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蛇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蛇志
蛇志

李其斌

季刊

1001-5639

shezhi0771@163.com

0771-5330221

530222

广西南宁市长福路6号

蛇志/Journal Journal of Snake
查看更多>>本刊重点刊登国内外有关蛇类科学与生物毒素的开发与利用,医学基础、临床的研究与实践,微循环研究,亚健康防治,健康养生等生命科学最新科技信息,并用一定版面介绍蛇类养殖与利用,供求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院制剂蛇药酒抑制眼镜蛇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谭丽华杨莹莹庄元烨张盛花...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制剂蛇药酒抗眼镜蛇毒中4 种主要酶活性的效果.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蛇药酒与蛇毒共孵育作为蛇药酒组,同时设置无蛇药酒的蛇毒对照组.通过琼脂平板法比较蛇药酒组及蛇毒对照组产生透明圈的直径,以检测不同浓度蛇药酒对眼镜蛇毒中磷脂酶A2(PLA2)、纤维蛋白原溶酶(以下简称纤溶酶)的抑制作用;分别以福林法和浊度法检测两组的蛋白水解酶和透明质酸酶活性,观察蛇药酒对眼镜蛇毒中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蛇药酒浓度为0.0008、0.004、0.02、0.1、0.5 mg/ml时,对眼镜蛇毒中的PLA2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蛇药酒浓度为1.3、13、130 mg/ml时,可明显抑制纤溶酶活性;蛇药酒浓度为0.5、2、8、32 mg/ml时,对蛇毒中蛋白水解酶抑制作用显著;蛇药酒浓度为 0.0625、0.125、0.25、0.5、1 mg/ml时,对眼镜蛇毒中透明质酸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医院制剂蛇药酒在体外有直接抑制眼镜蛇毒中PLA2、纤溶酶、蛋白水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作用.

    蛇药酒蛇毒磷脂酶A2纤溶酶蛋白水解酶透明质酸酶

    眼镜蛇细胞毒素致昆明小鼠局部皮肤坏死模型的构建

    陆雪玲朱俊蓉黄周黄东凌...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皮内注射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CTX)建立中华眼镜蛇咬伤皮肤坏死小鼠模型.方法 通过凝胶层析+离子层析从中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出眼镜蛇细胞毒素(CTX-X).取30 只小鼠随机分为10 组:生理盐水组、10 μg粗毒组、20 μg粗毒组、25 μg粗毒组、10 μg CTX-X组、20 μg CTX-X组、30 μg CTX-X组、40 μg CTX-X组、50 μg CTX-X组、60 μg CTX-X组,每组3 只.注毒72h后观察小鼠注射部位皮肤坏死直径及病理变化.结果 (1)中华眼镜蛇粗毒通过Sephadex G-50 凝胶层析分离获得2 个蛋白峰(F1、F2),将CTX-X所在的F2 峰经过CM SepharoseTM CL-6B阳离子交换柱色谱分离获得F1、F2、F3、F44 个峰,通过小鼠体内实验及SDS-PAGE确定F4 峰分离的CTX-X具有活性且达到电泳纯.(2)CTX-X组小鼠的皮内坏死直径随着CTX-X剂量增加而增大,51.21 μg CTX-X组的小鼠皮内坏死直径均值达到5 mm.粗毒组小鼠随着皮内注射粗毒剂量的增加,小鼠72h内的死亡率增高,当皮内注射粗毒剂量<25 μg时,注毒72h后处死并解剖小鼠,注射部位未观察到皮肤坏死情况;当皮内注射粗毒剂量≥25 μg时,所有小鼠在注毒后 3h内死亡,且皮内注射部位未见明显坏死.结论 应用Sephadex G-50 凝胶过滤+CM SepharoseTM CL-6B阳离子交换分离所得的CTX-X,于小鼠背部皮内注射可成功构建中华眼镜蛇CTX-X致局部皮肤坏死的动物模型,该模型稳定性高且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

    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皮肤坏死动物模型

    α-神经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经小鼠直肠给药后肠道体外荧光成像分析

    张昊廖明张学荣周怡...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短链α-神经毒素活性成分,观察荧光染料标记的α-神经毒素经小鼠直肠给药后的肠道内分布和动态过程.方法 使用CM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50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电泳纯的α-神经毒素.将4 只C57 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荧光染料CY7-SE标记,实验组采用荧光染料CY7-SE与α-神经毒素相互结合.使用成像仪检测CY7-SE标记的α-神经毒素在直肠给药1、3h后肠道内的荧光强度分布情况.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α-神经毒素.α-神经毒素直肠给药1h后,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小肠段和胃的荧光强度较强,盲肠、结肠段荧光强度较弱.α-神经毒素直肠给药 3h后,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的小肠、盲肠、结肠段和胃的荧光强度均较弱.结论 从眼镜蛇粗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的α-神经毒素经直肠给药可先富集于小鼠小肠段及胃,3 h后被肠道黏膜吸收代谢.本研究为开发神经毒素的直肠递送制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α-神经毒素直肠给药荧光成像

