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卓凯星

季刊

1672-2116

jscbygrxjb@tom.com

028-8558615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中学路6号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Journal Parasito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查看更多>>本刊为寄生虫病医学科技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寄生虫病防治、科研人员,主要报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防治实践经验,科研成果,与防治密切有关的基础理论及实践研究。 本刊自1999年起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医药卫生辑,加入“中国期刊网”,以及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所投稿件。除文字版刊出外,同时也用以上三种方式刊出。 本刊2001年4月起加入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欢迎广大作者赐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1-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钉螺分布特征分析

    王畅王唐俞瑞芳董兆鹏...
    193-19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1-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钉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完善金山区血吸虫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螺情资料,描述性分析金山区有螺面积、最高密度、有螺环境、活螺框出现率等指标,使用x2检验比较不同地形和地区的活螺框出现率是否有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1-2023年上海市金山区有螺面积为92 140 m2,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沟渠有螺面积为15 490 m2,波动较大;林地有螺面积为60900m2,波动较大;河岸滩涂有螺面积为15 750m2,呈下降趋势.钉螺平均最高密度为29.89只/0.11m2,活螺框出现率平均为7.38%.沟渠和林地平均最高密度均呈上升趋势,河岸滩涂平均最高密度相对平稳.不同地形的活螺框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152,P<0.001);不同地区的活螺框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659,P<0.001).结论 上海市金山区螺情总体相对平稳,但钉螺有向林地和沟渠扩散的趋势.为巩固血防成果,今后应重点加强林地和沟渠的螺情监测与控制工作.

    血吸虫病钉螺金山区

    2012-2023年大理州90例片形吸虫病病例实验室检测资料回顾性分析

    杨丽群陈凤李芹翠段晓云...
    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片形吸虫病病例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特点,为早期准确诊断片形吸虫病提供合理指导.方法 收集2012-2023年大理州90例片形吸虫病病例(31例确诊病例、59例临床诊断病例)药物治疗前实验室检测资料,回顾分析其血常规参数、血清特异性抗体、大便虫卵检测等相关结果.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数值范围用均值(极小值~极大值)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0例片形吸虫病病例血常规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为特点,增高比例100.0%,增幅均值达30.3%,同时伴11.1%病例Hb降低、36.7%病例血小板增高;血清片形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100.0%,同步检测其他寄生虫抗体,存在不同比例阳性反应;大便虫卵阳性检出率为34.4%,CT/MRI或彩超检查均提示肝胆病变.结论 片形吸虫病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呈现不同变化特点及应用价值,综合分析与评估检测结果有利于提高片形吸虫病早期诊断效率.

    片形吸虫病实验室检测感染诊断

    2018-2023年重庆市綦江区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谢宜羚任芝妮李洪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3年重庆市綦江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整理2018-2023年重庆市綦江区丙肝报告病例,分析綦江区丙肝病例三间分布.使用Excel 2013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趋势分析采用趋势x2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 2018-2023年重庆市綦江区共报告丙肝病例66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3.84/10万,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发病率最高(28.83/10万);各年散发流行;累计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古南街道(120例),其次为文龙街道(111例);男女性别比为1.7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40~59岁;职业分布上,农民病例占比最高(53.24%),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群(24.74%).结论 2018-2023年重庆市綦江区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肝的早发现、早治疗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同时应提高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加强高发地区、重点人群的丙肝监测、筛查工作,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众尤其是重点人群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

    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发病率

    2013-2023年西昌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杨端丹曹明竹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四川省西昌市2013-2023年手足口病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PS 2019和SPSS 26.0软件对2013-2023年西昌市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趋势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3-2023年西昌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13 9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57.15/10万,重症率0.76%,病死率0.07‰.2013-2023年西昌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x2趋势=117.637,P<0.001).发病呈现单峰型,多数年份发病高峰出现在4至6月,2018和2023年高峰出现在10至12月.5岁以下儿童组发病占95.38%;男性报告发病率(180.47/10万)高于女性(135.96/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413,P<0.001).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116,P<0.001).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340例,EV 71型、Cox A16型、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22.94%、22.06%和55.00%.结论 2013-2023年西昌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有明显的季节、年龄和地区特征.应加强重点人群手足口病发病的监测和管理,掌握病毒流行株的变化,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监测西昌市

    2022年古蔺县1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

    徐蕾王小娟许良儒龙巧林...
    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四川省古蔺县发生的l起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布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面对面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2022年4月26日报告的四川省古蔺县1起人间布病暴发疫情进行传染源追踪和传播途径分析.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校正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本起暴发疫情共发现布病感染者9例,包括确诊病例8例和隐性感染者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肌肉和关节痛;发病时间为2022年2月4日至5月24日之间;发病与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2d.所有病例均存在疫羊暴露史.结论 该疫情为未经检疫的布病羊只通过交易输入本地,在无防护条件下饲养、管理、屠宰和加工等引起的布病暴发疫情.建议加强动物交易、流通、饲养及屠宰等环节的市场管理;开展相关从业人员健康宣教,提升个人防护意识;及时培训医务人员布病防治知识,增强防疫与诊断能力,以控制和减少布病疫情再发.

