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zhqkyx@163.com

0552-3051890

233004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中华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国家级医学专业期刊。刊物宗旨:宣传全科医学知识,传播全科医学技术、方法及全科医学理念;建立和完善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网络;开拓研究领域,介绍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促进全科医学信息的传播和学术交流,繁荣和发展全科医学事业。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基础、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工具-要素-力度"三维分析框架的我国家庭医生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王欣然赵静刘心雨李雅茹...
    1995-1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尽管近年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和调整,但对家庭医生政策文本系统性的量化研究仍然较为稀缺.本文对我国家庭医生政策的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归纳分析现有政策的特征与不足,为我国家庭医生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意见与参考.方法 于2024年7月1日在国务院等部门官方网站及北大法宝数据库检索收集2011年1月-2024年6月中央层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文件,构建"工具-要素-力度"的三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运用NVivo软件对纳入的政策文本内容编码,从政策工具、政策要素、政策力度3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挖掘分析.结果 对纳入的23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后,共得到133条编码,统计分析后发现家庭医生政策工具运用失衡,激励型(11.28%,15条)、信息劝诫型(9.77%,13条)与系统变革型(6.02%,8条)工具使用不充分;政策要素配置不均,服务对象(11.28%,15条)、服务内容(10.53%,14条)和服务方式(9.02%,12条)关注度有待提升;政策力度整体偏低,平均分为2.13分;政策工具、力度与要素间缺乏协同匹配.结论 提高政策工具运用均衡性,优化家庭医生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注重不同要素的政策供给,丰富和完善家庭医生政策内容;重视维度间政策协同性,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体系.

    家庭医生政策工具政策要素政策力度文本分析

    基于气海理论运用宣降法探讨中医肺病的辨治

    叶敏汤杰
    2000-2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海主全身之气,气海调畅则肺气宣发肃降活动正常,若气海失司则气机宣降失调,而易生肺病,临证辨治当以宣降法为大法,以宣降气海气机,治疗肺病.基于此,本文基于气海理论对运用宣降法在中医肺病防治中的理论依据及临床运用进行探讨,气海理论是中医肺病辨治的指导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从气海理论角度,对运用宣降法辨治常见肺病进行探讨,分别从病因、病机来详述分析,提出气海气机失调,宣降肺气辨治咳嗽;痰饮留伏气海,宣降利痰辨治哮病;邪热壅塞气海,宣降排脓辨治肺痈;气海肺络失养,宣降滋阴辨治肺痨;气海气机壅滞,宣降利气辨治肺胀;气海津液虚损,宣降布津辨治肺痿;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的治法、疗效进行总结.研究认为气海气机宣降失调是中医肺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气海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宣降法,合理选择方药进行辨治,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对气海紊乱在各肺系疾病中致病病机的详细论述,阐明以气海理论为指导,采用宣降气机、扶正祛邪的方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可发挥中医药疗效优势,为肺病的中医诊疗和相关研究提供临床思路.

    肺病呼吸系统疾病气海宣降法中医药疗法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免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对患者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靖景艳吴阿敏薛亚楠徐艳霞...
    2004-2007,2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免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前提下,加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探究其对晚期肺癌患者疗效、生存质量、T细胞亚群、外周血象、生存情况等的影响,为临床改善晚期肺癌的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22年8月-2023年8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四君子汤加味联合免疫化疗治疗)和对照组(免疫化疗治疗)各5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外周血象[白细胞(WBC)、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比较2组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2周,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26/50)vs.44%(22/50),P>0.05];2组治疗12周后生理状况、功能状况、CD4+/CD8+均高于治疗前,WBC、ALB、PLT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CD4+水平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对照组Hb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2周后观察组CD4+、CD4+/CD8+、WBC、ALB、Hb、PLT 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F=6.047、18.539、10.934、2.218、7.415、6.260、5.895,P<0.05);2组PFS、OS、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君子汤加味联合免疫化疗治疗晚期肺癌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毒副反应,提升生存质量.

