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生殖医学杂志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郎景和

月刊

1004-3845

SZYX@chinajournal.net.cn,SZYXZZ@periodicals.net.cn

010-69155669 69155670

100730

北京市帅府园1号

生殖医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适应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受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委托,由北京协和医院与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 并经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刊物。读者对象主要是以从事生殖医学领域科技人员及医务工作者。本刊宗旨,主要为男、女性生殖医学临床、生殖生理、生育调节及生殖 疾病的防治开辟学术论坛,介绍研究成果,推广新技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 流和生殖医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本刊设有论著、评论、综述、临床经验、技术 交流、研究简讯、讲座、会议消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拮抗剂方案用于前次IVF/ICSI-ET失败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自身对照研究

    吴静漆倩荣谢青贞
    991-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拮抗剂方案用于前一周期激动剂方案促排卵助孕失败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69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周期使用激动剂方案(包括黄体期长方案或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助孕失败,第二周期改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前后两个周期的助孕结局。结果 前后两个周期间的Gn天数、Gn总量、扳机日E2及P水平、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扳机日直径≥14 mm卵泡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周期的扳机日LH水平显著高于第一周期[(2。42±1。83)U/L vs。(1。77±1。40)U/L,P<0。05];第二周期的获卵数[(6。80±3。56)枚 vs。(5。45±3。83)枚]、MⅡ 卵数[(5。59±3。15)枚 vs。(3。91±3。48)枚]、受精率(76。03%vs。61。87%)、2PN 率(67。97%vs。53。07%)、D3 优质胚胎数[(2。61±2。40)枚vs。(1。25±1。57)枚]及囊胚形成率(44。44%vs。33。56%)均显著高于第一周期(P<0。05);前后两周期的2PN卵裂率、优质囊胚形成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后两周期的周期取消率和鲜胚移植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周期鲜胚移植的HCG阳性率(45。65%vs。18。18%)和临床妊娠率(36。96%vs。12。73%)显著高于第一周期(P<0。05),流产率显著低于第一周期(11。76%vs。85。71%,P<0。05)。结论 对于第一周期使用激动剂方案促排卵助孕失败的DOR患者,第二周期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可以提高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激动剂方案拮抗剂方案自身对照

    卵巢低反应人群应用不同剂量地屈孕酮行高孕酮状态下促排卵方案的临床结局比较

    倪冬冬黄影尚进杨静...
    997-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高孕酮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应用于卵巢低反应(POR)人群时,给予20 mg/d地屈孕酮口服与30 mg/d地屈孕酮口服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治疗的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4个周期)。并根据使用的地屈孕酮剂量不同,分为地屈孕酮20 mg组(20个周期)和30 mg组(9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胚胎移植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予年限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MⅡ卵数、扳机日LH水平及可用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流产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POR患者,PPOS方案中给予地屈孕酮20 mg 口服可获得与地屈孕酮30 mg 口服相似的临床结局,且地屈孕酮20 mg 口服可减少药物使用量,节约用药成本,值得临床关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后续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完善研究设计后进行深入探讨。

    地屈孕酮高孕酮状态下促排卵卵巢低反应

    孕前超重/肥胖对IVF-ET助孕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

    高彩霞张景辰洪文博曹旭...
    1002-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孕前超重/肥胖对IVF-ET助孕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IVF-ET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共纳入研究对象806例,并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264例)和正常组(18 kg/m2<BMI<24 kg/m2,5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除学历分布、不良孕产史比例、初次怀孕比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指标(包括年龄、高龄孕妇比例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重/肥胖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21。97%vs。11。07%,P<0。05),其中子痫前期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7。58%vs。4。24%,P<0。05);超重/肥胖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亦显著高于正常组(46。21%vs。30。26%,P<0。05)。两组的分娩孕周以及妊娠期贫血、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前超重/肥胖会增加IVF-ET助孕双胎妊娠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19,95%CI(1。46,3。28)]和妊娠期糖尿病[OR=2。07,95%CI(1。52,2。83)]的发病风险(P<0。05)。结论 通过IVF-ET治疗获得双胎妊娠的孕妇中,孕前超重/肥胖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子痫前期)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患者进行IVF-ET助孕前应指导其采取相应措施合理减重,适时开始IVF-ET;进入治疗周期后,如获得双胎妊娠,应严密监测产检各项指标,重点关注孕妇的血压及血糖水平,有效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双胎超重肥胖妊娠结局

