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黄瑞

双月刊

1673-0399

xbyk@suda.edu.cn

0512-65225512

215006

苏州市十梓街1号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Suzhou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著名血栓与止血研究专家、苏州医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长耿教授任主编。张学光副院长任编辑委员会主任。血液流变学专家王天佑教授任编辑主任,执行主编。学报曾多次获国家、省级奖项,在国内学术地位已得到肯定。1992年开始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源期刊之一。并被《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管理数据库》以及《中国医学文摘》各学科分册二十多种数据库及文摘刊物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壳寡糖促神经元生长的作用

    蒋茂荣蒋志超丁斐
    749-753,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壳寡糖(COSs)对大鼠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DRG)和DRG神经元为研究模型,通过神经丝蛋白-H(NF-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和Leica QWin软件检测不同浓度壳寡糖(0.0、0.1、0.2 mg/ml)作用5d对DRG和DRG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壳寡糖(0.05、0.1、0.2 mg/ml)作用DRG神经元12h后,对DRG神经元中NF-H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壳寡糖(0.1、0.2 mg/ml)显著促进DRG突起的生长(均P<0.01);0.2 mg/ml剂量的壳寡糖明显促进DRG神经元突起的生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培养的DRG神经元加入壳寡糖作用12 h后,0.2 mg/ml剂量壳寡糖组的NF-H和GAP-43表达量明显增加(分别P<0.05和<0.01).结论 壳寡糖可有促进体外培养的DRG和DRG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并可促进NF-H、GAP-43的表达.

    壳寡糖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NF-HGAP-43

    藏药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对内毒素炎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刘晓娟魏红杨娇俞碧云...
    75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藏药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对革兰阴性细菌的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BALB/c小鼠腹腔注射LPS导致全身炎症模型,观察小鼠内毒素炎症模型中,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对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结果 细果角茴香醇提物减少内毒素炎症过程中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外周血白细胞数,抑制TNF-α、IL-6的释放(均P<0.05).结论 细果角茴香醇提物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抗炎作用.

    藏药细果角茴香脂多糖TNF-αIL-6

    罗丹宁衍生物Lj0104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陈晶磊汪维鹏孙伟振李静...
    760-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罗丹宁衍生物Lj0104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方法 对雄性SD大鼠采用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给药剂量为5.0 mg/kg(口服)和1.0 mg/kg(静脉注射).在24 h内眼眶取血,采用质谱方法对血浆中母体化合物及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Lj0104有3种主要代谢产物.结论 化合物Lj0104主要代谢为水解和羟基化产物.该研究为进一步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提供了实验及理论依据.

    罗丹宁衍生物体内代谢产物水解羟基化质谱

    沙门菌基因突变株的构建方法研究

    叶颖邱桥成李嫄渊吴淑燕...
    764-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沙门菌基因突变株构建的方法,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细菌进行遗传性状改造,深入研究沙门菌防治手段提供工具.方法 选用不同感受态细菌培养时间、培养基、感受态细胞浓度和电击参数等条件,以小分子质粒pMDT-GFP电转化受试菌,通过计算转化效率确定优化的电转条件.在此基础上用大分子质粒pGBM151-spvB电转化受试菌,再以蔗糖诱导同源重组,筛选突变株.结果 以含15 g/LNaCl的高渗LB培养基培养细菌至A600为0.3,制备浓度为1010cfu/ml的感受态细胞,在参数为2.5 kV、400 Ω、50 μF条件下,小质粒pMDT-GFP电转鼠伤寒沙门菌可获得高转化效率.以往难以转化的大质粒pGBM151-spvB在该条件下成功获得转化子,进而成功构建突变株.结论 上述方法能用于高效构建沙门菌基因突变株.

    沙门菌基因突变转化

    Egr-1启动子调控hNIS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细胞株的建立

    吴强乐许袁琦黄宏石怡珍...
    769-773,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启动子调控人钠碘转运体(hNIS)基因的重组质粒并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评价Egr-1启动子对hNIS蛋白功能的辐射诱导作用.方法 以Egr-1/pMR18T为模板PCR扩增Egr-1启动子序列,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FL*-hNIS/pcDNA3,构成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酶切电泳鉴定,通过FuGENE HD转染入Hela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获取单克隆Hela-Egr-1-hNIS.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RT-PCR检测Hela-Egr-1-hNIS细胞系中NIS基因和NIS蛋白的表达.动态摄取碘-125实验观察Hela-Egr-1-hNIS细胞和前期研究所得细胞株Hela-NIS(+)给予不同剂量的X线辐照前后的摄碘功能.未转染的Hela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Egr-1-hNIS/pcDNA3,转染Hela细胞后获得了稳定表达细胞系Hela-Egr-1-hNIS,流式细胞仪测得NIS表达效率为11.2%;RT-PCR检测到Hela-Egr-1-hNIS有NIS mRNA的转录,而对照组无NIS蛋白表达.动态摄碘实验提示Hela-Egr-1-hNIS细胞摄碘能力比阴性对照Hela细胞提高了13倍;辐照后摄碘能力增强,在0~6 Gy范围内与辐射剂量成正相关(r=0.960,P<0.05);而Hela-NIS(+)组辐照后摄碘功能下降,与辐射剂量无相关性(r=-0.770,P>O.05).结论 成功构建Egr-1启动子调控的稳定表达hNIS蛋白的Hela-Egr-1-hNIS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较强的摄碘功能及辐射诱导作用,有望在体内治疗中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钠碘转运体宫颈肿瘤放射性核素

