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杨蓉娅

双月刊

1674-1293

sypfbx@vip.sina.com

010-84008103

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诊断水平、跟踪治疗进展为宗旨,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当好皮肤病学专业及相关学科临床医护医技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瘢痕疙瘩miR-557和eIF2a的表达及靶向关系研究

    贾红侠兰东于思思张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瘢痕疙瘩中微小RNA-557(miR-557)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a(eIF2a)在病变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特征,明确两者的靶向关系.方法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诊治患者术后的瘢痕疙瘩(n=98)、增生性瘢痕组织(n=49)和正常皮肤组织(n=49).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57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eIF2a和Ki-67的表达.分离培养瘢痕疙瘩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57与eIF2a的靶向关系.结果 瘢痕疙瘩中miR-557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瘢痕疙瘩中eIF2a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P<0.05),miR-557和eIF2a在不同病变最大径、不同增殖指数和有无伴随症状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疙瘩中miR-557与eIF2a呈负相关性(r=-0.69,P=0.01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557与eIF2a具有靶向关系.结论 miR-55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下降,eIF2a的表达升高,均与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有关,miR-557与eIF2a具有靶向负调控关系.

    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微小RNA-557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a组织病理靶向关系

    雄激素性秃发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征象及意义

    车旭赵建斌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雄激素性秃发(AGA)患者皮损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特征性变化,并测量毛囊口大小,寻找该病特异性影像学征象.方法 收集30例早期AGA患者(AGA组),2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RCM征象及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使用毛囊口的周长和直径作为其大小的衡量指标,对照组毛囊口周长(521.01±144.55)μm,直径(165.84±46.01)μm,AGA 组毛囊 口周长(410.09±167.68)μm,直径(130.54±53.37)μm,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AGA组患者的毛囊RCM下征象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规则的外轮廓(92.2%)、模糊的内轮廓(59.4%)、非反射性边界(76.6%)、毛囊角栓(38.9%)、洋葱圈样边界(7.8%);RCM下毛囊及周围组织征象按照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明亮的真皮乳头边界(76.7%)、毛囊周围和真皮浅层炎性细胞浸润(73.3%)、真皮以及附属器周围纤维组织硬化(46.7%)、真皮乳头血管扩张(33.3%).结论 RCM在早期诊断AG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秃发,雄激素性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毛囊微型化

    基于Lasso回归的红皮病性银屑病伴发代谢综合征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赵心源邹玥敏周冬梅
    12-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构建可用于临床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22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住院患者的病历数据,包括人口学、实验室资料及结局指标等,以是否发生代谢综合征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及Lasso回归筛选出最优潜在预测因子,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Hosmer Lemeshow检验和Calibration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和获益性.结果 以高血压、甘油三酯、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预测指标,并建立列线图,评估模型得到训练集AUC=0.960,验证集AUC=0.942,显示模型具有较高预测能力.Hosmer Lemeshow检验显示x2=0.82,P=0.9997(P>0.1),calibration曲线所得AUC>0.9,说明模型区分度、准确度及可信度均良好.结论 基于Lasso回归建立的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拟合度以及临床有效性,可应用于临床,为防治红皮病性银屑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

    银屑病,红皮病性代谢综合征Lasso回归临床预测模型

    玫瑰痤疮277例甲状腺功能分析

    向芳马云霞朱学娥丁媛...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玫瑰痤疮患者甲状腺功能(以下简称甲功)的临床特征,探讨玫瑰痤疮患者的甲功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玫瑰痤疮患者277例(病例组)及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28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收集2组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甲功相关指标水平等数据,并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2组患者甲功中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素(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和抗甲状腺球蛋白(TGAb)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玫瑰痤疮患者的甲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轻、中、重度玫瑰痤疮患者各项甲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患者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玫瑰痤疮患者甲状腺大小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玫瑰痤疮患者的血清甲功指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FT3、T3、TSH水平与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玫瑰痤疮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30例临床观察