    高压氧疗法用于卵巢低反应不孕症患者IVF/ICSI-ET辅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董智钰吕妍陈丽敏张慧琴...
    1008-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疗法(HBOT)用于卵巢低反应(POR)不孕症患者IVF/ICSI-ET辅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POR行IVF/ICSI-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86个周期),根据是否应用HBOT辅助治疗,分为研究组(HBOT联合促排卵治疗,n=43)和对照组(仅行促排卵治疗,n=43)。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干预前后卵巢功能相关指标、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前一治疗周期与本周期的促排卵及胚胎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因素等基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内干预前后FSH、E2水平及FSH/LH、基础窦卵泡计数(AFC)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HBOT联合促排卵治疗后的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促排后水平[(9。51±1。69)U/L vs。(11。75±4。44)U/L,P<0。001]。研究组中,前一周期和本周期的获卵数、M Ⅱ卵数、卵裂数及受精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本周期获胚数[(1。91±0。94)枚 vs。(1。30±0。67)枚]和优质胚胎数[(1。83±1。01)枚vs。(0。98±0。66)枚]显著高于前一周期(P<0。05);对照组前一周期与本周期的各参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本周期的获胚数[(1。91±0。94)枚vs。(1。51±0。80)枚]及优质胚胎数[(1。83±1。01)枚vs。(1。28±0。66)枚]显著高于对照组本周期(P<0。05)。研究组的临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32。6%vs。22。4%),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行HBOT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BOT用于POR患者的IVF/ICSI-ET辅助治疗,可能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获胚数和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也有提升趋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高压氧辅助生殖技术不孕症卵巢低反应临床妊娠率

    不同拮抗剂药物用于拮抗剂灵活方案对IVF/ICSI-ET临床结局的影响

    胡瑜凌王雪娇谭丽吕兴钰...
    1014-1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药物用于拮抗剂灵活方案,对IVF/ICSI-ET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在我院行拮抗剂灵活方案促排卵IVF/ICSI-ET助孕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拮抗剂方案中所使用药物的不同进行分组:进口加尼瑞克组(A组)、国产西曲瑞克组(B组)及进口西曲瑞克组(C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按照1∶1的比例进行匹配,最终A、B组比较时各纳入405个周期,B、C组比较时各纳入407个周期。分别比较A、B两组和B、C两组的一般资料、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A、B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水平、基础窦卵泡数(AFC)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扳机日激素水平、Gn总量及天数、拮抗剂用量、获卵数、胚胎移植率、卵裂期优胚率、冷冻周期率、早排取消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MⅡ卵率(80。75%vs。77。85%)、2PN受精率(71。21%vs。68。73%)、囊胚形成率(53。97%vs。49。04%)显著高于A组(P<0。05);A、B两组各纳入110个鲜胚移植周期进行比较,两组移植周期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度及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C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扳机日E2、P、LH水平及获卵数[(13。31±7。33)枚 vs。(14。57±8。79)枚]显著低于 C 组(P<0。05),2PN 受精率显著高于 C 组(70。10%vs。66。93%,P<0。05);两组的112个鲜胚移植周期中移植胚胎数、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国产西曲瑞克用于拮抗剂灵活方案时,可与进口加尼瑞克、进口西曲瑞克获得相似的临床结局。但目前国产西曲瑞克使用时间较短,尚需更多的数据积累提供证据。

    拮抗剂灵活方案西曲瑞克加尼瑞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育龄女性人工流产现状、生殖健康认知调查及其危险因素的单中心研究

    安雅楠王珺饶克宇陈素文...
    1022-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育龄女性人工流产现状和生殖健康认知情况,分析影响生殖健康认知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42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人工流产现状问卷、生殖健康认知问卷进行相关调查,比较不同特征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认知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认知的危险因素。结果 问卷有效回收率94。29%(396/420)。396例人工流产患者中初次流产占52。53%,重复流产占47。47%;本次流产原因为未采取避孕措施(占48。23%)和避孕失败(占51。77%);本次流产时孕周在10周以内占95。20%,10周以上占4。80%;流产相关知识主要获取途径包括网络(占49。24%)、医务人员(占32。83%)、家人/朋友/同事(占17。93%)。生殖健康认知问卷得分为11~36分,平均(26。12±5。44)分,其中得分最低的3项题目分别为人工流产相关并发症、排卵期时间、安全期时间。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性伴侣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既往有无流产史、不同家庭月收入的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性伴侣文化程度低、既往无人工流产史、家庭月收入低均是影响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认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人工流产患者重复流产和避孕失败占比较高,生殖健康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年龄、文化程度、性伴侣文化程度、既往人工流产史、家庭月收入均是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认知的影响因素。

    人工流产生殖健康避孕重复流产危险因素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不同培养结局的多因素分析