    康成贴膏对骨折动物模型的治疗研究

    王禹斌周慧英王婧周正宇...
    774-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康成贴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作比格犬骨折动物模型,并用康成贴膏治疗,观察骨折肢支撑着地时间,并于在给药前至给药后1~3周观测骨折肢X线片评分、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磷、血清钙水平.结果 康成贴膏可明显缩短动物骨折模型伤肢支撑着地所需的时间,促进骨痂生长,提高骨折愈合评分,明显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均P <0.05),而对血清磷和血清钙水平无影响.结论 康成贴膏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康成贴膏骨折组织形态学血清生化指标

    P-700系列电极对猪室颤模型除颤效果的影响

    张真周正宇王禹斌周慧英...
    778-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新型除颤电极片P-700系列除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心导管对3组不同体质量的太湖猪诱导,制作太湖猪室颤模型,根据“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的除颤能量适用范围为依据,以P-500系列电极片作为对照,用P-700系列电极片和P-500系列电极片分别进行体外除颤与复苏,统计除颤成功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除颤前后各组动物的心脏功能,实验结束后做大体解剖并作病理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除颤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动物除颤前后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缩面积变化率(FAC)、左心室收缩末期后壁厚度(LVPW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P-700系列电极除颤成功率和安全性达到要求.

    电极片除颤心肺复苏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高压氧治疗的时间窗研究

    王勇李永财马东明
    783-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开始时间和不同次数高压氧(HBO)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神经损伤的疗效,明确HBO治疗的时间窗和有效的治疗次数.方法 采用Feeney法制备TBI模型,分别在致伤3、6、12、24、48、72 h后开始HBO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海马结构形态学的变化,确定HBO治疗的有效时间窗和治疗次数.结果 治疗组伤后3、6、12 h进行1次HBO治疗,大鼠海马CA2、CA3区锥体细胞形态及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改善,细胞丢失显著减少,其中3、6h的作用最佳(均P<0.01).而伤后24、48、72 h进行1次HBO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伤后6h,进行1、3、5次HBO治疗,各次治疗后在神经行为学、海马结构形态学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伤后24h,进行1、3、5次HBO治疗后,3、5次治疗效果明显好于1次治疗(均P<0.05).结论 大鼠TBI后6h内起行HBO治疗效果显著,增加治疗次数有助于增加疗效.

    创伤性脑损伤高压氧治疗神经行为学评分海马

    纳洛酮对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程真梅陆卫红吉山宝沈南平...
    788-790,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神经元,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诱导组、缺氧诱导+纳洛酮干预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神经元损伤;应用荧光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DCF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应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应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活化.结果 (1)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元凋亡,缺氧组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为对照组的3.54倍,纳洛酮干预组为对照组的1.35倍(均P<0.05).(2)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活性氧生成,缺氧诱导大鼠神经元活性氧生成,为对照组的2.66倍,纳洛酮干预组为对照组的1.24倍(均P<0.05).(3)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NF-κB活化(P<0.05).(4)抗氧化剂NAC抑制缺氧诱导的NF-κB活化,抑制率达49% (P <0.05).结论 纳洛酮抑制缺氧诱导的活性氧生成,进而抑制NF-κB活化,从而抑制缺氧诱导的大鼠神经元凋亡.

    缺氧纳洛酮大鼠神经元活性氧

    辛伐他汀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华晓莹曾梅江庭秀顾伟英...
    791-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凋亡信号转导通路NF-κB通路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辛伐他汀抗白血病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5、10、15 μmol/L),培养24、48、72 h.采用MTT法观察NB4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NB4细胞凋亡指标AnnexinⅤ/propidium iodide变化;PCR芯片研究NB4细胞NF-κB通路相关基因mRNA的差异表达.结果 辛伐他汀对NB4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均P<0.01),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15 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24、48、72 h细胞抑制率分别达到45.75%、92.91%、96.46%,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0.25%、64.34%、87.38%.与对照组相比,15 μmol/L辛伐他汀处理NB4细胞48 h组中NF-κB通路有5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47个基因表达下调、9个基因表达上调.结论 辛伐他汀能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调节NF-κB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辛伐他汀NB4细胞细胞增殖凋亡NF-κB通路PCR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