    陈岚程少为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对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11月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皮肤科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成人中重度AD患者30例,疗程至少12周,比较治疗前后研究者整体评分(IGA)、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AD评分(SCORAD)、瘙痒数值评分量表(NR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患者湿疹评估(POEM)、AD病情控制(ADCT)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30例中重度成人AD患者IGA下降1分为96.7%,IGA≤2分为76.7%;EASI50 为 90%,EASI75 为 80%;NRS 下降≥ 3 分为 100%,NRS ≤ 4 分为 73.3%;DLQI下降≥4分为90%,DLQI≤5分为53.3%;POEM下降≥4分为96.7%,POEM≤7分为63.3%;ADCT下降≥5分为96.7%,ADCT≤7分为83.3%.不良反应2例,其中1例眼部发生结膜炎、睑缘炎,停药后眼科治疗好转;另1例发生躯干、四肢散在皮肤色素脱失,6个月后随访,大部分色素恢复正常.结论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成人中重度AD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皮炎,特应性度普利尤单抗

    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2在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的表达与意义

    崔瑜吴远慧胡彩霞王文氢...
    25-2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分析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B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41例BP患者皮损组织(BP组)及25名健康人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7和IL-22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BP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2的水平,并以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BP组患者皮损中IL-17和IL-22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BP组患者皮损组织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BP组患者血清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P组患者血清中IL-17与IL-22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BP患者血清及皮损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上调,可能参与BP的发病,且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提示3型固有淋巴细胞(ILC3)可能参与BP的致病过程.

    类天疱疮,大疱性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2固有淋巴细胞

    皮肤组织病理制片流程的具体操作和质量控制

    顾洪芝钟白玉翟志芳张恋...
    30-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组织病理在皮肤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皮肤组织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皮肤病理技术室通过对皮肤组织病理切片的质量管理以提高皮肤组织病理诊断水平,从而减少了皮肤组织病理诊断中的差错,提高了皮肤病的诊断准确率.

    组织病理,皮肤质量控制诊断,皮肤病

    银屑病共病诊治进展

    张宇鹏吕新翔白爽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是一种伴有免疫系统异常的皮肤疾病.银屑病治疗进入生物制剂时代,对其认识也不仅停留于皮肤,更多脏器、系统、心理等相关疾病谱与银屑病之间的联系也被发现.随着研究深入,在银屑病共病的预防、筛查、治疗中也更具有指向性,对皮肤科医师来说,还应早期识别共病.因此,临床中对于涉及多系统疾病的银屑病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到除皮损外的全面综合治疗,以改善长期结局.

    银屑病,共病炎症因子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

    生物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新进展

    陈倩茹沈晓峰康晓静
    36-3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炎为主要表现,患者常伴有其他特应性疾病或具有特应性疾病家族史,累及人群年龄分布广泛,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AD的系统治疗以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为主,由于不良反应多,故在药物选择及维持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生物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治疗药物极大地改善了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目前对于中重度AD患者,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的相关研究正在积极开展.兹对AD治疗相关的生物制剂及其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皮炎,特应性生物制剂单克隆抗体

    微针疗法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梁铭怡陈玉容廖勇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针疗法利用微细针状器械穿刺皮肤形成微损伤,诱导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合成,并促进功效性成分透皮吸收,从而修复皮肤损伤和重塑皮肤组织,射频微针叠加射频能量甚至可破坏皮脂腺并减少皮脂分泌.因此,微针疗法治疗痤疮、瘢痕、黄褐斑和皮肤老化等皮肤问题时,具有疼痛轻、损伤小、恢复快且易操作等临床应用优势.近年来微针疗法被广泛用于痤疮治疗,其单一治疗或与药物及其他治疗技术如激光、化学剥脱术等联合治疗均可有效改善痤疮皮损,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兹系统综述微针疗法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痤疮,寻常微针疗法射频微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