    覆盖式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眼镜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溃疡的临床研究

    苏祖雄李炳文黄国亮林进师...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覆盖式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眼镜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溃疡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2023 年4 月我院收治的85 例眼镜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VSD治疗组(n =45)和对照组(n =40).VSD治疗组采取覆盖式VSD对眼镜蛇咬伤创面进行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创面引流处理,两组均给予常规换药、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咬伤部位肢体肿胀及创面溃疡情况、疼痛水平、炎症指标,并比较创面溃疡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7d后,VSD治疗组的创面溃疡面积、肿胀评分、VAS评分及溃疡愈合时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且VSD治疗组的WBC、CK、Mb、AST、CRP指标水平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VS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79,P =0.036).结论 覆盖式VSD治疗眼镜蛇咬伤后肢体肿胀及溃疡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对促进消肿及溃疡愈合有积极的作用.

    封闭引流技术眼镜蛇咬伤肢体肿胀皮肤溃疡

    眼镜蛇咬伤后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对咬伤部位感染的影响研究

    凌洪奖农凯陆艳建潘陆...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眼镜蛇咬伤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治疗对咬伤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2022年12 月1 日我院收治的眼镜蛇咬伤中毒患者37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7 例和观察组2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眼镜蛇毒血清、地塞米松磷酸钠、破伤风抗毒素、伤口清创以及负压封闭引流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即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预防,连续应用3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伤口细菌阳性率、伤口化脓率和发热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 周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细菌阳性率和伤口化脓率及发热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眼镜蛇咬伤局部的感染.

    眼镜蛇蛇伤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感染

    蝮蛇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及其效价测定

    朱俊蓉陆雪玲黄周黄东凌...
    24-2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蝮蛇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研发抗蛇毒血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蝮蛇蛇毒蛋白作为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兔制备蝮蛇特异性抗体,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其效价,Western blot检测其特异性.结果 成功制备了蝮蛇特异性抗体血清,其效价可达1∶ 100000,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对蝮蛇蛇毒具有专一性.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蝮蛇特异性抗体,推进了抗蝮蛇毒血清的研发.

    蝮蛇蛇毒抗体制备效价测定

    梧州市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严欣健黄运妮李聪曾昭...
    27-2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梧州市辖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蛇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选取 2014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梧州市中医医院和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17 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统计致伤毒蛇种类、患者职业、致伤月份及地域、严重程度、疗效评定等资料,分析梧州市辖区毒蛇咬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917 例毒蛇咬伤患者中,致伤毒蛇种类以烙铁头蛇(30.86%)、竹叶青蛇(26.28%)和眼镜蛇咬伤(22.90%)为主.地域分布显示,梧州市与辖区的藤县、苍梧县、岑溪市的蛇伤病例相近.咬伤月份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以7~10 月为高发月份,占59.54%.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71.43%.蛇伤严重度评分以轻度(72.08%)和中度(26.17%)为主,其中轻度的疗效评定以治愈(72.01%)为主,中度的疗效评定以好转(65.42%)为主,重度的疗效评定以好转(75.0%)为主.结论 梧州市辖区主要致伤毒蛇种类为烙铁头蛇、竹叶青蛇和眼镜蛇,以夏秋两季发病高,受伤群体以农民为主,蛇伤患者的地域分布无明显差异,毒蛇咬伤整体严重程度以轻度、中度为主,疗效评定预后较好.

    梧州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

    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严张仁邱小倩熊晨曦艾博华...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 1~12 月在我院中医外科住院治疗的蝮蛇咬伤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积分均有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在肿胀范围、疼痛症状方面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刺络拔罐联合蛇伤外敷散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蝮蛇咬伤所致的局部肿痛不适,应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蝮蛇咬伤刺络拔罐法蛇伤外敷散临床观察

    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临床观察

    曾昭罗威梁明贤霍华锋...
    34-3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及临床观察.方法 对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我院治疗的60 例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60 例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抢救成功,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临床上积极抢救治疗与严密的病情观察对挽救银环蛇咬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银环蛇咬伤急性呼吸衰竭神经毒机械通气

    毒蛇咬伤患者早期伤口急救护理的研究进展

    李铮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的夏、秋季高发急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伤口或患肢疼痛、肿胀、坏死和溃疡,甚至出现全身中毒表现乃至死亡.及时、正确、有效的早期伤口护理是毒蛇咬伤救治成功的关键,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中毒症状,降低伤残率.本文就毒蛇咬伤后伤口识别和评估、早期伤口急救护理、伤口相关并发症护理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毒蛇咬伤患者的早期伤口护理提供参考.

    毒蛇咬伤伤口护理伤口评估急救护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