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建筑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建筑技术
铁道建筑技术

余春红

月刊

1009-4539

editor@rctech.com.cn

010-51011592

102600

北京大兴县康庄路9号

铁道建筑技术/Journal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铁道建筑技术为全国性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实用技术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铁道部优秀科技期刊。2000年杂志改版为大16开本,扩大了容量,开辟了"本刊特稿"栏目,申办了广告经营业务。本刊刊登范围较广,论文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铁路900t箱梁高位落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许平华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六景郁江特大桥为南玉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主桥斜拉桥边跨大小里程均与 32.6 m简支箱梁相接.简支箱梁架设与斜拉桥主梁边跨张拉施工产生冲突,为避免因此产生停工,从而造成总体施工组织调整等方面影响,需进行专项技术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工程验证等手段,对高速铁路32.6 m箱梁高位落梁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设置墩顶临时落梁支架体系,实现32.6 m简支箱梁的临时存放,张拉工序前后,设置墩外顶落梁格构式支架系统,利用4 台450 t智能同步控制千斤顶,实现梁体的顶升、降落,施工便捷、安全、高效,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900t箱梁高位落梁支架体系支撑垫块智能千斤顶

    复杂环境下道岔连续梁平移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窦和潮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既有铁路道岔梁换梁施工一般具有工程现场条件极为复杂、空间局限性、安全要求极高等特点,结合新建成都南联络右线特大桥道岔现浇梁施工,分析梁体支架系统各种工况下安全性及平移过程中同步性控制,并对连续梁现浇及平移全过程操作要点进行重点管控,保证施工过程及既有铁路运营过程安全;研究分析复杂环境下的既有铁路桥梁改进技术及平移施工组织,对于提高运营安全指标、技术安全可靠度、施工安全管控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可为后续工程提供借鉴价值.

    连续梁施工技术平移同步运营安全

    基于EPS板减载技术的高填方涵洞受力特性研究

    任涛朱腾宇
    129-13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涵洞-填土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基础上,分析高填方涵洞减载法的减载机制,并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常规填土和采用EPS板工况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EPS材料的减荷特性及减荷后涵洞土压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EPS板能够显著减小涵顶与涵侧的土压力,涵顶土压力为土柱压力的 0.42 倍(其中EPS板厚 10 cm);EPS板施工的涵洞两侧土压力系数为0.17,同时可以使得侧向土压力显著减小;通过采用EPS减载技术,使得涵洞土体变形和基底压力都有所改善,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高填方涵洞EPS板有限元土压力减载

    大跨扣索悬臂浇筑拱桥索力确定及优化研究

    魏成策
    13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跨度悬臂浇筑钢筋混凝土拱桥扣索索力优化对拱桥成桥质量至关重要.依托高原峡谷地带主跨 200 m钢筋混凝土拱桥悬臂浇筑施工项目,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求得了一组扣索索力.进一步基于影响矩阵法,用有限元软件中未知荷载系数功能对扣索索力进行优化,并将优化前后的索力分布、拱圈弯矩、应力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最小弯曲能量法确定的索力变化,随着扣索长度的增加,扣索索力总体呈增大趋势,且越靠近拱顶,索力变化幅度越大;通过有限元软件优化后的索力分布特征与优化前基本一致,但优化后的索力增幅显著,安全富余度更大,尤其是靠近拱顶附近;优化后的索力组合有效降低了拱圈的弯矩、上下缘应力,拱桥整体应力分布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悬臂浇筑拱桥最小弯曲能量法未知荷载系数索力优化

    超浅埋淤泥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开挖施工技术研究

    刘江涛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超浅埋淤泥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开挖易坍塌、支护难度高等问题,以重庆轨道交通24 号线一期工程鹿角车辆段出入段线隧道RSK1+337.861~RSK1+406.306 断面施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环形CD+台阶法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技术.并使用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分析隧道围岩总位移量和支护结构应力,进而验算该项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并预测隧道开挖的薄弱部位.根据模拟结果判定:隧道拱顶为施工过程中的薄弱部位,隧道拱顶的最大沉降值为6.69 mm,拱腰净空收敛值最大为2.48 mm,均满足规范要求.最后,通过监测结果表明,典型断面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均能满足规范设计控制值.本技术对类似超浅埋淤泥富水地层大断面隧道开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铁隧道淤泥富水层数值模拟环形CD法台阶法预留核心土

