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时珍国医国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时珍国医国药
时珍国医国药

朱保华 周虹

月刊

1008-0805

shizhenchina@163.com

0714-6224836;6225102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时珍国医国药/Journal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为特色,以探讨研究中医药传统学术及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为重点,坚持“二为”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讲求科学性与实用性。是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和中医药生产专业人员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是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灸治疗面瘫的中医临床思维与技能训练"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研究

    陈思焮黄雨晴陈美婧马雯轩...
    47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传统针灸教学模式及面瘫临床实训中所存在的问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将理论知识数据库与临床虚拟仿真病例结合,开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针灸治疗面瘫教学的实训平台。该平台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规避实训风险,锻炼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及实践能力。同时,为中医及至其他医学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提供了参考。

    虚拟仿真技术针灸教学面瘫中医临床思维

    对中医临床医师硕博衔接培养模式的思考

    莫捷姜幼明
    480-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日渐成熟,但现有的硕士和博士培养模式难以兼顾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分析现状和借鉴国外经验,认为将中医专硕教育与科研为主的中医博士教育衔接到一起的硕博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兼顾两种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更好地开拓中医临床青年医师的思路,更好地培养中医科学家。

    中医教育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以国医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加强对中医临床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思考——以韩明向国医大师工作室团队培养研究生为例

    韩辉李泽庚杨文明陈炜...
    482-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医药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为传承研究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实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更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引领与支撑。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生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生代力量,是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临床教学水平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实践技能、培养临床较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中医临床带教水平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升中医临床研究生综合素质、促进中医临床研究生全面发展,韩明向国医大师工作室在中医临床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组织中医临床研究生临床跟师、总结思想、科研创新等方面,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并优化考核方式,探索"国医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的中医临床研究生规范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中医临床教学水平,将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传承与中医临床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将优质的学术资源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医临床临床带教研究生规范化培训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miR-29a-3p、miR-29b-3p表达的影响

    王瑶江姗姗谢灿明向静...
    485-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干预72 h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缺血侧海马区miR-29a-3p、miR-29b-3p的表达,探讨针刺促CIRI修复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造模组大鼠使用线栓法制备CIRI模型,假手术组只剥离血管不插入线栓;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只捆绑不针刺,针刺组捆绑后针刺"大椎""百会""水沟"穴,一天治疗两次,共治疗7次。采用Garcia评分法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定,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比,qRT-PCR法检测缺血侧海马区miR-29a-3p、miR-29b-3p的表达。结果 干预前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组Garcia评分显著降低(P<0。01),脑梗死面积比显著增加(P<0。01),患侧海马区miR-29a-3p、miR-29b-3p表达量降低(P<0。05,P<0。01);干预72h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Garcia评分明显上升(P<0。01),脑梗死面积比显著下降(P<0。01),患侧海马组织miR-29a-3p、miR-29b-3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 针刺可减少CIRI大鼠缺血侧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干预72h后上调缺血侧海马区miR-29a-3p、miR-29b-3p表达有关。

    针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iR-29a-3pmiR-29b-3p

    基于"虚、湿"经典病因构建变应性鼻炎脾虚湿困证大鼠模型及模型质量评价

    梁紫华谭希彭庆源黄镇栋...
    489-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变应性鼻炎(AR)脾虚湿困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空白组、变应性鼻炎组(AR组)、脾虚湿困变应性鼻炎组(PAR组),每组8只。空白组仅予常规饲养,AR组通过"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混悬液腹腔注射+OVA生理盐水溶液局部滴鼻激发"构建AR模型,PAR组除施加AR组造模方法外,另外采用"恒温恒湿箱饲养+冷番泻叶水浸液、猪油灌胃+隔日禁食"的多因素复合方法建立AR脾虚湿困证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鼻部症状;测量脾指数、腹围指数;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旷场实验(OFT);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HE染色观察鼻黏膜、肝与结肠组织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通道蛋白5(AQP5)、AQP8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和AR组比较,PAR组在证候学上出现AR脾虚湿困证的症状与体征,擦鼻、喷嚏、流涕症状更显著,体质量增长缓慢,腹围指数、脾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在行为学实验中表现出明显脾虚证状态;在分子生物学指标上表现为血清IgE、MTL、GAS、TG、TC、LDL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鼻黏膜组织的AQP5、AQP8、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AR组和PAR组的鼻黏膜受损,纤毛脱落,伴大量炎性浸润,PAR组出现肝脂肪样变及结肠炎性改变。结论 采用"恒温恒湿箱饲养+冷番泻叶水浸液、猪油灌胃+隔日禁食+OVA氢氧化铝混悬液腹腔注射+OVA生理盐水溶液局部滴鼻激发"的多因素复合造模法可成功构建贴合临床发病机制与致病特点的AR脾虚湿困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此构建方法与验证体系可为AR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可靠模型。

