗效

    肾癌组织中CREPT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

    董亚娟鲁林楠
    652-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肾癌组织中肿瘤高表达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REPT)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8 例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种细胞组织内CREPT表达的差异,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CREPT表达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另随访3 年,分析CREPT表达与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CREPT高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CREPT表达与肾癌患者的TNM分期、Fuhrman分级联系紧密,有统计学差异(P<0.05).CREPT高表达肾癌患者的3 年生存率低于CREPT低表达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肾癌癌组织内的CREPT呈现为高表达状态,其表达与肾癌患者的TNM分期、Fuhrman分级联系紧密,而CREPT表达水平越高,患者 3 年生存率越低,预后越差,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肾癌预后肿瘤高表达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生存率

    miR-647、miR-122、KMT2D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胡跃世李征李明林杨立新...
    65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微小RNA-647(miR-647)、微小RNA-122(miR-122)、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 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送检,统计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内miR-647、miR-122、KMT2D表达水平差异;分析miR-647、miR-122、KMT2D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微血管侵犯等的关系;并随访 2 年,比较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miR-647、miR-122、KMT2D表达间差异.结果 肿瘤组织内miR-647 表达水平为(0.62±0.13),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2±0.19),miR-122、KMT2D表达水平为(6.45±1.24)、(1.45±0.23),低于对照组的(1.23±0.22)、(0.89±0.12)(P<0.05);肿瘤分期Ⅲ期、肿瘤直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及有微血管侵犯患者miR-647 表达水平低于肿瘤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无微血管侵犯患者,miR-122、KMT2D表达水平高于肿瘤分期Ⅰ~Ⅱ期、肿瘤直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无微血管侵犯患者(P<0.05);100 例患者术后随访 2 年,共出现 24 例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率为24.00%(24/100);复发转移患者miR-647 表达水平为(0.51±0.11),低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0.73±0.15),miR-122、KMT2D表达水平为(8.42±1.39)、(1.89±0.32),高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4.68±1.02)、(1.12±0.15)(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内miR-647、miR-122、KMT2D存在不同程度表达,均与肿瘤分期、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等关系密切,且可明显影响患者预后,还需临床高度重视.

    前列腺癌微小RNA-647微小RNA-122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临床病理特征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的临床意义

    王阳李新悟段启新李征...
    659-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2 例NMIB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1 例.对照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观察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比较2 组手术情况、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因子、病理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肉眼血尿时间[(1.29±0.23)d]、尿管留置时间[(2.35±0.27)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42±0.25)d]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介素-6(IL-6)[(67.25±6.19)pg/mL]、C反应蛋白(CRP)[(17.25±2.19)m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0.39±4.28)pg/mL]水平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MDA)[(5.74±1.05)mmol/L]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105.96±9.58)μmol/L]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70.14±6.23)pg/mL]水平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诊断准确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治疗NMIBC较TURBT效果更佳,能够减轻手术创伤,缩短肉眼血尿、尿管留置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切除标本更符合病理分期要求,安全可靠.

    膀胱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钬激光复发率并发症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陈晓辉雷会轻王文君杨毛毛...
    663-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90 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术后以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QLS-BC)评价所有患者生存质量变化,并随访2 年,依据术后是否出现复发转移分为预后差组及预后良好组.收集2 组基础资料,通过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获取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90 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QLS-BC评分中各项因子评分[(65.89±7.04)分、(51.36±5.21)分、(119.85±12.85)分、(39.85±4.27)分]及总分[(276.95±24.59)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例患者经2 年随访,共 16 例出现复发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14%、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阳性未进行内分泌治疗为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且OR>1).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但Ki67>14%、PR/ER阳性未进行内分泌治疗等与术后复发转移相关,临床需开展针对性干预,完善治疗方案,降低复发转移风险.

    老年乳腺癌乳腺切除术临床预后影响因素

    血清CCL20、β2-MG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王瑾琳张颖杰郭锐
    667-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β2-微球蛋白(β2-MG)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70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3 年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 =22)和未复发组(n =48).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CL20 水平.采用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β2-MG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 法描绘生存曲线,分析CCL20 和β2-MG水平与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2 组乳腺癌患者TNM分期、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血清CCL20、β2-M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阳性、PR阳性、血清CCL20 和β2-MG高水平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显示,CCL20 低表达患者 3 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CCL20 高表达患者(71.43%vs 45.71%,Log-rank χ2 =4.769,P =0.029);β2-MG低表达患者3 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β2-MG高表达患者(77.14%vs 40.00%,Log-rank χ2 =8.910,P =0.003).结论 血清CCL20、β2-MG水平变化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且其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下降.

    乳腺癌趋化因子配体20β2-微球蛋白复发转移生存时间

    乳腺癌组织中BCSG1、LZTS1、VM表达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

    宋小颖
    671-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特异性基因1(BCSG1)、人亮氨酸拉链肿瘤抑制基因1(LZTS1)、血管生成拟态(VM)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 82 例乳腺癌患者,术中收集其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SG1、LZTS1、VM表达,并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后随访1 年,统计复发率,另统计对比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的BCSG1、LZTS1、VM表达差异.结果 癌组织中BCSG1、VM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LZTS1 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SG1、LZTS1、VM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P<0.05).随访1 年,共有28 例复发,复发率为34.15%(28/82),复发患者的BCSG1、VM阳性表达率高于未复发患者,LZTS1 阳性表达率低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SG1、VM在乳腺癌组织内呈高表达,LZTS1 呈低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局部复发有关.

    乳腺癌局部复发病理特征

    Ⅰb2和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王晓瑞牛高丽尹保娜李晓丹...
    674-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根治性手术联合或不联合辅助治疗Ⅰb2 和Ⅱa2 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效果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4 例Ⅰb2 和Ⅱa2 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按术后有无中、高危因素决定是否给予辅助治疗,统计并对比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组与单纯根治性手术组的并发症、复发率.于治疗后随访3 年,依据临床结局将子宫颈鳞癌患者分为生存组(n =40)与死亡组(n =24),收集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Ⅰb2 和Ⅱa2 期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单纯根治性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手术切缘与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无关(P>0.05),间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与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间质浸润深度≥1/2(β =3.070,Wald =20.999,95%CI =5.793~80.038)、有淋巴结转移(β =3.045,Wald =18.023,95%CI =5.150~85.634)、肿瘤直径>4 cm(β =2.996,Wald =19.670,95%CI =5.322~75.160)、术后未行辅助治疗(β =1.435,Wald =5.836,95%CI =1.311~13.455)是影响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在Ⅰb2 和Ⅱa2 期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而间质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4 cm、术后未行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规范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子宫颈鳞癌根治性手术辅助治疗预后危险因素

    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尚露王芳常东阳
    678-680,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根治术的100 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历有关资料,统计其尿路感染发生率;同时,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等相关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00 例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共有10 例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00%(10/1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中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合并尿潴留与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术中出血量≥300 ml、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导尿管留置时间≥10 d、住院时间≥20 d、合并尿潴留为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之后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众多,如年龄≥60 岁、术中出血量≥300 ml、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 h、导尿管留置时间≥10 d等.

    腹腔镜根治术尿路感染宫颈癌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