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癌症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黄欧平

双月刊

1001-5930

syazzz@163.net

0791-88329442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

实用癌症杂志/Journal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凭着对杂志精品意识的执着追求,编辑出版了今天这样一本学术先进、编校规范、印刷装帧独具风格的精品杂志,使它能在广阔的医学期刊领域里,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特别是在肿瘤学期刊园地里,亨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阴癌膀胱截石位电子线放疗支架在体位固定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邓春涟李平英李青革
    1477-1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阴癌膀胱截石位电子线放疗支架在体位固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2例外阴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两组均行膀胱截石位电子线放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放疗摆位,研究组采用放疗支架进行摆位.比较两组摆位误差、照射野中心偏移距离、计划靶区(PTV)剂量学指标[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放疗疗效、摆位舒适度.结果 研究组X轴、Y轴、Z轴摆位误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照射野中心偏移距离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I、HI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缓解率(87.50%)与 对照组(8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摆位舒适度(93.75%)高于对照组(56.25%)(P<0.05).结论 外阴癌膀胱截石位电子线放疗支架能有效提高摆位准确度和患者舒适度,同时能降低照射野中心偏移距离,提高放疗照射剂量精准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外阴癌电子线放疗膀胱截石位体位固定支架摆位误差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口服甲羟孕酮的疗效及其对血清YKL-40、CA-125水平的影响

    后爽张欣萍董蕾杨长香...
    1482-1485,1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口服甲羟孕酮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110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联合甲羟孕酮治疗为观察组.比较2组疗效、血清YKL-40及CA-125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0.91%)(P<0.05);治疗后两组CD8+、FIB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两组CD4+、CD4+/CD8+、YKL40、CA-125、IL-8、CRP、TNF-a、PT及ARTT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甲羟孕酮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凝血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YKL-40、CA-125水平、效果显著.

    早期子宫内膜癌甲羟孕酮腹腔镜术甲壳质酶蛋白-40糖类抗原-125

    子宫内膜癌患者PLR及肌层浸润深度与其术后预后的关系分析

    杨晓杰吕小红李秋芬
    1486-1489,1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肌层浸润深度与其腹腔镜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收治的预行腹腔镜手术的EC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术前1周检测肌层浸润深度及PLR,统计患者术后4周预后不良发生率;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预后不良将其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单因素分析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肌层浸润深度、术前PLR与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 66例EC患者腹腔镜术后4周,预后良好48例,预后不良18例,其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组年龄、肿瘤直径、肌肉浸润深度≥1/2占比及术前PLR均高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肌层浸润深度≥1/2、术前PLR较高均为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 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肌层浸润深度≥1/2、术前PLR均与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结论 肌层浸润深度、术前PLR与EC患者腹腔镜术后预后不良有关,其中肌层浸润深度≥1/2、较高术前PLR可能会增加术后预后不良风险.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肌层浸润深度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不良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邱茜茜蔡直铎杨光
    1490-1492,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48例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48例单纯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经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整理患者资料,调查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表现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研究组多发病灶、前后循环、双侧受累比例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入院当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占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研究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检测值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值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非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多为多发性病灶且前后循环、双侧受累比例较高,血液高凝可能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脑梗死恶性肿瘤纤维蛋白原危险因素D-二聚体

    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许冉常永闯杜晓阳曹语嫣...
    1493-1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复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联合组采用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自然杀伤(NK)细胞、T淋巴细胞分化群4+(CD4+)、CD8+]、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以及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2组CD3+、CD4+、NK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EA、AFP、CA199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生存期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联合RFA能够明显改善复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疗效及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术复发性肝细胞肝癌免疫功能生存期肿瘤标志物

    胸腔镜下两种不同术式对早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肺功能和预后等的影响

    孙继红朱正帅刘丽
    1498-1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两种不同术式对早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肺功能和预后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88例早期NSCLC患者(均为Ⅰ A1期),根据术式差异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采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而对照组48例则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的肺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且对照组下降更甚(P<0.05);术后2组的炎性指标均较术前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更甚(P<0.05).术后1年,2组的总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对早期NSCLC患者的疗效更佳,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可降低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程度,最终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疗效肺功能预后

    阿法替尼联合A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敏感性EGFR突变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谢灵灵王永豪左一凡
    1502-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法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卡铂(AC)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敏感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52例晚期敏感性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AC化疗方案治疗)和观察组(26例,AC化疗方案+阿法替尼治疗),均持续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EGFR水平,对比2组治疗期间副作用发生情况,并统计随访12个月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6个疗程时,对照组缓解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CEA、CYFRA21-1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EGFR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随访12个月内,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时间短于观察组(P<0.05);经Log Rank检验,2组总生存时间比较,P<0.05.结论 晚期敏感性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采用AC化疗方案联合阿法替尼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EGFR水平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生存时间.

    阿法替尼培美曲塞卡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肺腺癌

    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尚宜星朱雅静肖淑娜
    1506-1509,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4例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39例采用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比较2组近期疗效、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用药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造血系统异常、皮疹、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客观缓解率(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YFRA21-1、CEA、CA125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提高,CD8+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降低,CD8+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近期疗效良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非小细胞肺癌信迪利单抗培美曲塞顺铂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杨青青刘凤娟楚盼盼
    1510-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4例,调查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情况,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发生率呈先增高再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分别为入院当日41.23%、术前1日50.88%、术日90.35%、术后1日85.09%、出院当日60.53%.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OR=1.525,P=0.002)、女性(OR=2.369,P=0.005)、经济状况<5000元(OR=4.962,P=0.024)是影响肺癌患者入院当日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分期Ⅱ期及以上(OR=6.002,P=0.001)、焦虑(OR=3.792,P=0.034)、抑郁(OR=3.818,P=0.001)是影响肺癌患者术前 1日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疼痛程度"中度疼痛"(OR=4.137,P=0.030)、疼痛程度"重度疼痛"(OR=4.428,P=0.005)是影响肺癌患者术日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胸腔引流管数量"2根"(OR=3.963,P=0.004)、疼痛程度"中度疼痛"(OR=3.137,P=0.001)、疼痛程度"重度疼痛"(OR=4.428,P=0.002)是影响肺癌患者术后1日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4.212,P=0.006)、术前淋巴结转移(OR=2.451,P=0.008)是影响肺癌患者出院当日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易发生睡眠障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基于独立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睡眠管理措施并落到实处将有利于改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

    肺癌围手术期睡眠障碍影响因素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对Ⅲb~Ⅳ期NSCLC的疗效观察及对miR-1269、miR-204-5p表达的影响

    张小裔屈肖杰牛莎
    1516-1519,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及对微小RNA-1269(miR-1269)、miR-204-5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Ⅲb~Ⅳ期NSCLC患者82例,患者分配为 对照组、观察组,各4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安罗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miR-1269、miR-204-5p表达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疾病控制率(87.80%,36/41)显著高于对照组(68.29%,28/41)(x2=4.556,P=0.03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EA、CYFRA21-1、miR-1269水平显著降低,miR-204-5p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CEA、CYFRA21-1、miR-1269水平显著降低,miR-204-5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Ⅲb~Ⅳ期NSCLC患者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调节miR-1269、miR-204-5p的表达,效果更好.

    纳武利尤单抗安罗替尼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微小RNA-1269微小RNA-204-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