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吴玉厚

季刊

1673-1387

xuebaosk@sjzu.edu.cn

024-24690875

110168

沈阳市浑南新区浑南东路9号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红色基因传承的红色文旅声景设计研究

    张名凤江佳妮李朦朦孟琪...
    541-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红色文旅以视觉设计为主,缺乏多感官融合手段,红色基因在传播过程中存在记忆路线断裂、场景叙事单一、业态导向漂移的问题。选取沙家浜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声漫步法和问卷调查法系统评价声环境并选择水上芦苇(R4)、酒铺(R6)、沙奶奶菜园(R10)作为核心区域,通过丰富叙事体验、留存嗅声记忆、采用智慧化声景手段开展红色文旅声景设计。通过该声景设计,"军民鱼水情"的红色记忆符码得以赓续。

    红色基因业态创新智慧化多感官交互声景设计

    基于叙事学理论的乡村民宿建构设计研究——以夕露沾衣乡村民宿为例

    左光之薛丽
    550-555,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民宿应运而生。总结了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当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叙事学理论,将乡村民宿作为叙事载体,从叙事性语汇的提炼与整合、叙事性结构的组织和叙事性形式的表达3 个层面进行了建筑空间叙事性设计研究。以九华山风景区夕露沾衣乡村民宿的叙事性设计实践为例,对乡村民宿叙事性设计方法在建筑改造和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乡村民宿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建筑空间建筑叙事乡村民宿叙事性设计

    基于凸空间分析法的东北民居空间形态和演变因素研究

    沈海泳林璐瑶林宇辰
    556-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民居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东北地区居民的生存智慧与创造才能。以东北地区的单体式与合院式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构建了凸空间模型和拓扑模型,通过Depthmap软件中的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值和总深度值这4 个量化指标,对东北民居的空间形态演变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东北民居的空间演变受地域性、经济性、功能性因素的综合影响。

    空间句法东北地区传统民居室内空间

    徽州古建筑遗产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研究

    钟杰陈晓磊
    565-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徽州787 处古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8 软件与统计学等方法,探索其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现今徽州古建筑遗产的空间分布呈现"区域聚集"形式,形成了以歙县西部徽城镇、绍濂乡与黟县中部宏村为中心的3个高密度聚集区,分布呈现不均衡性;徽州地区古建筑遗产的分布呈现"平原集聚"与"以水为轴,跟着水走"的空间结构;不同时期徽州古建筑的新增数量呈现抛物线形演变形式;徽州古建筑遗产的空间分布呈现由分散的点位向单一区域聚集的演变特征。

    古建筑遗产分布特征演变特征ArcGIS徽州

    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测算及情景预测——以辽宁省为例

    孙艳丽刘鑫
    574-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变化趋势,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采用STIRPAT模型扩展了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并选取了人均GDP、城镇化率、客货运周转量、私家车保有量、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单位GDP能耗这6 项驱动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人均GDP、城镇化率、客货运周转量、私家车保有量、二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每增加 1%,分别引起碳排放量增加0。066%、0。238%、0。084%、0。024%、0。238%;单位GDP能耗每增加 1%,引起碳排放量变化为0。093%。根据研究结果设置了8 种情景,预测了辽宁省交通运输业未来的碳排放量并提出了碳减排建议。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STIRPAT岭回归情景分析

    碳交易机制下建筑供应链的采购决策与协调策略

    周鲜华彭雅婷
    58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碳交易机制下建筑材料供应链的减排决策问题,以单个供应商和单个承包商组成的二级建筑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报童模型和Stackelberg博弈模型构建了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消费者低碳偏好、减排成本系数等因素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并设计了组合协调契约模型。研究表明:在集中决策下,供应商的碳减排量和承包商的订货量均高于分散决策,且均与消费者低碳偏好呈正相关,而与碳减排成本系数呈负相关。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引入收益共享和成本共担组合契约,以实现建筑供应链的有效协调。

    建筑供应链碳交易机制碳减排契约协调

    基于遗传-爬山算法的绿色施工项目多目标优化

    张玉琢张柏瑞文戈张赫...
    58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低碳经济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方向,绿色施工将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传统项目管理中注重工期、成本、质量三大核心目标的基础上,将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这两个目标纳入考量。构建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境综合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爬山算法,并通过案例进行了模拟仿真,最后采用熵权-TOPSIS法进行了方案决策。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型、求解算法和多目标优化决策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绿色施工项目多目标优化问题。

    多目标优化绿色施工遗传-爬山算法熵权-TOPSIS法

    城市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以沈阳市为例

    许音黎泽桑席秋红焦红超...
    595-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的活动密度增大,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城市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众多城市不断探索与完善的新课题,公众对于私人生活安宁权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噪声的容忍度也越来越低。为解决社会生活噪声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困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从城市精细化管理视角出发,深入剖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根源、特性及其影响,利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城市空间规划、社区管理、公众参与等多个维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城市噪声治理的法律支撑,提出了社会生活噪声的治理路径,以期为沈阳市及其他同类城市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城市管理社会生活噪声噪声污染治理精细化管理

    基于VSD模型的街道高温热浪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顾康康章麟刘家文洪伟...
    602-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变暖问题日趋严峻,以高温热浪为代表的极端天气呈现出影响范围广、发生频率高与持续时间长等特征,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脆弱性研究是探究系统内部要素和机制的重要方式,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研究对促进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合肥市主城区为例,聚焦多源数据融合,以街道为研究单元,利用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构建合肥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量化合肥市街道脆弱性等级。结果表明:合肥市高温热浪脆弱性水平整体较高;合肥市高温热浪脆弱性空间异质性特征显著,整体上形成了"内高外低"和"西南高东北低"的数值分布特点;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合肥市高温热浪脆弱性的主要驱动因子。

    VSD模型高温热浪事件脆弱性地理探测器公共健康

    认知识解视域下《乐府诗集》中的服饰文化词英译对比研究

    孙越川李丽
    611-617,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服饰文化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着服饰形制特点、文化意象、历史背景等诸多内容,将其准确地英译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认知识解理论的指导下,以《乐府诗集》中服饰文化词建构的数据库为基石,结合国内外不同的英译版本,从"聚焦"(focusing)、"突显"(prominence)、"视角"(perspective)和"详略度"(specificity)4 个维度对比分析乐府诗中服饰文化词的英译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译者的认知识解方式,包括自身文化背景、翻译立场选择、翻译目的需要、思维及语言能力的差异。

    认知识解《乐府诗集》服饰文化词英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