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杨福合

季刊

1001-4721

tcyjbjb@126.com

0431-81919588

130112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产研究/Journal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农牧特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农牧特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辟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本刊实用性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适合各级从事特产科技工作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户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加工成熟度对烤烟物理特性及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匡鹏飞张洪霏潘洪柳强...
    72-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为探明烤后烟叶质量性状的相关性,明确烟叶物理性状与内在质量的关系.在贵州省黔东南州设置云烟87中部叶不同成熟度处理,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与主要化学成分及采收成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物理特性指标与化学成分指标(除氮碱比以外)及成熟度均达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达0.713~0.975;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柔软度值、拉力值、填充值和厚度值的重要指标分别是还原糖、淀粉、总氮、还原糖、蛋白质及成熟度,所建立逐步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均超过95%.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受采收成熟度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影响,但对不同物理特性指标而言,影响的重要程度又各有不同,利用其重要指标所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可为烤后烟叶物理特性的预判提供参考.

    烤烟成熟度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套袋与不套袋对'宫崎短枝'苹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田春英左文娟张建文杨立兴...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研究套袋、不套袋两种方式对苹果果实品质、产量及果园生产成本的影响,为果园轻简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宫崎短枝'苹果为试材,测定并分析套袋和不套袋两种栽培方式对'宫崎短枝'苹果外观品质、内在品质、产量以及成本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苹果的果面光洁度指数降低1.63%、果锈指数提高6.73%,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提高4.22%,硬度提高8.99%,可滴定酸提高29.27%,产量提高9.1%,果实风味浓郁,果园生产成本降低14 468.25元/hm2.通过不套袋栽培既能显著改善苹果内在品质、提高果实产量,同时能有效节约果园生产成本.

    宫崎短枝苹果品质不套袋

    遮光对桔梗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汪丽莎徐德平徐艳李冬林...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不同光环境下桔梗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桔梗的耐荫性.本研究设置T1(相当于50%透光率)、T2(相当于25%透光率)、T3(相当于5%透光率)、T0(不遮光)4种不同的光处理,研究了遮光对桔梗幼苗形态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T2处理下幼苗的株高最大,并显著高于对照(P<0.05),但与T1无显著显差异(P>0.05);T3处理下的地径、叶面积和生物量均显著变小;T1、T2处理下,桔梗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而T3处理则会引起可溶性蛋白质及糖的显著下降;T1、T2处理下,桔梗叶片内MDA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P<0.05),但T3处理则引起MDA显著上升;4种光处理下桔梗幼苗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分别是3.125、8.361、5.960、0,以T1处理下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大.适度遮光不会对桔梗幼苗的正常发育带来不利影响,50%的遮光可以为桔梗幼苗的生长提供优越的生长条件.

    遮光桔梗生长生理指标

    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

    李华玉
    85页

    复方鹿茸健骨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机制研究

    周亚双于澳雪曹文轩李盼...
    86-9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网络药理学来预测复方鹿茸健骨胶囊(CLJC)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SOP)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成分分析平台(BATMAN-TCM)、TCMID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CLJC的主要活性成分,ADME功能以及Uniprot数据库检索筛选CLJC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疾病相关的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检索SOP主要作用靶点;通过Venny 2.1.0软件对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两者交集即为CLJC治疗SOP潜在靶点;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并且构建PPI网络图;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 3.9.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最后,通过Auto Dock Tools 1.5.7软件将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并进一步验证CLJC治疗SOP以及网络药理学所得出的结论.CLJC共筛选到89种活性成分,相对应的药物靶点有463个;SOP共筛选到972个疾病靶点;CLJC与SOP共有81个靶点,核心靶点有AKT1、TP53、CTNNB1、SRC、RXRA、ITGB3、SP1、MMP3、TNF、MMP9、MMP2、TGFB1、PPARG、FOS、IGF2、VEGFA 和 IL10 等;GO 分析显示,BP 有激素反应(Response to hor-mone)、肽反应(Response to peptide)、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Cellular response to nitrogen compound)等;MF有信号受体调节器活性(Signaling receptor regulator activity)、信号受体激活器活性(Signaling receptor activator activity)、受体配体活性(Receptor ligand ac-tivity)等;CC 有隔膜筏(Membrane raft)、膜微结构域(Membrane microdomain)、质膜筏(Plasma membrane raft)等;KEGG 富集分析共得到164条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MAPK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癌症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 in cancer)以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等;分子对接验证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都表现出良好的对接活性.本研究证实了 CLJC中的quercetin成分与AKT1和TP53靶蛋白相互作用,通过Pathways in cancer、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SOP.

