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特产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特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

杨福合

季刊

1001-4721

tcyjbjb@126.com

0431-81919588

130112

吉林市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聚业大街4899号

特产研究/Journal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和中国农学会特产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央级农牧特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野生经济动植物的引种驯化、遗传育种、饲养繁殖、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贮藏保鲜等最新科研成果。介绍农牧特产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等。辟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译文、经验交流等栏目。本刊实用性强、报道及时、内容丰富,适合各级从事特产科技工作的院校师生、科研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及广大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户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巨菌草在环县引种试验效果分析

    许涛靳善宁王鹏忠苗银花...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缓解当地牧草需求紧张的现状。2023年在环县进行巨菌草引种试验,探索巨菌草在庆阳地区的适宜种植模式。试验分别设置120cm×80cm、80cm×60cm、60cm×40cm 3种种植密度进行试验,每组进行3个重复,测定其生产特性及营养物质含量。当巨菌草种植密度在80cm×60 cm时,其在生长150d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磷、钾、镁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别达到27。45%、8。40%、1。21%、0。21%、0。26%、2。80%和0。20%,达到同时期青贮玉米的营养水平,其鲜草产量达到209t/hm2。种植巨菌草每公顷收益34 725元,比种植青贮玉米的收益高15 525元。巨菌草在环县推广前景广阔。

    巨菌草引种试验效果

    亚成体林麝麝香产量与质量及年龄与产香量分析

    王永奇毛秦南唐清山齐徐俊...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补充亚成体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泌香量、麝香质量性状数据,分析年龄与麝泌香量时空效应。采集88只林麝(1。7~14。7岁)各年龄组泌香量数据,随机对亚成体年龄群中10只麝麝香分泌量及色泽、形状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显示,亚成体麝泌香量呈常态分布(W=0。855,P=0。066>0。05),取值范围为6。20 g~16。50 g,平均泌香量(9。40±3。311)g/只,变异系数达35。223%,低产香麝占70%、中产麝占20%、高产麝占10%;深棕色麝香占30%、棕色占50%、浅棕色和褐色均占10%,干粉状占30%、粉状占60%、干泥状占10%,泌香量与色泽、形状间均无明显关联(P>0。05);构建年龄与泌香量的曲线模型拟合度较高(R2=0。835 8)、年龄与泌香量间呈显著负相关(r=-0。646,P=0。017<0。05)。综上所述,观测群亚成体林麝泌香量相对偏低、离散度和选育潜力较大,麝香多呈棕色与粉状、质量较优,泌香量与色泽、形状无关联;麝群泌香量随年龄呈快速提升,至峰值、高峰期震荡式小幅下降、7。7岁后显著下降,至8。7岁后小幅提升又再次快速下降的趋势特征。

    林麝亚成体泌香量质量性状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苍术栽培研究现状分析

    王欣珍钟思志吴淑平岳贺伟...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了解中药材苍术栽培方面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77~2023年在期刊上发表的苍术栽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7~2023年苍术栽培领域发文量共计457篇,逐年呈上升趋势,2022年为最高,发文量占比为11。60%;南京中医药大学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33篇,占比为7。22%;巢建国、谷巍和郭兰萍是发文量居前3的作者,文献分别为29篇、28篇和14篇;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药材》,载文量为35篇,占比为7。66%;关键词挥发油、栽培技术、产量以及光合特性在关键词可视化分析中出现频次与突现强度均较高,分别为28、21、11以及8次。由此可知,苍术栽培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有效成分、栽培技术、药材质量等几个方面。

    苍术栽培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现状

    姜黄素通过PI3K/AKT信号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刘占鑫王金西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姜黄素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CPAP)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CCK-8、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B-CPAP细胞12、24、48 h的抑制作用;TUNEL检测不同浓度作用24 h后B-CPAP细胞凋亡的发生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B-CPAP细胞后PI3K、p-AKT、AKT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B-CPAP细胞后caspase-3、BAX、BCL-2 mRNA的表达。CCK-8试验证明,姜黄素对B-CPAP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TUNEL法表明,B-CPAP细胞凋亡随姜黄素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作用B-CPAP细胞后,PI3K、p-AKT、BCL-2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3、BAX表达水平上升。姜黄素可能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姜黄素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PI3K信号通路细胞凋亡

    三七总皂苷调控miR-22对高血脂合并冠心病大鼠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的机制研究

    李明伟李佳明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三七总皂苷能否通过miR-22调节高血脂合并冠心病大鼠脂质代谢和氧化应激水平。试验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Blank组、HLP+CHD组、PNS组、miR-NC组、miR-22组和PNS+anti-miR-22组,10只/组。检测大鼠心功能;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2相对表达量;检测血脂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HLP+CHD组和miR-NC组心肌组织中miR-22相对表达量、LVEF、血清HDL-C水平、SOD、GSH-Px、CAT水平及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均低于Blank组,LVESD、LVEDD、血清TC、TG、LDL-C水平、MDA水平均高于Blank组(P<0。05);和HLP+CHD组相比,PNS组和miR-22组心肌组织中miR-22相对表达量、LVEF、血清HDL-C水平、SOD、GSH-Px、CAT水平及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LVESD、LVEDD、血清TC、TG、LDL-C水平、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NS+anti-miR-22组心肌组织中miR-22相对表达量、LVEF、血清HDL-C水平、SOD、GSH-Px、CAT水平及心肌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均低于PNS组,LVESD、LVEDD、血清TC、TG、LDL-C水平、MDA水平均高于PNS组(P<0。05)。三七总皂苷可通过调节miR-22水平,改善高血脂合并冠心病大鼠脂质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状态。