    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2018-2023年绵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何茂君何静
    220-22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8-2023年绵阳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优化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导出2018-2023年绵阳市新报告HIV/AIDS病例,采用WPS 2022软件和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3年绵阳市分别报告997、1340、1 123、938、946和878例HIV/AIDS病例.男女性别比2.73∶1,以50岁及以上老年病例(60.98%)、小学文化程度(39.79%)、已婚有配偶(42.67%)、农民(60.64%)为主;50岁及以上老年病例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103.445,P<0.001).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三台县新报告病例数最多.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99.04%),主要是异性传播(88.30%);经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的病例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108.862,P<0.001).阳性病例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结论 绵阳市艾滋病疾病负担严重,老年人群疫情形势严峻.需加强核心知识宣传教育和重点人群防控,控制艾滋病疫情.

    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

    2011-2021年凉山州木里县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刘慧赵兴平杨伟卿孝勇...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木里县乙肝流行情况,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1年木里县乙肝网络监测报告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差异比较,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11-2021年木里县乙肝总发病数为1 32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0.77/10万.历年乙肝发病率呈波动上升趋势(x2趋势=552.57,P<0.001).乙肝历年发病累计以农民为主,占81.59%(1077/1 320);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40∶1;以青壮年为主,25~59岁是发病高峰年龄段,占69.77%(921/1320).乙肝发病覆盖木里县所有乡镇,约1/5乙肝新发病例集中在乔瓦镇.结论 木里县乙肝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深入做好乙肝防控工作,降低乙肝发病率.

    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发病率

    2022年荆州市1起人偏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调查

    江鸿杨梦珠肖林刘天...
    230-233,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1起人偏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主要原因,为今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7月对湖北省荆州市某精神病院人偏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环境卫生学调查,了解疫情传播因素;采集患者咽拭子,开展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明确病原体;使用Excel 2013、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次疫情共持续13 d,累计搜索到45例病例,罹患率25.42%.临床表现以咳嗽、发热为主,无危重症、死亡病例.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2022年7月1日,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7月13日,发病高峰为7月9日;病例主要分布在第3病区1楼病房;罹患率女性高于男性(x2=38.836,P<0.001),精神病患者高于医护人员(x2=5.832,P=0.016).采集的16例病例标本中,9例病例人偏肺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56.25%(9/16).结论 医务人员在院外感染后带病上岗、继发病例未及时隔离治疗是本起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夏季空调病房门窗紧闭、消毒频次不足是疫情扩散的重要危险因素.

    人偏肺病毒呼吸道感染暴发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情况及居民知晓调查

    王双黄佳音成纲李春圆...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上海市崇明区市售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状况,并评估当地居民对异尖线虫病的了解程度,为更深入地推进异尖线虫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202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提供的标准操作程序,通过剖检法对2023年5至10月上海市崇明区市售的179份海鱼样本进行异尖线虫幼虫的检测,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302名崇明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对异尖线虫病的认知和食用海鱼的行为习惯.用Excel 2016和EpiData 3.1软件录入样本和问卷信息,用SPSS 22.0软件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23年上海市崇明区海鱼异尖线虫总阳性率为20.67%,带鱼、小黄鱼、青占鱼、鲻鱼阳性率分别为77.27%、63.16%、45.45%和37.50%.采集地点中,城桥镇、陈家镇、新河镇、长兴镇和堡镇海鱼阳性率分别为28.13%、15.15%、20.51%、20.00%和20.00%.不同居住地(x2=18.481,P=0.001)、受教育程度(x2=12.948,P=0.002)、职业(x2=16.107,P=0.001)、食用海鱼品种数量(x2=6.962,P=0.031)和食品处理习惯(x2=5.677,P=0.017)的居民对异尖线虫病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市崇明区海产品的异尖线虫感染率虽不高,但当地居民对异尖线虫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有限,仍需加强该病的健康教育和宣传.

    异尖线虫居民认知问卷调查

    2021-2023年南充市临床腹泻标本沙门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张艳胡康张帆
    239-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21-2023年南充市临床腹泻标本中分离的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及药物敏感性特征,为沙门氏菌病的溯源调查及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致病菌识别网技术规范中的操作程序,对2021-2023年南充市临床腹泻标本中分离出的103株沙门菌进行脉冲电场凝胶实验(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根据革兰阴性药敏检测试剂/盘式说明书测定出菌株对17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运用WPS 2019软件对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表格及耐药谱.结果 103株沙门菌PFGE条带经聚类分析得到89种带型,2022年有9株菌为同一种型别.8株沙门菌对17种药物均敏感,其余95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最高,达到79.61%;其次是四环素(TET),为60.20%.所有沙门菌对阿奇霉素(AZM)均表现为中等耐药或敏感,78株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结论 南充市沙门菌分子型别总体存在多样性,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提前建立防控策略及合理用药方案,降低公共卫生问题发生风险.

    腹泻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