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技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董海原

月刊

1671-5098

syyjzznew@163.com

0351-4155095,4155062,755406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9信箱

实用医技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al Techniques
查看更多>>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反映国内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的相关性

    贺莹瑛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C反应蛋白(CRP)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 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 34 名设为对照组.比较 2 组研究对象血清IGF-1、CRP及SII水平.对比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血清IGF-1、CRP及SII水平.分析是否发生UC与三项指标间的关系.分析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三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IGF-1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及SII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UC患者血清IGF-1 水平显著低于中度患者和轻度患者,重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及SII显著高于中度患者和轻度患者(P<0.05).中度UC患者血清IGF-1 水平显著低于轻度患者,血清CRP水平及SII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血清IGF-1、血清CRP、SII与患者是否发生UC均具有相关性(P<0.05).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CRP、SII呈正相关,与血清IGF-1 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IGF-1、CRP及SII与U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辅助判断UC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结肠炎,溃疡性疾病严重程度指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C反应蛋白质

    2019-2023年天津市静海区布鲁菌病监测分析

    杨敬金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2019-2023 年天津市静海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可疑人群血清,了解静海区布病阳性率及流行特征,有助于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水平,保护重点人群的健康.方法 利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静海区 2019-2023 年布病重点人群血清 1 500 份,分析其阳性率和流行特征.结果 1 500 份可疑人群血清中,布病阳性数 122 份,阳性率 8.13%,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男性阳性率 10.11%,女性阳性率 5.32%,阳性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 2.7∶1;SAT检测的阳性滴度结果,以 1∶100 最多,占 23.77%,1∶200 次之,占 22.13%,以 1∶400 第三,占 18.03%,5 年来,布病阳性抗体滴度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结论 对近 5 年 1 500 份布病可疑人群布病抗体血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布病阳性率持续升高,建议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加大畜类的检疫执法力度,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强化主动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各级医疗机构诊治水平,制定布病诊治优惠政策,医防协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布病阳性率.

    布鲁杆菌病人群监测血清学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卵巢黄体囊肿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唐琪朱丽霞
    119-120,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方法 收集我院 2019 年 9 月至2023 年 9 月经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诊断为卵巢黄体囊肿患者 120 例,通过随访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普通黄体囊肿 62 例准确率 100%、妊娠黄体囊肿 26 例准确率 100%、出血性黄体囊肿 22 例准确率100%、黄体囊肿破裂 8 例准确率 75%(6/8),误诊 2 例.结论 卵巢黄体囊肿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声像图不典型者诊断仍有困难,须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卵巢囊肿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诊断

    血浆肾上腺髓质素一氧化氮水平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预测效能

    郭婕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一氧化氮(NO)水平对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8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胎龄≤32 周早产儿临床资料,按照患儿出生 7d内是否出现AOP分为AOP组(51 例)及无AOP组(29 例),对比 2 组患儿临床资料,评估血浆ADM、NO水平对患儿AOP的预测效能.结果 AOP组胎龄、体质量均低于无AOP组(均P<0.05),ADM水平高于无AOP组(P<0.05),NO水平低于无AO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体质量、ADM及NO水平均为AO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ADM约登指数(0.730)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 2 278.50 pmol/L,曲线下面积为 0.854,预测AO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2%、82.8%;NO约登指数(0.429)最大时对应截断值为 71.99 μmol/L,曲线下面积为 0.757,预测AOP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分别为 84.3%、58.6%;二者联合时预测AOP的AUC为 0.86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8.2%、82.8%.结论 血浆ADM、NO水平为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

    肾上腺髓质素一氧化氮婴儿,早产呼吸暂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铁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吴文娟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 25 羟维生素D[25(OH)D]、铁蛋白(SF)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60 例GDM患者设为GDM组,60名健康产妇并设为对照组,采集入组对象空腹状态下 5ml肘正中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测定SF、25(OH)D,使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A1c.对比 2 组孕妇SF、25(OH)D、HbA1c检测值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者与GDM发病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F、25(OH)D、HbA1c联合检测诊断GDM的价值.结果 GDM组SF、HbA1c检测值高于对照组,25(OH)D检测值较对照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β值=2.559,OR值(95%CI)=12.923(3.665,45.571)、25(OH)D(β 值=-0.022,OR 值(95%CI)=-3.667(-5.967,0.990)、HbA1c(β值=1.128,OR值(95%CI)=4.355(1.860,5.133)均是GDM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SF诊断GD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747(渐近 95%CI):(0.659,0.838),灵敏度为 0.750,特异度为 0.717,约登指数为 0.467;25(OH)D诊断GDM的AUC为0.728(渐近95%CI)=(0.637,0.820),灵敏度为 0.717,特异度为 0.633,约登指数为 0.350;HbA1c诊断GDM的AUC为 0.780(渐近 95%CI):(0.697,0.863),灵敏度为 0.800,特异度为 0.767,约登指数为 0.567,SF、25(OH)D、HbA1c联合检测诊断GDM的AUC为 0.855(渐近 95%CI):(0.786,0.924),灵敏度为 0.883,特异度为 0.783,约登指数为 0.666,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结论 GDM患者血清SF、25(OH)D、HbA1c水平异常,三者均与GDM发病有关,联合检测可为提高GDM检出率.