    肺癌四君子汤化疗T淋巴细胞生活质量

    中医对肺癌伴骨转移患者癌痛、癌因性疲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管晓乐代珊刘健
    2008-2011,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肺癌伴骨转移患者中应用中医情志和汤药治疗,深入了解中医治疗在缓解肺癌伴骨转移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依据,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2022年8月-2023年8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8例晚期肺癌伴骨转移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情志干预结合身痛逐瘀汤)和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各64例.比较2组患者干预4周后止痛效果,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癌因性疲乏[癌症疲乏量表(CFS)]、心理弹性[10条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生存质量[美国肺癌生存质量量表(FACT-L4.0)]、疼痛相关因子[β内啡肽(β-EP)、P物质].结果 干预4周后,观察组总缓解率(92.19%,5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50例,x2=5.006,P<0.05);2组干预4周后CFS、P低于干预前,β-EP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4周后CD-RISC、FACT-L4.0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CFS、CD-RISC、FACT-L4.0、β-EP、P对干预4周后均有影响(P<0.001);干预4周后观察组CFS、P低于对照组,CD-RISC、FACT-L4.0、β-EP高于对照组,调整干预前CFS、CD-RISC、FACT-L4.0、β-EP、P水平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情志干预结合身痛逐瘀汤可改善晚期肺癌伴骨转移患者癌痛、癌因性疲乏,提升心理弹性和生存质量,其镇痛机制可能是改善β-EP、P水平.

    肺癌中医情志干预身痛逐瘀汤骨转移疼痛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

    湿疹与抑郁症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徐小然杨子涵宁竟孙付童语...
    2012-2015,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湿疹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然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法(MR)研究湿疹与抑郁症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方法 在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集合数据集中选出湿疹与抑郁症的基因型数据,湿疹为暴露因素,抑郁症为结局变量.样本量为40 835例.利用MR对所选样本进行基因型分析,其中工具变量为与湿疹疾病有强相关性的基因位点.采用比值比(OR)作为估计指标,效应值β判断两者之间的关联方向.同时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水平多效性检验.结果 逆方差加权法分析结果显示,湿疹与抑郁发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OR=1.011,95%CI:1.001~1.022,P=0.037);加权中位数回归分析得到了相似结果(OR=1.012,95%CI:1.001~1.023,P=0.029).Cochran's Q 检验显示结果存在显著异质性(P<0.05),但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得到P=0.037且β=0.011,证明二者存在正向因果关系.此外,漏斗图和MR-Egger截距未观察到水平多效性.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湿疹与抑郁发生之间可能存在正向因果关系.

    湿疹抑郁症孟德尔随机化

    放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分析

    张献文孙谦蔡丰赵梦蝶...
    2016-2019,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颅脑放疗(RT)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治疗在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脑转移(BMs)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3年7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RT的90例NSCLC伴BMs患者,根据是否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分为放疗组(40例)和联合组(50例).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模型评估颅内近期疗效、颅内局部无进展生存(iLPFS)、颅内远处无进展生存(iDPFS)和总生存(OS).结果 随访至2024年7月,放疗组和联合组的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分别为45.0%(18/40)和72.0%(36/50,P=0.009);放疗组和联合组中位iLPFS、iDPFS、OS分别11 个月(95%CI:8.77~13.23)、14 个月(95%CI:7.69~20.31)、14 个月(95%CI:11.98~16.02)和 22 个月(95%CI:18.23~25.77)、21 个月(95%CI:13.24~28.76)、21 个月(95%CI:17.63~24.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是影响iLPFS与iD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显示,放疗尽早介入,尤其是放疗与PD-1抑制剂同步治疗(≤2周)的患者具有更优的iLPFS(P=0.007)和iDPFS(P=0.027),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5).2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RT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尤其是RT与PD-1抑制剂同时应用(≤2周)可提高驱动基因阴性NSCLC伴BMs患者的iLPFS、iDPFS,有利于改善OS.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重症肌无力:一项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郑乾余彩遥李浩云冯占辉...
    2020-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重症肌无力(MG)临床上可能同时发病.本研究旨在利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讨SLE与MG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从全基因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库中分别提取SLE和MG密切相关的遗传位点作为工具变量,提取数据均来自欧洲样本.分别采用IVW、MR-Egger回归和WME的方法进行MR分析,以OR值和95%CI评价SLE与MG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MR-Egger intercept法检测水平多效性,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SLE与MG的风险增高相关(OR=1.698,95%CI:1.329~2.171,P<0.001);同样的 MG 与 SLE 的风险增高相关(OR=1.527,95%CI:1.248~1.869,P<0.001).双向结果均不存在异质性,均无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结论 SLE和MG具有双向因果关系,SLE患者会增加MG的发病风险,MG同样会增加SLE的发病风险.

