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学
实用临床医学

谢明勇

月刊

1009-8194

ncsylc@ncu.edu.cn, 6361259@sina.com

0791-86361259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461号

实用临床医学/Journal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用稿原则,努力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国内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求新、求实、求精地为大家提供学术创作和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黄无浪张旭华
    38-3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头侧入路与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左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0例行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为头侧入路组,另外60例行常规尾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为尾侧入路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胆管炎、胆漏和残余结石等)发生情况.结果 头侧入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尾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尾侧入路组(均P<0.001);头侧入路组患者术后出血、胆管炎、胆漏和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均低于尾侧入路组(均P<0.05).结论 头侧入路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相较于常规尾侧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短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左半肝切除头侧入路尾侧入路

    EGR-1和MMP-2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丁书军黄丽霞熊雪黄宁...
    40-4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EGR-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20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20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对照组)绒毛组织中EGR-1和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 流产组中EGR-1、MMP-2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和MMP-2在早孕绒毛组织中表达异常可能参与早期妊娠失败的发生.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基质金属蛋白酶-2自然流产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梁静谢佩真
    43-4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剖宫产产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观察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进行止血.比较2组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产后2、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缩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卡孕栓缩宫素凝血指标

    优甲乐在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李霞黎秋平黎娇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甲乐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SCH)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萍乡市上栗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4例妊娠期S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甲状腺片治疗,研究组予以优甲乐治疗.比较2组疗效、妊娠结局、治疗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叶酸(FA)水平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早产率、剖宫产率、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血清Hcy、TSH、水平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而FA、FT3、FT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SCH患者采用优甲乐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妊娠结局,调节血清Hcy与FA水平,提高甲状腺功能,且安全性好.

    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优甲乐妊娠结局甲状腺功能

    抗性早熟汤剂治疗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的效果

    杨利杨玉卢庆红石乔...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性早熟汤剂对单纯性乳房早发育(PT)女童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190例门诊就诊且病历信息相对完善的PT女童的临床资料,将予口服中药(基本组方为:淮山药、茯苓、知母、赤芍、生地黄、夏枯草等)及饮食生活指导的患儿归为治疗组(n=95),仅予饮食生活指导治疗的患儿归为对照组(n=95).均在门诊随诊1年,比较2组临床结局,并对抗性早熟汤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17.89%,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23.16%(P<0.05).治疗组患儿的乳腺最大长径、卵巢容积、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小于对照组(P<0.05);随诊期间未见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PT女童转化为中枢性性早熟(CPP)的转化率低于对照组(8.42%比14.73%,P<0.05).结论 应用抗性早熟汤剂和饮食生活指导对PT女童进行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女童的双侧乳腺长径、卵巢容积,还可以降低性激素水平及CPP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抗性早熟汤剂饮食生活指导疗效女童

    PDCA循环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在提高儿科院内感染控制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刘明张小霞李慧鹏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儿科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患儿共851例为对照组,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住院患儿共916例为PDCA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管理,PDCA组实施PDCA循环结合危险因素管理.观察2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消毒合格率、医护人员不合规事件发生率.结果 PDCA组患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不合规事件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DCA组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空气消毒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结合危险因素管理可有效提高儿科消毒合格率,降低医护人员的不合规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

    PDCA循环模式危险因素儿科医院感染

    42例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临床分析

    吴嘉莉刘洪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中心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急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共纳入42例患儿,年龄1个月~13岁5个月,其中<2岁患儿22例(52%),2~<6岁患儿10例(24%),≥6岁患儿10例(24%).2)诱发因素(诱因):食物50.0%(21/42),药物28.6%(12/42),其他4.8%(2/42),不明原因16.7%(7/42).<2岁患儿以食物为主要诱因(P<0.001).药物诱因组与食物诱因组间首发症状出现至就诊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临床症状:皮肤黏膜症状92.9%(39/42)、呼吸障碍症状61.9%(26/42)、低血压或末梢器官功能障碍相关症状26.2%(11/42)、严重的胃肠症状50%(21/42).≥6岁组低血压或末梢器官功能障碍症状的发生率与其余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治疗:患儿接受的治疗有肾上腺素大腿外侧肌内注射[90.5%(38/42)]、糖皮质激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61.9%(26/42)]、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76.2%(32/42)]、静脉补液[45.2%(19/42)]、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加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26.2%(11/42)]和氧气吸入[83.3%(35/42)].患儿住院率与是否接受肾上腺素治疗有相关性(P<0.05).5)转归: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 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呈幼龄化趋势.<2岁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主要诱因为食物.≥6岁儿童更易合并心血管症状.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表现多样,及早识别严重过敏反应并正确使用肾上腺素有助于降低住院率.

    严重过敏反应诱因临床特点儿童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3例分析

    黄丹刘琛邓燕
    66-69,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特异性病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为儿童,均突然起病,表现为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诊断为麻痹性斜视,发病原因及全身伴随症状各异.其中,间叶来源恶性肿瘤患儿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右眼眼位正位,轻度外转受限,无复视;中耳炎患儿抗感染治疗17 d后,右眼正位,外转无明显受限,无复视;重症肌无力患儿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双眼睑基本无下垂,左眼下转稍受限,外转正常.结论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病因复杂且病情多变,可伴有全身或神经系统异常.某些疾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常首诊为麻痹性斜视,明确病因有助于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麻痹性斜视,后天性恶性肿瘤中耳炎重症肌无力儿童病例报告

    经阴道超声E-cervix技术对中孕期妇女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

    吴瑶朱剑芳肖菊花韩小羽...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经阴道超声宫颈弹性成像(E-Cervix)技术预测中孕期妇女自发性早产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22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孕足月将其划分为早产组(n=105)和足月产组(n=120),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参数[宫颈长度(CL)、宫颈弹性成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影响自发性早产发生的相关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妊娠中期CL及宫颈弹性值预测自发性早产的效能.结果 双胎(Z=9.909,P=0.002)和宫颈机能不全(Z=14.189,P<0.001)是早产的危险因素.妊娠中期CL越短(t=2.312,P=0.022),硬度比值(t=6.189,P<0.001)越小,弹性对比指数(t=-3.002,P=0.003)、宫颈内口(t=-4.890,P<0.001)应变值、宫颈外口 应变值(t=-5.787,P<0.001)越大,早产发生的风险越高.ROC分析结果显示,宫颈内口应变值(AUC=0.689)、宫颈外口应变值(AUC=0.612)、弹性对比指数(AUC=0.718),各指标联合诊断较单一指标具有更高的预测早产的价值(AUC=0.764).结论 应用E-Cervix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中孕期孕妇自发性早产的可能性.

    自发性早产超声E-Cervix技术预测效能中孕期

    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在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魏婵娟何朝珠易小红许丽清...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对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进行评价]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 干预组干预前后CQQC评分分别为(71.18±15.11)、(82.70±15.92)分,对照组分别为(71.85±15.64)、(70.13±15.64)分,2组干预前CQQ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CQQ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01);干预组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比25.0%,P<0.05).结论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可有效改善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的体力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

    家庭Ⅱ期心脏康复结构化教育冠脉支架植入术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