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验教学与仪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验教学与仪器
实验教学与仪器

李明

月刊

1004-2326

syjx2004@263.net

0731-82617468

410015

湖南省长沙市赤岭路45号长沙理工大学内

实验教学与仪器/Journ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pparatus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推进课程改革、加强实验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经验交流、沟通厂校联系。读者对象:中学理科教师、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全国各级教育教仪装备部门的管理人员、教仪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浮沉子"的制作与创新

    陈华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浮沉子"是初中物理"物体的浮与沉"教学中的小实验.为追求更好的实验演示效果,便于分析实验原理,在以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对"浮沉子"实验进行了器材选择优化、实验方法改进探索和实验思想的质疑创新,助力学生获得方法性知识,发展他们的高阶思维.

    初中物理浮沉子教具制作实验创新高阶思维

    自制光合作用实验箱

    赵广英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组合创造法,用废旧的木箱子、LED灯、带插座的开关和摄像头等自制简易的光合作用实验箱,实验箱最大的创新点是内部安装了摄像头,能实时监测植物光合作用的情况,方便进行科学研究.利用自制的光合作用实验箱,不但可以探究光的有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可以探究光照强度与光的波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合作用实验箱能有效排除外界光线和温度等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只有一个自变量,确保实验设计科学严谨.

    实验箱光合作用环境因素温度实时监测

    "模拟鸟类双重呼吸"教具的制作与使用

    孙健耕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学习鸟类的双重呼吸时,将教材中的生物学概念转变成学生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教具模型.利用双向口哨、脚踩充气筒、单联球等生活中常见材料制作一种模拟鸟类双重呼吸的模型.针对该模型的制作方法和课堂使用情况作了说明,并对教具使用情况进行反思.该教具操作难度低,学生在触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下,变认知为实践,实现对概念的认知,增强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同,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自制教具鸟类双重呼吸扇翼扬翼

    2023年度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教育信息化装备分会工作会议召开

    陈朝晖朱俊英王志成
    84页

    "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改进

    苏文建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教学实践发现,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研究"空气占据空间吗"的实验存在不足:"水会漏下去吗"实验容易失败,因为橡皮泥很难完全封住瓶口;"气球吹得大吗"实验用嘴去吹气球不卫生,不利于开展小组实验.为此,对以上两个实验进行改进,巧妙地将瓶盖与漏斗固定,保证实验密闭性,便于研究"水会漏下去吗"实验;将瓶盖与打气筒连接头进行固定,用打气的方式代替用嘴吹,以保证实验卫生、安全.同时,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打气筒实验改进

    创新装置让"科学探究"走向"探究实践"——以"运动的小车"撞击实验装置为例

    田汪蛟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内涵中提出的"探究实践",以四年级上册"运动的小车"教学实践为例,创新实验装置,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以及项目化实践的过程.借助创设的真实情境,让学习真实发生,在解决问题中引导科学思维的迭代,在任务导向中促进探究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和积极体验,以实现高阶能力的发展,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科学探究探究实践创新装置运动小车撞击问题导向

    科学课种植探究活动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以教科版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为例

    俞维军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科学课种植探究活动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是当前教育教学中一个适切的研究课题,是基于"落实劳动教育"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多学科、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有益尝试.以教科版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为例,深刻阐述了两者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和注意点,提出了可操作性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实践探索模式,为科学课中其他实践活动项目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合理化的建议.

    科学探究劳动教育劳动素养植物的生长种植活动深度融合

    湖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召开第六次会员大会和六届一次理事会

    陈朝晖黄梦欣王志成
    92页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促进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究——以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系列实验为例

    杨彬彬邱蕊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对原教材单元内容的情境性、实验材料结构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光之城"大情境来串联和推进"光"单元学习,创新制作了"光之城"结构化实验器材,在激发实验兴趣、显化实验现象、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探究效能、建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实验促进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原则和教学思考,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

    创新实验实验教学大单元教学小学科学

    新课标视角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教学启示

    张明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主张采用逆向设计,设定合理的、可操作和可评测的目标统领教、学、评,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展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用这一理念观照当前课堂教学,要使其更符合课标要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学科育人.为此,可以基于学情,依据课标,设定学习 目标;设置任务,融入活动,让评价可操作;以生为本,量化成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学习目标设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