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曹健华

季刊

1672-7010

syxyxbzkb@163.com

0739-5431304

422004

湖南省邵阳市七里坪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季刊。本刊主要刊载有关基础科学、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化学化工、轻工、生物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计算机技术及管理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学报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编排,欢迎广大学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癫痫患者外周血miRNAs和炎性因子水平及MRI特征

    姚能云胡皓月谢欢欢唐松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血清标志物及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打下基础.方法 选择 30 例单侧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TLE组)和30 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探查患者脑部MRI特征,提取双侧海马T2弛豫时间(HCT2),测量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炎性因子(TNF-α、IL-1β、IL-2、IL-6、IL-10 和ICAM-1)和miRNAs(miR-146a、miR-210、miR-221、miR-34a、miR-135b及miR-33)水平并比较2 组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LE组海马体积明显缩小,海马体HCT2 延长(P<0.05);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水平升高,炎性因子TNF-α、IL-1β、IL-2、IL-6 和ICAM-1 水平升高,miR-146a、miR-210、miR-221 和miR-34a明显升高(均P<0.05);而T淋巴细胞亚群CD8+、IL-10、miR-33、miR-135b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TLE患者海马病变,可能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慢性炎症反应、miRNA异常有关,控制海马的炎症反应,可减少痫性发作.

    单侧颞叶癫痫磁共振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miRNA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血清miR-146b及炎性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

    刘瑾龙运峰罗勇刘辉...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中miR-146b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收集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2022 年期间住院早产儿 62 例,根据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标准,将纳入的早产儿分为BPD组和非BPD组.收集其脐带血以及出生后的不同时间点的血样本.检测血样本中miR-146b、白介素(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非BPD组生后各时间点血清miR-146b水平均高于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D组患儿在生后 3d血清miR-146b水平降至最低,随后逐渐上升,在生后14~28 d维持在低表达水平.非BPD组患儿在生后3~7 d血清miR-146b表达水平逐渐下降至最低,随后表达水平相对稳定,但各个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高于 BPD 组.非 BPD 组不同时间点的炎性细胞因子 IL-1β、TNF-α、IL-6 的表达水平均低于BPD组.BPD组TNF-α在生后3d达峰值,随后下降,但仍然保持高水平表达;IL-1β在脐血中表达水平极高,随着日龄增长,逐渐下降;IL-6 生后3~14 d的表达稳定,28 d明显下降,但是仍然高于非BPD组(均P<0.05).结论 在BPD的进程中,低表达水平的miR-146b可能促进BPD的炎症发展;而高表达水平的miR-146b可能阻止这一进程,为BPD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早产儿miR-146b炎性因子

    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网膜黄斑区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

    张丽萍黄靓刘兴红文雪...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macular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thickness,mRNFLT)变化.方法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48 例,其中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24 例共28 眼,为观察组(IOLMaster 500 测量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眼轴长度,眼轴长度AL>26~≤28 mm),糖尿病白内障患者24 例共28 眼,为对照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术后 1d、术后 1 周、术后 1 个月对患者mRNFLT值进行检测,评价 2 组 mRNFLT 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点 2 组间的mRNFLT值有差别(术前F=0.30,P<0.001,术后 1d F=3.15,P<0.001,术后 1 周F=0.31,P<0.001,术后1 个月F=2.56,P<0.001),2 组内不同时间点mRNFLT值有差别(F=20.296,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mRNFLT值较低,相对治疗效果较好.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RNFLT值变化趋势有差别(F=243.491,P=0.001).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水肿风险小,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水肿风险显著增加,术后 1 个月增加最明显.

    糖尿病白内障高度近视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厚度

    血清circTTC3水平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梁修梓何妍妍邓宇
    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ircTTC3 水平表达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 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110 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TTC3 表达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将参与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采用改良Rs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将参与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circTTC3 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良预后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 circTTC3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circTTC3 表达水平和 NIHS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组血清circTTC3 水平依次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circTTC3 水平和MR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circTTC3 水平与NIHSS、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ircTTC3 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由ROC曲线得知,circTTC3 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6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ircTTC3 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还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rcTTC3病情程度预后相关性

    基于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MAFG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彧伶梁廷璋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TCGA和GEO数据库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数据挖掘,探讨 V-maf 鸟类肌筋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 G(V-maf avian musculoaoneurotic fibroscarcoma oncogene homolog G,MAFG)基因在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TCGA和GEO数据库分析MAFG在H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通过HPA数据库分析MAFG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HCC组织中MAFG的表达水平.利用TCGA R软件,对交集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TCGA和GEO数据集分析均发现MAFG在HCC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P<0.05).RT-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MAFG在HCC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P<0.05).MAFG高表达组HCC患者5 年内的生存率要低于MAFG低表达的患者.MAFG可能通过细胞分化、细胞迁移、炎性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以及代谢通路、P53 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进一步影响HCC发生、发展及预后.结论 MAFG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预示HCC患者预后不佳,可为日后H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肝细胞肝癌MAFG基因TCGA数据库GEO数据库