    复方鹿茸健骨胶囊老年性骨质疏松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UPLC-Q-Exactive-MS代谢组学技术的蒺藜果提取物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星星郭文军赵亮许丹丹...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LC-MS为基础的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蒺藜果提取物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致缺血性脑中风(IS)大鼠的保护作用.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以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和脑缺血面积百分比为指标,评价蒺藜果提取物对IS大鼠的保护作用.基于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对大鼠尿液进行研究,获取蒺藜果提取物可调控IS的差异代谢物,并对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蒺藜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MCAO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和脑梗死面积;通过分析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尿液代谢谱,筛选并鉴定出差异代谢物20个,主要涉及3条代谢通路.蒺藜果提取物主要通过调控缬氨酸、亮氨酸及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三羧酸酸循环(TCA循环)和叶酸生物合成起到抗IS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蒺藜果提取物代谢组学缺血性脑中风差异代谢物

    复方桦褐孔菌咀嚼片的制备及对高血脂症小鼠降血脂作用

    苗利李鑫隆海鸣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发一种以桦褐孔菌和山楂为原料药制备的咀嚼片,并对成品的降血脂作用进行验证.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方法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咀嚼片最优制备工艺,测定小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变化,判断咀嚼片降血脂作用.结果表明,最佳处方工艺为30%主药,42.48%淀粉,26%甘露醇,0.02%阿斯巴甜以及1.5%硬脂酸镁;60%乙醇为润湿剂,过14目筛制粒,65 ℃干燥35 min.制备所得的咀嚼片可显著降低TC、TG、LDL-C、ALT、AST水平,复方桦褐孔菌咀嚼片可以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修复高脂饮食诱发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桦褐孔菌山楂咀嚼片降血脂制剂工艺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芎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夏丽刘洋王海峰白荷荷...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川芎抗肝纤维化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采用GEO数据库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获取肝纤维化靶点;利用TCMSP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川芎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将川芎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微生信进行做图;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调控网络.采用分子对接技术针对川芎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对接模拟.结果表明,TCMSP数据库检索结合文献研究,筛选得到川芎中8个活性成分及对应的88个作用靶点;GEO数据库筛选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获取疾病靶点2 038个,交集得到32个川芎治疗肝纤维化的共同靶点,并筛选出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 2(Recombinant prostaglandin 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关键靶点.富集分析表明,川芎治疗肝纤维化的靶点主要参与肝癌信号通路、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白介素17信号通路和内分泌抵抗等信号通路,涉及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向调节过程和信号转导过程等生物学过程."成分-靶点-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川芎抗肝纤维化活性成分6个,分别为阿魏酸(Ferulic acid,FA)、川芎哚(Perlolyrine)、叶酸(Folic acid)、川芎萘呋内酯(Wallichilide)、亚麻油酸乙酯(Mandenol)和肉豆蔻酮(Myricanone),其中阿魏酸的节点度值最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川芎抗肝纤维化关键成分阿魏酸和关键靶点PTSG2、MMP9和EGFR分子均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合能分别为-23.04 kJ/mol、-22.17 kJ/mol和-25.14kJ/mol.川芎可通过靶向STAT3、PTGS2和EGFR等靶点,调控肝癌和脂质代谢等信号通路,改善肝纤维化病变,发挥保护肝脏的作用.

    川芎肝纤维化网络药理学阿魏酸分子对接

    第十届吉林省道德模范

    白石
    118页

    秦皮甲素的提取工艺及活性进展研究

    李萌贾绍华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皮(Cortexfraxini)是常见的药食同源的天然植物产物,在预防及治疗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活性成分秦皮甲素(Es-culin)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高尿酸及利尿等多方面明显的药理活性作用.秦皮甲素的提取方法包括回流法、液固萃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等.分离纯化方法有大孔树脂吸附法等.本文对秦皮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其多种药理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展开论述,旨在为秦皮甲素的深入研究及充分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秦皮甲素提取纯化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