    变应性鼻炎脾虚湿困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构建方法质量评价

    基于GR/ERK/CX43研究母代肾精亏虚诱发子代原发性睾丸生精功能减弱的宫内编程机制

    萧闵江晓翠刘祺田代志...
    494-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母代肾精亏虚导致子代原发性睾丸生精功能减弱的宫内编程机制。方法 制备孕鼠24只,数字随机法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组;除空白组以外,余下各组孕期采用慢性应激复制母鼠肾精亏虚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母鼠血清甲状腺素(T4)、糖皮质激素(GC)、胎产数评估母鼠模型。从孕0天开始,补肾组给予左归丸灌胃填补肾精;孕期20天时,比较母鼠一般情况及体重变化,雄性胎鼠睾丸体质比,ELISA法检测其血清T4、GC、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含量,并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评估睾丸生殖细胞发育状况,免疫荧光双染检测胎鼠睾丸缝隙连接蛋白43(Cx43)、SYR-盒包含蛋白9(Sox9)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胎鼠睾丸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x43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GR、胎鼠睾丸ERK1/2、Cx43、促卵泡生长激素受体(FSHR)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母鼠比较,模型组母鼠,产后体重减轻、胎产数减少、血清T4含量降低、血清GC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母鼠比较,补肾组母鼠,产后体重增加、胎产数增加、血清T4含量升高、GC降低、(P<0。01)。与空白组雄性胎鼠比较,模型组雄性胎鼠血清T4含量降低、GC、FSH含量均升高、睾丸体质比降低、支持细胞数量、精原细胞数量及曲精小管个数均降低、睾丸Sox9、Cx43蛋白降低,ERK、Cx43 mRNA表达降低、FSHR表达升高(P<0。01或P<0。05),胎盘组织GR蛋白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胎鼠血清T4含量升高、GC、FSH含量均降低、睾丸体质比升高、支持细胞数量、精原细胞数量及曲精小管个数均升高、睾丸ERK、Cx43 mRNA表达升高、Sox9、Cx43蛋白升高、FSHR表达降低(P<0。01或P<0。05),胎盘组织GR蛋白降低(P<0。05)。结论 母鼠孕期肾精亏虚是原发性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诱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GR/ERK/CX43宫内编程调控支持细胞数量相关。

    母代肾精亏虚睾丸发育宫内编程糖皮质激素缝隙连接蛋白43

    基于复杂网络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症状/体征群特征研究

    郭本琼刘怡徐玮斐刘国萍...
    499-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探索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复杂网络中关联紧密的症状/体征群特征,以期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综合应用度值、介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以及"k-core层次分析法"分析方法,寻找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复杂网络中关联紧密的症状/体征群,并深入挖掘其社团内部结构特点。结果 寻找到关联程度最高的4个症状/体征群,社团0包括舌苔偏于舌根、苔遍布全舌、舌瘦薄、面色萎黄;社团1包括嘈杂、舌色红、唇色红、右手脉弦、面色红;社团2包括手足心热、苔薄、口酸;社团3包括胖大舌、口气重、苔黄白相兼,病位要素涉及脾、胃、肝、肾。结论 综合运用复杂网络数据分析方法寻找到的4个关联程度最高的症状/体征群特征与中医理论基本相符,部分结果与中医理论有出入,可能与临床证候具有兼挟性、动态性、复杂性有关。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复杂网络症状/体征群特征关联分析

