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韩盛玺

双月刊

1672-6170

syyylc@vip.sina.com

028-87714683

610072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Journal 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杂志,由201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其中由3名院士担任本刊名誉主编, 学术委员和编委由全国医学领域各专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趋化因子配体9、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预后生存的关系

    卢晨宁光耀许峰陈克功...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收治的98例NSCLC患者(研究组),选取同期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对照1组)、健康志愿者50例(对照2组),比较三组外周血sPD-L1、CXCL9、MMP-9表达水平.随访研究组治疗后1年的预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病死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PD-L1、CXCL9及MMP-9对预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sPD-L1、CXCL9、MMP-9水平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对照1组较对照2组高(P<0.05);TNM分期为Ⅱ期患者CXCL9、MMP-9表达水平较Ⅰ期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sPD-L1、MMP-9表达水平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高(P<0.05);NSCLC患者TNM分期与CXCL9、MMP-9水平成正相关,淋巴结转移与sPD-L1、MMP-9水平成正相关(P<0.05);sPD-L1、CXCL9、MMP-9 预测 NSCLC 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1.915 ng/ml、1.980 ng/ml、179.030μg/L,且三项指标联合预测NSCLC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的AUC及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sPD-L1、CXCL9、MMP-9表达水平上调,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联合对NSCL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趋化因子配体9基质金属蛋白酶9临床特征预后生存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冯江刘文英夏欢曾有挺...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在治疗子宫肌瘤(U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UF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HIFU组(n=44例)与UAE组(n=42例).比较两组应激反应、子宫内膜容受性、性激素水平、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术后3 d,HIFU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低于UAE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高于UAE组(P<0.05);术后1个月,HIFU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UAE组,子宫内膜动脉血流搏动指数、子宫内膜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低于UAE组(P<0.05);术后3个月,HIFU组血清雌二醇(E2)低于UAE组,促卵泡生长素(FSH)、促黄体生长素(LH)高于UAE组(P<0.05);随访12个月,HIFU组并发症34.09%低于 UAE 组 57.14%,复发率 22.73%高于 UAE 组 7.14%(x2=4.607,4.067,P<0.05).结论 HIFU 治疗能够缓解UA患者应激反应程度,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及性激素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有诱发术后复发的风险.

    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应激反应子宫内膜容受性性激素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研究

    刘朝霞杨雄涛唐小丽王艳...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普通内科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216例,其中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入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入院患者116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路径表,使用糖尿病自我管理及障碍问卷(PDQ)进行测评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重和两组患者入院、出院、出院后一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及出院后一个月自我管理行为较入院时均有改善,干预组PDQ评分项目中的饮食知识与技能、膳食决策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饮食问题以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障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出院时干预组体重无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均达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取得较好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稳定体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教育路径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体重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江康姚尚莹费裕朗秦晓明...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丁苯酞联合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患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丁苯酞,尤瑞克林组行对症综合治疗+静脉注射尤瑞克林,观察组行对症综合治疗+丁苯酞+尤瑞克林治疗.四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四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四组脑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胱抑素C及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脑红蛋白水平: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胱抑素C及NIHSS评分:观察组<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对照组(P<0.05);尤瑞克林组与丁苯酞组的脑红蛋白、胱抑素C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尤瑞克林组、丁苯酞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APCI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脑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尤瑞克林丁苯酞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脑红蛋白胱抑素C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肌肉表面肌电图及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观察

    刘宏生海中烨张瑞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电诱发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肌肉表面肌电图及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2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肌电诱发组与NMES组各135例.检测并分析两组患侧肌肉表面肌电值、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I)及步态时空参数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6周后,肌电诱发组肱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值、GMFM和BI评分显著高于NMES组(P<0.05);两组步态周期、双足支撑时间、步宽显著降低(P<0.05),步频、步速、步长、步幅、患侧支撑时间、健侧支撑时间显著增大(P<0.05),肌电诱发组步态周期、双足支撑时间、步宽显著低于NMES组(P<0.05),患侧支撑时间、步频、步速、步长、步幅显著大于NMES组(P<0.05).结论 肌电诱发NMES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偏瘫步态时空参数肌肉表面肌电图

    无创呼吸机ST通气模式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李永涛常青陈飞张伟巍...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ST通气模式联合乙酰半胱氨酸(NAC)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的120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治疗56例(常规组)和无创呼吸机ST通气模式联合NAC雾化吸入治疗64例(ST+NAC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心率(HR)、呼吸频率(RR),肺功能指标,血液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结果 ST+NAC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SOD升高,MDA降低,且ST+NAC组上述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HR、RR、pH值、PaO2、PaCO2和肺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且ST+NAC组上述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ST通气模式联合NAC雾化吸入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提升其治疗效果,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抑制患者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乙酰半胱氨酸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

    布托啡诺对胸腔镜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周青山张玉刘利曾思...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和对照组(C组).B组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 μg/kg,随后持续泵注布托啡诺10 μg/(kg·h)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术后7天肺部并发症类型(包括肺炎、肺不张、胸腔积液、气胸、支气管痉挛、吸入性肺损伤)、术后住院天数、其他并发症和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7天B组发生肺部并发症41例,低于C组的62例(P<0.05);B组术后两种及以上类型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低于C组,术后头晕发生率高于C组(P<0.05),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 h的静息状态下,B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能够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7天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布托啡诺胸腔镜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肾结石疗效对比分析

    于式翠刘镇迟培芳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L)与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治疗老年肾结石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 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UL组60例和MPCNL组58例,FUL组实施FUL治疗,MPCNL组实施MPCNL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红蛋白(Hb)下降水平、碎石时间、手术耗时、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疼痛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肾功能[尿肌酐(UCr)、尿素氮(BUN)、血尿酸(BUA)]、并发症总发生率、肾结石复发率.结果 FUL组Hb下降水平、住院时间低于MPCNL组;碎石时间、手术耗时高于MPCNL组(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L组术后1、5、12、24 h时VAS评分均低于MPCNL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 d时BUN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UCr水平升高,BUA水平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两组肾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UL、MPCNL治疗老年肾结石患者疗效相近,但FUL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可将其作为优先选择方案.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老年肾结石疗效并发症

    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在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刘淼韦兴健周正欣谢蕙霞...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灌注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胚胎移植失败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选取既往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失败的12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单、双号抽签的方法分为PRP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PRP组除接受激素替代治疗(HRT)外,在FET周期的第8、10、13日行宫腔灌注PRP;对照组仅接受HRT.所有受试者均在内膜转化日行三维能量子宫内膜厚度、容积、形态、血流检测.比较PRP组与对照组宫腔三维内膜血流检测值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PRP组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增厚、血流指数(FI)、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灌注PRP可通过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厚度及丰富内膜血流,提高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富血小板血浆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灌注子宫内膜容受性妊娠结局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肌少症与医院相关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梁丽郑萍萍梁静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肌少症和医院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十堰市太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556例,采用2019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标准进行肌少症筛查与诊断,查阅病历收集医院相关感染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相关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肌少症筛查阳性率、可疑肌少症、肌少症和严重肌少症检出率分别为28.78%、26.08%、15.65%和3.78%,不同性别和共病情况的心脑血管病患者肌少症筛查阳性、可疑肌少症和肌少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医院相关感染205例次,发生率36.87%,不同年龄和共病情况的患者医院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肌少症和合并糖尿病是患者发生医院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医院相关感染和肌少症有一定相关性(r=0.337,P<0.05).结论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肌少症和医院相关感染发生率较高,医院相关感染可能发生与年龄、是否有肌少症和合并糖尿病有关.

    医院相关感染肌少症影响因素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