    基于机器学习的隧道洞口开挖围岩变形预测及坍塌风险评估

    席小武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隧道施工面临的地质和工程环境异常复杂,涵盖了各种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位和地震活动等因素.其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的评估和预测尤为关键.特别是在隧道洞口开挖阶段,由于开挖作业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围岩坍塌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工程延期.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特别是监督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用于隧道洞口开挖围岩变形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坍塌风险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水平收敛还是拱顶沉降ARMA算法的沉降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别较大,且波动幅度较大,水平收敛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最大差值达到了1.7 mm,拱顶沉降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最大差值达到了1.2 mm,其预测效果较差;而LSTM算法及RNN算法预测值与实测值均差距较小,LSTM算法相比于RNN算法其预测结果明显更稳定;随着时间的增加,围岩发生坍塌的风险有所增大,但坍塌风险均小于Ⅱ级.

    机器学习隧道工程洞口开挖变形预测风险评估

    节理岩体隧道周边孔爆破参数优化及超挖控制研究

    伍军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理的存在对隧道爆破超欠挖的控制有着巨大的影响,以瓷都隧道为工程依托,采集现场周边孔爆破数据,对节理倾角为60°时隧道周边孔进行参数优化,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优化前后的两种隧道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对爆破岩体损伤及超欠挖进行分析.并进行现场爆破试验,利用全站仪对隧道爆破后的超挖量进行测量,验证数值结果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周边孔爆破效果更好,隧道超挖量明显得到控制,上台阶断面平均超挖量降低了65.25%、平均炸药单耗量降低了13.1%.本研究给节理岩体隧道超挖精准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撑,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节理岩体隧道超挖参数优化现场试验

    考虑流固耦合的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帷幕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帅文斌
    151-15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富水软弱围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涌水突泥及大变形灾害,而帷幕注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探究富水软弱围岩隧道稳定性控制技术,以杨郭园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数值模型,研究确定了注浆加固圈合理厚度和渗透比分别为4m和50,同时确定了帷幕注浆施工方案,并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帷幕注浆加固方案后,隧道顶底板移近量及边墙收敛量的最大值分别为90 mm、63 mm,围岩变形均在允许范围内,且未出现渗漏水现象,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流固耦合软弱围岩帷幕注浆加固方案

    水平MJS加固下盾构下穿既有车站底板变形研究

    张士强
    155-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合理地确定黏性土层水平MJS(Metro Jet System)施工时对既有车站的影响,保障工程安全,以苏州某新建地铁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车站为背景,阐述了水平MJS加固的设计、施工参数、监测点的布设;提出了一种水平MJS的数值模拟方法,分别研究其施工对既有结构变形的影响和其加固完成后盾构切削地连墙时车站的变形,并在依托工程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盾构下穿车站区域采用向下180°摆喷ϕ2.0m水平MJS桩满堂加固,模拟预测水平MJS喷浆将使车站底板最大隆起2.77 mm(实际监测值为3.7 mm);切削地连墙的影响一般小于0.5 mm,盾构下穿的影响最大为1.5 mm;这都体现出水平MJS加固、盾构下穿车站的施工扰动小,满足既有车站底板的变形控制要求,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地下工程地层加固水平MJS盾构下穿数值模拟

    膨胀土地铁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变形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刘学兵
    159-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膨胀土地区由于土层膨胀性强、地下水位高等特点,在地铁基坑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影响着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因此,结合成都某膨胀土地层地铁超深基坑项目,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超深基坑施工围护桩的桩身水平位移变化情况,探究了不同施工参数下围护桩的水平位移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变形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围护桩在14m深度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水平位移增量,桩身水平位移曲线整体呈现出两端小、中间大的"弓"形;围护桩的桩径取1.2 m,嵌固深度取3.5m且深基坑采用两端向中间合拢施工技术,围护桩采用旋挖钻干法成孔施工既能较大幅度减小桩身水平位移,又能节约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膨胀土超深基坑围护桩变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