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朱曼璐 袁湘芷

月刊

1008-5971

syxnfzz@126.com

0310-2067118,15188828922,010-63295466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Journal Practical Journal of Cardiac Cerebral Pneumal and 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心脑肺血管病及其有关的学术性期刊,以实用为主,报道国内有关心脑肺血管疾病的预防、医疗、科研成果,并介绍基础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经验,及时反映国内外医学科学的动向与进展,促进国内外医学科技传播与交流。本刊以临床为主,防治结合,面向基层,兼顾提高为宗旨。以高、中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贝伐珠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丁铃周静顾莹江棋...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贝伐珠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就诊的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贝伐珠单抗组和阿帕替尼组,每组46例.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胶囊口服及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静脉滴注;阿帕替尼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胶囊及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4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卡氏评分,生存率,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阿帕替尼组客观缓解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帕替尼组VEGF、EGFR、GFAP、YKL-40低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卡氏评分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阿帕替尼组累积生存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阿帕替尼组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低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结论 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比较,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客观缓解率,降低细胞因子,提高生活质量、生存率并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神经胶质瘤贝伐珠单抗阿帕替尼治疗结果

    不同强度呼吸肌训练联合"七步法"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刘欣源积腾飞刘丹陈素珲...
    103-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呼吸肌训练(RMT)联合"七步法"康复训练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2024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AMI患者90例.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传统组(n=25)和联合组(n=6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联合组患者进一步分为低强度RMT组(n=32)和高强度RMT组(n=33).传统组患者接受"七步法"康复训练,联合组患者在传统组的基础上接受不同强度的RMT,其中低强度RMT组初始最大吸气压(MIP)强度设置为30%,每周递增5%;高强度RMT组初始MIP强度设置为60%,每周递增5%.三组患者均训练1个月.比较三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MIP],干预后运动耐力指标[无氧阈摄氧量(VO2@AT)、摄氧效率斜率(OUES)],干预前后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评分.结果 干预后低强度RMT组、高强度RMT组FVC、MIP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干预后三组MMEF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高强度RMT组FVC、MIP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后,高强度RMT组VO2@AT高于传统组,低强度RMT组和高强度RMT组OUES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后低强度RMT组和高强度RMT组mMRC量表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FIM评分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低强度RMT组和高强度RMT组FIM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低强度RMT联合"七步法"康复训练可提高老年AMI患者PCI后运动耐力及生活独立性;高强度RMT联合"七步法"康复训练可提高老年AMI患者PCI后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独立性.

    心肌梗死老年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呼吸锻炼运动疗法呼吸功能试验身体耐力

    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杨冬玉石磊周清和赵云青...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4年5月黄河三门峡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此外,对照组接受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观察组接受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共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运动耐力[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6MWD)评估]、胆碱酯酶(CHE)水平、白介素17(IL-17)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6MWD分别长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CHE水平高于对照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CHE水平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IL-17水平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大于对照组,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FEV1、FVC分别大于本组干预前,FEV1/FVC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SGRQ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结论 不同等级步行运动训练联合呼吸操训练可有效提升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升高CHE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步行运动训练呼吸操训练

    智慧养老背景下智慧护理及养老护理员现状

    张飒乐牛露露
    114-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及"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在眉睫,智慧养老成为养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综述了智慧养老背景下智慧护理及养老护理员现状,指出智慧护理在我国养老机构及临床老年患者中得到了应用及发展;养老护理员作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存在人才紧缺、职业倦怠率高、培养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素养不足等普遍问题.

    护理智慧养老智慧护理护理员

    膳食硝酸盐的心血管系统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钱林陈丽蓉赵佳敏刘永铭...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增加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近年来,主要来源于膳食的硝酸盐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综述了膳食硝酸盐的心血管系统保护机制,包括降低血压、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降低肺动脉压,提出膳食硝酸盐可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膳食治疗.

    心血管疾病硝酸盐类膳食综述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张若禹曹一得陈鑫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急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高、病理复杂,且外科手术治疗难度高,因此需要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目前,外科开放手术仍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金标准",且手术技术、器官保护和影像技术的改进逐步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新的微创技术也不断出现,血管腔内手术、杂交技术逐渐进入临床实践.本文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开放手术、血管腔内手术及杂交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这些技术的应用情况、优势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治疗综述

    血管迷走性晕厥研究进展

    郝洁刘艳阳田海萍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晕厥,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无统一定论,且不同类型的晕厥治疗手段不同.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既往关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文献,总结分析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加深对此病的理解及未来探寻更恰当的防治手段提供参考.

    晕厥,血管迷走神经性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

    林秀林凯洵徐海红王以新...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为全球第三大死因,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因此早期识别COPD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现有的COPD筛查工具进行了汇总,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问卷(CDQ)、改良CD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群筛查问卷(COPD-P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量表、肺功能问卷(LFQ)、改良LFQ、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COPD-SQ)、COPD风险七项评分量表、在初级保健医院中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以鉴定未诊断的肺部疾病及恶化风险问卷(CAPTURE)、萨尔茨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筛查问卷(SCSQ)、COPD-MH问卷,并分析了其在早期识别COPD中的应用价值、优势和局限性,提出未来研究和实践应聚焦于进一步优化各COPD筛查工具,以提高其筛查效能和促进COPD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筛查问卷综述

    肺癌患者衰弱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刘苗张青陈芳于果...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研究表明,老年肺癌患者衰弱发生率高达42%~86%,而衰弱又会加速肺癌患者疾病进展、影响其放化疗耐受性、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生存期.因此,尽早识别肺癌患者衰弱状态并进行干预对提高肺癌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多个肺癌患者衰弱评估工具,包括衰弱表型(FP)量表、G-8老年筛查工具、临床衰弱量表(CFS)、简易体能状况(SPPB)量表、改良衰弱指数(mFI)、FRAIL量表、埃德蒙顿衰弱量表(EFS)、基于实验室检查的衰弱指数(FI-LAB),并指出其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早期识别肺癌患者衰弱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肺肿瘤肺癌衰弱评估工具综述

    卷首语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