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D-1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及预后

    仝佳音侯韶英杨学文赵小强...
    953-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PD-1)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96例C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措施,并注意患者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变化;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总体生存率、完全缓解率及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平均年龄、WBC、淋巴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百分比、HGB、PLT等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INF-γ、IL-2的表达均高于治疗前,同时也高于对照组(P<0.05);但CD8+、NK、IL-4、IL-5的表达明显降低,同时也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同时总体生存率和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1免疫抑制剂治疗CLL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价值.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D-1抑制剂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李卓姚金晓杨莹
    957-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对照组行阿扎胞苷单独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值、白细胞计数值高于对照组;且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生存质量GQOLI-74问卷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联合方案具有有效率高,安全性好的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指标、免疫功能水平,改善预后质量,值得参考应用.

    维奈克拉阿扎胞苷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脂、载脂蛋白B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张宇航左晨羲温静雅
    96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脂、载脂蛋白B(Apo B)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99例MM患者作为研究组,并纳入12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差异,同时化疗后根据国际分期系统(ISS)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ISS分期Ⅲ期)与预后良好组(ISS分期Ⅰ~Ⅱ期),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脂指标对MM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TC、Apo A1、Apo B、HDL-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Hb)、血肌酐(Scr)、TC、Apo A1、Apo B、LDL-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Apo B、LDL-C是影响M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C、Apo B、LDL-C水平AUC均显著大于参考线(AUC>0.7,P<0.05).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脂呈现低水平,且年龄、Hb、Scr及血脂水平与MM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清TC、Apo B、LDL-C水平在评估MM患者预后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载脂蛋白胆固醇预后危险因素

    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司马靓杰苗亚飞麻黎斯刘稳...
    965-968,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前(T1)、麻醉后20 min(T2)、麻醉后40 min(T3)、术后拔管时(T4)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质量[Steward苏醒评分、意识状态OAAS评分(OAAS)]及咪达唑仑使用剂量.结果 随着T1、T2、T3、T4时点推移,两组HR、MA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T2、T3、T4时点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eward苏醒评分、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10 mg,平均(7.64±1.23)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8 mg,平均(6.65±0.55)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可提高膀胱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好.

    膀胱癌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咪达唑仑苏醒质量血流动力学

    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肖丹颜伟李君周壮发...
    969-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安罗替尼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4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已完成4~6个疗程标准化疗,应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一组2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实验组给予安罗替尼维持治疗,比较两组PFS、血清VEGFR水平、KP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7个月和4.5个月(P<0.05).维持治疗开始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0.44±17.32 vs 320.15±19.04)pg/ml,P<0.05).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后患者KPS评分基本维持在1分.患者不良反应轻,主要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及黏膜溃疡,经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 盐酸安罗替尼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病情稳定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可提高PFS,维持较好的KPS评分,安全性好.

    盐酸安罗替尼肺鳞癌维持治疗

    补虚活血镇痛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晚期肺腺癌癌痛的效果

    李珊潘华杨松波刘涛...
    972-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补虚活血镇痛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晚期肺腺癌癌痛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104例晚期肺腺癌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虚活血镇痛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7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评价指标包括中医症候积分、疼痛程度、疼痛介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研究期间各剔除2例,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完成研究.治疗2个疗程时,2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时,2组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和内皮素-1(ET-1)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虚活血镇痛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可有效改善晚期肺腺癌癌痛患者症状,减轻疼痛程度且下调疼痛介质水平,用药安全性良好.

    肺腺癌癌痛中药外敷补虚活血镇痛方

    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对直径≤2cm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对比

    刘守知冯帅兵彭要要
    97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对直径≤2 cm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直径≤2 cm早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肺段切除术,随访至术后1年.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并发症、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2.31±8.29)ml、术后引流量为(437.89±26.31)ml,少于对照组的(98.75±10.63)ml、(512.75±30.58)ml,手术时间为(139.46±9.75)min,长于对照组的(113.68±8.21)min,住院时间为(7.26±1.59)d,短于对照组的(9.83±2.31)d,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为(2.10±0.51)L、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为(1.29±0.23)L、呼气流量峰值(PEF)L/s 为(3.88±0.42)、CD3+为(42.75±5.38)%、CD4+为(36.35±4.69)%,均高于对照组[(1.63±0.40)L、(0.91±0.20)L、(3.21±0.30)L/s、(36.31±4.26)%、(31.26±4.15)%],观察组CD8+为(24.20±3.05)%,低于对照组的(29.53±3.41)%,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早期NSCLC患者效果显著,两者均可获得优良的中远期预后,但肺段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少,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对患者的肺通气功能与免疫功能影响较少,且无严重并发症.

    非小细胞肺癌肺通气功能预后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

    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JAK/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郑庆凯程文静郑红陈苗...
    981-983,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JAK/STAT3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此次试验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1例)术后接受培美曲塞治疗,实验组(41例)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anus激酶(JAK)、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JAK、STAT3表达均明显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显著更低(P<0.0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73%(29/41)]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95.12%(39/41)]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14%(14/41)]与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95%(9/4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培美曲塞基础上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可有效抑制JAK/STAT3信号传导通路活性,临床疗效较高,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罗替尼培美曲塞肺癌JAKSTAT3

    螺旋CT对肺磨玻璃结节的定性诊断准确性分析

    钱东旭韩少晓郑蕊
    984-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螺旋CT对肺磨玻璃结节的定性诊断准确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1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磨玻璃结节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常规CT、螺旋CT检查,进行对比,并对良恶性患者不同螺旋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螺旋CT诊断准确性高于常规CT(P<0.05);螺旋CT检测出的恶性患者其病灶直径、病灶实质大于良性患者(P<0.05);良恶性患者病灶边缘不规则占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患者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占比高于良性患者(P<0.05).结论 对肺磨玻璃结节患者采取螺旋CT检查,所具诊断准确性较大,恶性患者病灶直径、病灶实质较高,且出现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比例较大,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一定支持.

    肺磨玻璃结节螺旋CT常规CT诊断准确性CT影像特征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营养情况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

    门中俊侯潇峰孙万日
    988-991,1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营养情况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4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统计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进行分组,分为无早期并发症组(171例)、一般早期并发症组(48例)、严重早期并发症组(21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前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定法(PG-SGA)评分],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前营养指标预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价值.结果 严重早期并发症组、一般早期并发症组血清ALB、Hb水平低于无早期并发症组,PG-SGA评分高于无早期并发症组(P<0.05);严重早期并发症组血清ALB、Hb水平低于一般早期并发症组,PG-SGA评分高于一般早期并发症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无早期并发症组相比,ALB、Hb、PG-SGA评分均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一般早期并发症、严重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 曲线显示,血清 ALB(AUC=0.702,95%CI=0.636~0.761)、Hb(AUC=0.740,95%CI=0.676~0.796)、PG-SGA 评分(AUC=0.772,95%CI=0.711~0.826)及联合评估(AUC=0.859,95%CI=0.805~0.902)一定程度上可预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结论 术前营养情况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ALB、Hb、PG-SGA评分在预测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胃癌根治术营养状况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