    关艺青邓泽桦赵晋梁燕芳...
    1029-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多因素分析探讨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IVM)培养后不同培养结局(卵母细胞成熟和D3可利用胚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进行常规助孕治疗、有未成熟卵母细胞剩余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排标准共纳入45例患者的207枚未成熟卵母细胞,使用商品化IVM培养液和自配IVM培养液进行IVM培养。培养24 h和48 h后,观察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当卵母细胞成熟后,行常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胚胎培养和胚胎观察,记录D3可用胚胎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培养液、女性年龄、不孕因素、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对卵母细胞成熟率和D3可用胚胎率的影响。结果 纳入研究的207枚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IVM培养后,获得成熟卵母细胞159个,成熟率为76。81%;获得D3可用胚胎73个,D3可用胚胎率为35。27%。不同IVM培养液、女方年龄、促排卵方案、BMI、基础FSH(bFSH)、基础LH(bLH)、FSH/LH比值、抗苗勒管激素(AMH)、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因素及未成熟卵状态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商品化IVM培养液的D3可用胚胎率为42。86%,显著高于使用自配IVM培养液的27。45%(P<0。05);不同女方年龄、促排卵方案、BMI等因素的D3可用胚胎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M培养液、女方年龄等都不是卵母细胞成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IVM培养液和女方年龄是D3可用胚胎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经HCG刺激的未成熟卵母细胞进行IVM培养时,使用商品化IVM培养液比使用自制培养液可能更有利于后续D3可利用胚胎的形成;且随着女方年龄增加,IVM成熟卵母细胞来源的D3可用胚胎率下降。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基女方年龄

    不同体质量指数PCOS患者临床特征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研究

    蒋荣徐扬
    1038-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组间内分泌激素水平、糖脂代谢参数及临床表现的差异,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与BMI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治疗的167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BMI分为3组:18。5 kg/m2<BMI<24。0 kg/m2为正常体重组(n=14)、24。0 kg/m2≤BMI<28。0 kg/m2 为超重组(n=25)、BMI≥28。0 kg/m2 为肥胖组(n=128),比较 3 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内分泌激素水平、糖脂代谢相关参数及临床表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BMI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AMH对PCOS患者卵巢多囊样改变的影响。结果 肥胖组患者的臀围(HC)、腰围(WC)、腰臀比(WHR)等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肥胖组患者的血清LH/FSH、LH、AMH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肥胖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空腹血糖(FPG)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正常体重组高密度脂蛋白(HDL)和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甘油三酯(TG)、尿酸(UA)、空腹胰岛素(FINS)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肥胖组临床表现中黑棘皮、糖耐量受损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OS 患者的 BMI 与 AMH、FPG、FINS、HOMA-IR、TG、TC、HDL、LDL 均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5),PCOS 患者血清AMH和25-OH-D3存在显著负相关(r=-0。245,P=0。005)。卵巢多囊样改变PCOS患者的AMH水平显著高于无多囊样改变的患者[(6。78±2。74)ng/ml vs。(5。68±2。37)ng/ml,P<0。05]。结论 肥胖PCOS患者更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和糖脂代谢异常。BMI值越高者,其内分泌紊乱更加明显,更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AMH水平越高者,更易发生卵巢多囊样改变。

    多囊卵巢综合征体质量指数抗苗勒管激素糖代谢脂代谢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Ⅰa、Ⅰb1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

    张荣荣昝培霞林萍
    1045-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Ⅰa、Ⅰb1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对其尿流动力学、性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观察组行LNSRH。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围术期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尿流动力学指标、性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理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46。85±30。79)min vs。(227。41±28。43)min,P<0。05];两组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切除阴道长度、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CA-125、SCC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MFR)、最大逼尿肌收缩压(MDP)、膀胱顺应性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MFR、MDP及膀胱顺应性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FSFI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vs。32。50%,P<0。05)。结论 对Ⅰa、Ⅰb1期宫颈癌患者予以LNSRH和LRH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LNSRH对患者尿流动力学和性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孙梦源张国瑞于昕
    1051-1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与HIFU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中心收治的120例接受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GnRH-a预处理联合HIFU治疗组(A组)36例、HIFU治疗后联合GnRH-a治疗组(B组)19例、单纯HIFU治疗组(C组)65例。于治疗后1、6、12个月分别评估子宫肌瘤体积、子宫肌瘤症状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等。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灶体积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HIFU治疗总能量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缩小(P<0。05)、子宫肌瘤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HIFU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间子宫肌瘤症状评分、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IFU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A、B组的子宫肌瘤症状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HIFU治疗后12个月,C组有4例(6。15%)患者复发,A、B组无患者复发。3组均无HIFU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IFU联合GnRH-a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症状缓解率和子宫肌瘤缩小率有高于单独使用HIFU治疗的趋势,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