    三七总皂苷miR-22高血脂合并冠心病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

    超高压提取法对五味子果实及藤茎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刘伟张昊李新殿李慧萍...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超高压提取法对五味子果实及藤茎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深入揭示五味子及其藤茎中有效成分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结合不同提取溶剂、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压力情况下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溶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等7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提取方式,木脂素含量达1。556%,有效成分溶出率为52。80%;经超高压提取后五味子果实中总木脂素含量可提高50。90%,有效成分溶出率提高13。49%,而藤茎中总木脂素提高14。55%,有效成分溶出率差异不大,当压力为400MPa,保压4~6min含量最高。本研究表明,超高压提取法可以促进五味子果实和藤茎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溶出,其影响程度为五味子果实>五味子藤茎,为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深度开发以及非药用部位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超高压提取五味子果实藤茎木脂素含量测定

    陈皮中的D-柠檬烯的新型提取工艺及其活性研究

    沈花韩怡王一男施晓卉...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泡腾盐辅助β-环糊精提取陈皮中D-柠檬烯的可行性,并探究D-柠檬烯的抗炎、抗氧化活性。试验使用泡腾盐和β-环糊精、硫酸钾作为辅助提取试剂,利用双水相萃取法提取陈皮中的D-柠檬烯,并优化提取条件;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试验评价D-柠檬烯的抗氧化能力,采用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评价D-柠檬烯的抗炎能力。结果表明,通过气相色谱法定量,提取到的D-柠檬烯质量分数为3。29%,优于传统提取方法;D-柠檬烯体外抗氧化能力与阳性药接近,对NO、TNF-α、IL-6和IL-1β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泡腾盐辅助β-环糊精提取能显著提高D-柠檬烯提取率,且D-柠檬烯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抗氧化活性,为后续陈皮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陈皮D-柠檬烯β-环糊精气相色谱泡腾盐抗炎抗氧化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不同脂肪酸对人参醇提物的促透效果

    李岳琦郭建鹏金鑫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以主成分分析法优选提高人参醇提物渗透性的脂肪酸。试验利用Franz扩散池将猪食管上皮作为渗透屏障,将人参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g1作为模型化合物,选择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作为促透剂,使用HPLC测定接收液中人参皂苷Rg1浓度,计算表观渗透系数,滞后时间,稳态通量,增渗倍数,4h累积透过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7种脂肪酸的促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硬脂酸外,其余脂肪酸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Rg1的渗透性;其中,饱和脂肪酸中1%癸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中5%亚油酸对Rg1的促透作用最强,综合得分分别为2。31和0。55。脂肪酸对人参皂苷Rg1具有显著的促透效果,可以为人参口腔制剂的制备提供参考。

    脂肪酸人参皂苷Rg1主成分分析法促透剂渗透性

    当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优化

    崔业波马晓静宋瑩王丹彧...
    109-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优化当归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建立新方法,为当归的鉴别提供更好的方案。试验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藁本内酯、阿魏酸和当归为对照,考察不同展开剂、显色剂及温湿度影响,确定当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最佳的薄层色谱条件。结果表明,当归中挥发油成分,以石油醚(60 ℃~90 ℃)-乙酸乙酯(体积比为8。5∶1。5)为展开剂,置365 nm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藁本内酯对照品与当归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的荧光斑点;当归乙醚萃取物,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冰醋酸(体积比为7∶2∶1)为展开剂,置365 nm紫外灯下检视,喷以2%三氯化铁-2%铁氰化钾(体积比为1∶1)溶液,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阿魏酸对照品和当归药材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当归正丁醇萃取物,以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冰醋酸-水(体积比为15∶1∶1∶1∶2)为展开剂,在254nm紫外灯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当归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本方法简单易操作,定性特征明显,重复性好,比现行药典方法效果更好。

    当归藁本内酯阿魏酸薄层色谱鉴别

    芦根清肺颗粒制备工艺及TLC质量标准研究

    鲍建才赵继福管丽娜梁冬...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优化和建立芦根清肺颗粒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本研究以提取物干浸膏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工艺参数;对处方中的芦根、桔梗、橘红、鱼腥草和枇杷叶进行薄层色谱法的定性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最终确定的芦根清肺颗粒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所有药味分别加10倍和8倍量水,煎煮2次(第一次煎煮前需浸泡2h以上),每次1。5h,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 ℃),与适量的赋形剂糊精与蔗糖(质量比为1:1),制成溶解性和成型性良好的颗粒;薄层色谱法(TLC)结果显示,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本品制备工艺稳定可靠。芦根、桔梗、橘红、鱼腥草和枇杷叶的薄层色谱无干扰,重复性好,专属性强。

    芦根清肺颗粒制备工艺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