    新型生物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

    祁莹祥袁超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2019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 1 周后,依据患儿临床征象、影像学表现和相关文献分为轻症组56 例与重症组 30 例.比较 2 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入院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前白蛋白(prealbumin,PA)、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MPP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生物标志物单独及联合预测重症MPP的效能.结果 重症组发热比例、并发症比例、住院天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均P<0.05),年龄、性别、病程、咳嗽比例、肺啰音比例、胸部X线异常比例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IL-6、SAA、LDH、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均P<0.05),PA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SAA、LDH、PA、D-二聚体为重症 MPP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IL-6、SAA、LDH、PA、D-二聚体及以上指标联合预测重症MPP 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 0.791、0.772、0.738、0.720、0.687、0.927,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以上单一指标(Z=3.095、3.684、3.799、4.091、5.185,均P<0.05).结论 IL-6、SAA、LDH、PA、D-二聚体与重症MPP的发生有关,联合检测可提升预测价值.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白细胞介素-6血清淀粉样蛋白A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D-二聚体

    MiR-28-3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肖锴刘海滨金莉彬刘红梅...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miR-28-3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其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肝细胞癌miR-28-3p表达数据、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预后信息,分析miR-28-3p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使用化学合成的 miR-28-3p mimics 及mimics NC转染肝细胞癌细胞株Huh7,用CCK-8 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MiR-28-3p在具有肝纤维化背景的肝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miR-28-3p 高表达者预后更差(P<0.05).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与mimics NC组比较,miR-28-3p mimics转染组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 MiR-28-3p与肝细胞癌的分期显著相关,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其高表达促进肝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miR-28-3p肝细胞癌预后增殖侵袭和迁移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现状与热点

    常振楠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HIE相关文献的年份、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分别获得中文核心期刊文献1 630 篇,英文文献3 143 篇.中文文献发文量在2004 年达高峰,随后呈波动下降,以韩玉昆发文量最多,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最早,各机构间无合作关系;高频关键词有"新生儿""HIE""脑缺血""高压氧"等.作者Seetha Shankaran及机构Johns Hopkins大学的英文发文量最多,各机构间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发文量从 2000 年波动上升,2020 年发文量最高;高频关键词有"HIE""脑损伤""新生儿""围产期窒息""低温"等.结论 国内外对HIE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虽然专注点有所差异,但亚低温、高压氧治疗是共同热点.国内机构与研究者之间应加强合作,提升专注度,拓宽研究领域及深度.

    CiteSpace软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L-茶氨酸调节细胞因子分泌机制研究

    李成舰欧阳香黄春花赵金诚...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L-茶氨酸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可能机制.方法 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和 TargetNet 数据库预测 L-茶氨酸的作用靶点,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预测免疫细胞因子分泌相关靶点,在线工具Venny 2.1求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 PPI 分析以及 GO 富集分析和 KEGG 富集分析.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L-茶氨酸和免疫细胞因子分泌之间的共同靶点 81 个.其中,IL-1B、TLR4、NFκB1、MMP9、EGFR、JUN等核心靶点可能参与了L-茶氨酸的作用.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表明,L-茶氨酸的作用可能与雌激素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cAMP 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L-茶氨酸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机制可能与L-茶氨酸作用于IL-1B、TLR4、NFκB1、MMP9、EGFR、JUN等靶点进而调节雌激素信号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和cGMP-PKG信号通路有关.

    L-茶氨酸细胞因子分泌网络药理学免疫调节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刺五加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宋鑫寇学坤李畅张峻...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方法探究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 ETCM 数据库获取并筛选刺五加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活性成分对应靶标,构建"刺五加-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检索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PD相关基因靶点,针对其与刺五加交集靶点,根据度值、中介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筛选核心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检索出 61 种刺五加活性成分,确定了652 个潜在靶点,506 个可能适合治疗PD的潜在疾病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刺五加苷B、槲皮素和β-谷甾醇是刺五加治疗PD的核心活性成分,可分别作用于排名前3 位的核心靶点GAPDH、AKT1 和TNF.结论 推测刺五加可能主要以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及cAMP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PD的作用.

    刺五加帕金森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