    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邵国梁李瑞黄绍磊杨佃会...
    504-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正常组、疏肝调神针刺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为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月经性偏头痛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6例女性健康体检者血清(A组),6例月经性偏头痛患者为疏肝调神针刺组(B组),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治疗前为Bq组,治疗后为Bh组。按标号最终得到18个混样。通过蛋白提取、酶切、液相色谱-质谱串联分析、生物信息分析等对样本进行定量蛋白组的研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富集、Reactome通路分析以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 Bq/Bh:上调蛋白10个,下调蛋白7个;A/Bh:上调蛋白18个,下调蛋白51个。GO富集分析显示,A/Bh中,最显著富集的20个亚类中生物学过程有14个亚类,细胞元件有2个亚类,分子功能有4个亚类。Bq/Bh中,最显著富集的20个亚类中生物学过程有12个亚类,细胞元件有6个亚类,分子功能有2个亚类。Re-actome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Bq 与 Bh 相比,O-linked glycosylation of mucins(R-HAS-913709)通路和 Cellular re-sponse to chemical stress(R-HAS-9711123)通路在富集程度及差异蛋白的数量上最为显著。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A/Bh 中 FN1(fibronectin-1)、UBB(Polyubiquitin-B)、TXN(Thioredoxin)等在月经性偏头痛患者的血液中表达下调,DPP4(Recombinant human dipeptidyl peptidase 4)、SLPI、DNPEP(aspartyl aminopeptidase)等上调。结论 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月经性偏头痛可能通过调控黏蛋白的O-糖基化通路及O型糖基化转移酶GALNT2的表达发挥作用。

    疏肝调神针法月经性偏头痛蛋白质组学黏蛋白GALNT2

    "茵陈-栀子"药对治疗小儿胆道闭锁的网络药理学探讨

    秦巧云熊小丽汤建桥
    508-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茵陈-栀子"药对治疗小儿胆道闭锁(BA)的潜在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数据库对"茵陈-栀子"有效成分及BA靶点进行检索筛选。运用作图软件构建"茵陈-栀子"药对的"成分-靶点"和胆道闭锁-通路-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茵陈-栀子药对治疗胆道闭锁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9。1软件依据Degree值筛选核心靶点。最后,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药物-疾病公共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在茵陈-栀子药对中共筛选出28个与BA相关的活性成分和96个潜在作用靶点;经"Netework-Analyze"分析以"degree 值>30"为条件筛选出 16 个核心靶点;分别是 AKT1、EGFR、HSP90AA1、ESR1、HIF1A、MTOR、SIRT1、MDM2、MMP9、BCL2L1、ATM、PPARG、PIK3CA、AR、JAK2、NOS3。茵陈-栀子有2 个共同成分,分别是 quercetin(槲皮素)、beta-sitosterol(β谷甾醇)。涉及与胆道闭锁相关的通路有 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MicroRNAs in cancer、Chemical carcinogenesis receptor activation 等。Metascape 数据库富集分析得到 20 条结果,其中细胞对激素刺激的反应上靶点富集数目最多。结论 茵陈-栀子药对治疗B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槲皮素、柳穿鱼黄素和蓟黄素等主要成分利用AKT1、EGFR、HSP90AA1、ESR1等核心靶点对细胞产生激素刺激反应的调控来实现。癌症通路和外在化学激活通路也是未来研究茵陈-栀子药对治疗BA机制的重要方向。

    网络药理学茵陈-栀子机制研究激素刺激癌症通路

    温阳健脾祛痰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浊内停证的临床疗效

    曾子键李晖陈婧邓秀秀...
    封3,封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温阳健脾祛痰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浊内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湿浊内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温阳健脾祛痰颗粒,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次456mg,每日3次,共3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受控衰减参数(CAP)、中医证候积分、肝功[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4%,对照组总有效率50。1%;治疗组中周身困重、倦怠、胸脘痞闷、头晕、恶心等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9%(P<0。05);治疗组CAP值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显著降低TG、LDL-C,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ALB明显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阳健脾祛痰颗粒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均能改善CAP、肝功、血脂,但温阳健脾祛痰颗粒改善CAP、LDL-C、TG及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总体疗效更佳,可以显著改善肝脏脂肪含量,减轻临床症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温阳健脾祛痰颗粒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