    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孟德尔随机化因果关系

    PAR联合NRS 2002对医养结合模式下肺部感染老年人预后的评估价值

    安稳刘倩倩周庆博
    2025-2028,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医养结合模式下肺部感染老年人的危险因素,探讨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联合营养状态对其预后的影响,以便于早期干预,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21年8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养结合机构内146例肺部感染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后28 d预后将老年人分为生存组(99例)和死亡组(4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肺部感染老年人28 d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PAR)及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显著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0R=1.938,95%CI:1.033~3.638)、NRS 2002(OR=2.443,95%CI:1.280~4.663),均为肺部感染老年人28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AR、NRS 2002预测肺部感染老年人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613,PAR最佳截断点为0.031,灵敏度为46.8%,特异度为87.9%,NRS 2002最佳截断点为5.5分,灵敏度为74.5%,特异度为47.5%,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732,灵敏度为61.7%,特异度为83.7%,优于单一指标的预测能力.结论 PCT、ALB及PAR、NRS 2002均可预测肺部感染老年人的病情严重程度,其中PAR与NRS 2002均为肺部感染老年人28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二者联合预测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医养结合模式肺部感染老年营养风险筛查降钙素原与白蛋白比值

    铜死亡相关基因LIPT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程翠郭苏阳张慧慧魏丽...
    2029-2032,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脂酰转移酶1(LIPT1)是铜死亡关键基因之一,利用TCGA数据库和临床样本分析LIPT1在子宫内膜癌(UCE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TCGA-UCEC样本和59例UCEC患者组织标本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验证LIP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关系,并进行预后分析.分析LIPT1与免疫细胞、免疫检查点的关系.结果 结果显示,LIPT1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P<0.001),在相应的邻近正常组织中高表达(P<0.001).免疫组化实验也显示LIPT1蛋白在癌组织[40.68%(24/59)]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76.92%(20/26),x2=9.495,P=0.002].不同LIPT1表达水平患者年龄(P=0.025)、病理分级(P=0.004)和病理类型(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样本分析显示,不同LIPT1表达水平患者年龄、病理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PT1高表达的UCEC患者具有较差的总生存期(O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和无进展间期(PFI),是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LIPT1的表达与CD8+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相关(P<0.05).LIPT1的表达与PD-L1相关(P<0.01),与PD-1、CTLA-4无相关性.结论 LIPT1在UCEC中低表达,但其高水平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与癌细胞免疫逃逸有关.有望成为UCEC新的治疗靶点.

    子宫内膜癌脂酰转移酶1不良预后治疗靶点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高官莉魏晓龙申东北张应璐...
    2033-2036,2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合并肝功能及多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探究pSS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新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的92例确诊为pSS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为肝损组,另选取92例无肝功能损害的pSS患者作为非肝损组,分别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并行对比分析.结果 pSS肝损组合并血液系统受累(56.5%,52/92)、骨关节受累(54.3%,50/92)及甲状腺受累(23.9%,22/92)者均显著多于pSS非肝损组[34.8%(32/92)、32.6%(30/92)、8.7%(8/92),P<0.05];肝损组合并2个以上系统受累(73.9%,68/92)者亦显著多于非肝损组[55.4%(51/92),P<0.05].pSS 肝损组 CRP[6.45(2.83,17.10)mg/L]、WBC[6.28(4.37,9.51)× 109/L]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肝损组[2.45(0.80,8.40)mg/L、5.31(4.14,6.74)×109/L,P<0.05].pSS 肝损组 ANA阳性率(84.8%,78/92)、抗 SSB 阳性率(50.0%,46/92)均显著高于 pSS 非肝损组[65.2%(60/92)、28.3%(26/92),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 CRP(OR=1.037,95%CI:1.003~1.071,P<0.05)、高 WBC(OR=1.325,95%CI:1.139~1.542,P<0.01)、多系统受累(OR=2.262,95%CI:1.039~4.925,P<0.05)均为 pSS 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功能损害的pSS患者常伴有多个系统损害,高CRP、WBC水平以及多系统受累均为pSS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干燥综合征肝功能损害多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