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杨蓉娅

双月刊

1674-1293

sypfbx@vip.sina.com

010-84008103

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诊断水平、跟踪治疗进展为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当好皮肤病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临床医护医技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胶原贴敷料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皮肤美容学组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激光美容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激光应用技术协作组葛格...
    321-326页

    胶原贴敷料胶原蛋白痤疮皮肤过敏皮肤屏障创面修复共识

    马来酸噻吗洛尔凝胶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疗效观察

    刘召明李芳芳高阳李向静...
    327-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马来酸噻吗洛尔凝胶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60例浅表婴幼儿血管瘤患儿临床治疗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60例患儿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观察组应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凝胶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总体激光治疗次数以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CXC趋化因子12(CXCL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及血管紧张素(Ang)水平,以及血管瘤活跃度评分表(HAS)、中文版婴儿血管瘤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IH-QOL)、家属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激光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颜色转浅时间和面积缩小50%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XCL12、VEGF、Ang水平以及HAS、IH-QOL、家属HA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PED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婴幼儿血管瘤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凝胶联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促进瘤体消退,改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局部症状以及患儿和家属的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血管瘤,婴幼儿马来酸噻吗洛尔凝胶激光

    老年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居家习惯及外界环境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邱娇娇陈伟刘爱美杨瑶...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诱导老年特应性皮炎(AD)发病的居家习惯及外界环境危险因素,并以此建立预测模型,提高对老年AD发病诱因的认知,为老年AD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1月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疑似老年AD患者共计407例,并在初次就诊时填写居家习惯及外界环境问卷调查表.结果 共筛选出321例患者,根据是否确诊AD分为AD组(n=224)和非AD组(n=97).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导致老年AD发病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是否至少1~2周会更换床单和被套、洗澡频率、PM2.5、温度和湿度5个方面,AD组与非A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周内不更换床单被套、高PM2.5、低湿度、低温是老年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及校准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576(95%CI 0.812~0.9 032),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几率与实际几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1,Hosmer-Lemeshow检验P值为0.4474(>0.05),一致性好.结论 2周内不更换床单被套、高PM2.5、低湿度、低温是老年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和一致性,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皮炎,特应性老年人居家习惯外界环境危险因素预测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荟萃分析

    单芳芳闫志华毛攀陈玲玲...
    337-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Wile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数据库和CBM数据库,纳入国内外文献中公开发表的TNF-α拮抗剂治疗中诱发或加重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27篇文献,共78例患者[33例类风湿关节炎、18例克罗恩病、9例银屑病性关节炎、9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adamantiades-behçet病和2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溃疡性结肠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合并克罗恩病,白塞病、SAPHO综合征各1例].临床特征如下:①女性多见;以中老年为主;②临床常用的TNF-α拮抗剂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和阿达木单抗均可诱发银屑病皮损;③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差异较大,4d~72个月,但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的第1年内出现银屑病皮损.④新发银屑病类型主要是脓疱性银屑病,其中掌跖脓疱病最常见,其次为寻常性银屑病;⑤以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多数患者皮损可改善,少数严重者需要全身治疗,也有少数患者需更换为另外一种TNF-α拮抗剂或中止TNF-α拮抗剂治疗;⑥多数患者皮损的临床特点与组织病理学特点相符;⑦少数患者有个人及家族银屑病史;⑧少数患者有吸烟史.结论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TNF-α拮抗剂可诱发或加重银屑病.临床上应该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银屑病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皮肤反应

    乳房外Paget病33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柴圆圆严翘董正邦王飞...
    34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房外Paget病(EMPD)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EMPD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 33例患者中,男26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70.46±8.79)岁.21例(63.6%)累及阴囊,7例(21.2%)累及外阴,3例(9.1%)累及阴茎,2例(6.1%)累及阴囊、阴茎.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原位型EMPD患者22例(66.7%),浸润真皮者10例(30.3%),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9例(27.3%),合并汗腺癌4例(12.1%).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32例(96.7%)患者接受局部扩大切除术,并且切缘均阴性;术后随访发生腹股沟淋巴结转移9例(27.3%),均接受放射治疗.统计学数据显示乳房外Paget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到确诊病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真皮浸润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EMPD好发于外阴或阴囊部位,且其发生淋巴结转移与真皮浸润有相关性.建议侵袭性EMPD患者术后辅助局部放疗,可能会降低淋巴结转移风险.

    乳房外Paget病病理组织治疗预后

    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

    夏鹏黄勇夏梅宫尚军...
    345-348,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RG-PRF)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在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PHN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DRG-PRF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阻滞治疗.比较2组PHN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4、8周后,患者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口服镇痛药的用量以及痛觉敏感度,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4、8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PSQI评分、口服镇痛药物用量以及痛觉敏感度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DRG-PRF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患者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安全有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背根神经节神经阻滞CT脉冲射频

    部分抗肿瘤靶向药物皮肤不良反应及防治研究进展

    祝其辉吴建华王玉连
    349-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因其靶向性强、疗效可靠和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在抗肿瘤靶向药物的应用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其中皮肤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常见的皮肤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干燥、痤疮样皮疹、荨麻疹、甲沟炎、手足反应综合征、口腔黏膜炎和病毒疣等.抗肿瘤靶向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影响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因此,了解抗肿瘤靶向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对应用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抗肿瘤药靶向制剂皮肤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综述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难治性环状肉芽肿研究进展

    张鸫媛张斌舒虹
    35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状肉芽肿作为非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但在临床中有部分患者迁延不愈且全身泛发,称为难治性环状肉芽肿.环状肉芽肿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而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的普及,给难治性环状肉芽肿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该文回顾了近20年难治性环状肉芽肿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状况,探讨其治疗及发病机制新进展.

    环形肉芽肿难治性靶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

    青斑样血管病抗炎治疗进展

    班发展廖文俊王雷
    359-36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斑样血管病是一种难治性皮肤血管病,通常发生于下肢足踝部位,早期表现为网状青斑和疼痛性溃疡,后期形成白色萎缩,皮疹常反复发作.青斑样血管病的典型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内血管纤维素沉积和血栓形成.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青斑样血管病是血栓性疾病,治疗以抗凝为主.然而临床上有部分患者抗凝治疗效果欠佳,且常出现复发.近期研究发现,部分青斑样血管病存在淋巴细胞性血管炎,提示本病存在炎症病理基础.抗炎治疗也是临床上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案.该文简要综述了青斑样血管病的抗炎治疗进展.

    青斑样血管病淋巴细胞性血管炎抗炎治疗Janus激酶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综述

    基于"舌边白涎"诊法论治情志不遂致白癜风

    费莎妮徐国梅梁娜陆东亚...
    363-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舌边白涎"是情志不遂的客观体征,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与肝气郁滞、痰湿蕴结有关.情志因素不仅是白癜风发病的主要诱因,也是白癜风加重的危险因素.通过对"舌边白涎"的观察,可切中患者关键的病理机制,从而对症用药,提高临床疗效.出现舌边白涎的白癜风患者往往有情志不遂病史,临床上可分为肝郁气滞证和肝郁脾虚证,分型论治.

    白癜风舌边白涎情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