    糖尿病,妊娠铁蛋白质类25羟维生素D糖化血红蛋白

    眼睑皮脂腺癌7例临床病理分析

    崔娇娇夏和顺杨赤兵
    128-130,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眼睑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达、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结合文献对7例眼睑皮脂腺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治疗与预后进行探讨.结果 眼睑皮脂腺癌7 例中男性3 例,女性4 例,年龄50~84 岁,中位年龄 67 岁.镜下肿瘤呈不规则小叶状、巢团状排列,可伴有粉刺样坏死,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分化好的皮脂细胞大而淡染,圆形或多边形,具有泡状胞质及凹陷的核,可见核仁;分化差的细胞可似鳞状细胞、基底细胞和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广谱细胞角蛋白(PCK)、上皮膜抗原(EMA)、P63、细胞角蛋白 5/6(CK5/6)和上皮细胞特异性蛋白(BerEP4)(+),癌胚抗原(CEA)和雄激素受体AR(-).结论 眼睑皮脂腺癌临床少见,容易误诊,需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形态学有助于皮脂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皮脂腺肿瘤眼睑诊断,鉴别免疫组织化学

    D-二聚体联合白细胞介素-6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风险的预测作用

    王健马飞柯秋莉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6(IL-6)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于安钢总医院诊治的 11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 1 年的随访,按照是否出现脑出血将其分为发生组(12 例)和未发生组(98例).将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D-D、IL-6 水平进行对比,将 2 组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D、IL-6 对老年高血压出现脑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患者高血压病程比未发生组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占比、血清IL-6、D-D水平比未发生组高(P均<0.05),而 2 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脑微出血、脑血管家族病史占比、高血压分级等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在于高血压病程、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清IL-6、血清D-D[OR值(95%CI)=6.567(3.584,12.033)、7.396(3.806,14.374)、6.391(3.709,12.952)、6.686(3.564,12.543),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血清D-D、联合预测老年高血压出现脑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 0.711、0.728、0.800,其中联合预测的AUC值比单项指标预测的AUC值高.结论 血清D-D、IL-6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且联合预测的价值比单项预测的价值高.

    脱氧核糖核酸酶类白细胞介素6高血压脑出血风险调节

    血脂和凝血功能指标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李莎刘蕾
    13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脂和凝血功能指标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1 月至 2023 年 1 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 100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且在术后半年以上对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复查.将所有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时是否出现冠状动脉非罪犯血管病变分为进展组(45 例)和非进展组(55 例).根据进展组患者进展情况将其分为轻度组 20 例、中度组 15 例和重度组 10 例.对比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基线资料,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患者血脂和凝血功能指标,不同进展程度患者血脂和凝血功能指标,筛选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血脂和凝血功能指标与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进展组患者年龄比非进展组大,再次冠状动脉介入术占比相较于非进展组升高,随访时间比非进展组长(P均<0.05);进展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均比非进展组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LDL-C、non-HDL-C是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P均<0.05);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与狭窄程度、FIB、TC、TG、LDL-C、non-HDL-C之间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在于LDL-C、non-HDL-C,且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与狭窄程度、FIB、TC、TG、LDL-C、non-HDL-C之间均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血脂和凝血功能指标可用于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非罪犯血管病变进展状况进行评定.

    血脂异常血液凝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实用医技杂志》编辑部
    138页

    电针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赵欣曲静吴子旭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针将传统针灸疗法与现代电刺激相结合,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适当强度人体可耐受的微量电流的一种疗法,具有易于控制、疗效稳定、可重复性强、操作难度降低、节省人力、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治疗,适用于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消化系统等相关疾病.本文对目前电针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希望可以为电针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电针疗法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