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铁道运输与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铁道运输与经济
铁道运输与经济

侯敬

月刊

1003-1421

tdysyjj@126.com tdysyjj@rails.cn

010-51893778 51874055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铁道运输与经济/Journal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铁道运输管理专业刊物。报道铁道运输与经济方面的科研成果。栏目有综述、经营管理、扩能提效、安全生产、重载运输、高速铁路、计算机应用、研究与建议、国外铁路等。读者对象为铁路运输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旅客"门到门"城际出行路径规划研究综述

    李得伟吕佳晰黄悦徐恩华...
    1-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际出行需求日益增长.为提高旅客出行服务质量、促进绿色出行,研究全面回顾了近10年旅客"门到门"出行路径规划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单一出行方式和组合出行方式下的路径规划问题建模,归纳总结了最短路径算法、A*算法、Dijkstra算法等路径搜索算法的特点及其适用场景.在出行路径推荐方面,梳理了基于不同数据类型(如问卷数据、历史出行轨迹数据)的路径推荐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算法,特别是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在特征提取与推荐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进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多交通方式的智能整合与优化,构建更加精细化的出行服务系统,并推动"端到端"路径规划系统的实现,推动智能交通发展和绿色出行优化.

    出行路径规划路径搜索路径推荐个性化出行即服务

    风险演化研究综述及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与探讨

    李曼刘贵源王艳辉贾利民...
    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险内涵分析及风险演化机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构建国内外风险演化研究的共现网络图,全面剖析了风险演化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主题分布,发现风险演化主要围绕基于图论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估、基于系统论的风险评估、基于机器学习的风险预测与失效分析以及基于仿真与建模技术的风险传播与故障分析4个热点主题开展.其次,构建了风险管理框架,系统性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演化方法体系.从系统论、因果逻辑、图论、建模仿真以及机器学习5方面详细阐述了风险演化研究方法.最后,研究剖析了轨道交通领域现阶段风险演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究了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可为安全生产中的风险防控理论体系构建及技术应用实践提供学术参考.

    风险演化轨道交通动态风险图论系统论机器学习仿真建模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碳排放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杨颖梁洁林李佳霖薛锋...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对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边界进行界定,将轨道交通产业全生命周期划分为上中下游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在2020年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为1 149.63万t·CO2,引入Kaya等式,综合考虑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影响因素,使用LMDI分解法处理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2010-2020年的碳排放数据,结果表明:能源强度、经济产出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大多为正效应,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多为负效应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从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碳排放监测与评估机制3个方面为助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的低碳转型提供对策建议.

    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LMDI分解法

    碳交易机制下考虑需求不确定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

    段力伟高慧艳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多式联运"降本减碳"及明确碳交易机制和不确定需求对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的影响,构建了碳交易机制下考虑货运量不确定性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不确定机会约束规划模型,运用不确定理论转化为确定性模型,采用引入移民机制的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探讨碳配额及分配方式、碳交易价格和不确定需求对货运企业联运方案、成本结构和碳排放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碳交易机制有效引导货运企业选择低碳联运方式,减少碳排放18.4%;在低成本均衡场景中采用免费分配与80%及90%比例的混合分配方式时和高配额场景中采用3种分配方式时,企业能同时降低碳排放和总成本,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货运量不确定时,企业更偏好稳定且低碳的运输方式如铁路或铁水联运,并通过增加成本投入应对不确定风险.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不确定需求不确定机会约束规划碳交易机制

    成渝城市群物流业集聚对物流业碳排放的时空异质性影响研究

    肖红李鑫汝许荟珍龚恒娟...
    53-6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物流业能源消耗快速增长,造成我国物流业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渝城市群的物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集聚的态势.在分析2011-2020年成渝城市群物流业集聚水平与物流业碳排放情况的基础上,运用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散点图,分析成渝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自相关情况,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成渝城市群内的城市在不同时间下的物流业集聚对物流业碳排放的时空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物流业碳排放呈空间集聚态势,且相对稳定;成渝城市群内城市的物流业集聚对物流业碳排放的影响系数分布具有时空异质性,2020年影响系数分布呈现"南北高、东西低"的态势.

    成渝城市群物流业集聚物流业碳排放莫兰指数GTWR模型

    不确定需求下冷藏集装箱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

    苏航李海军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路径对助力生鲜农产品运输实现降费增效具有重要作用,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考虑不确定需求和碳排放的影响,引入三角模糊数表示不确定的运输需求,构建以广义物流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的路径优化模型,之后运用模糊机会约束规划理论实现模型清晰化,并对非线性项进行线性化处理,最后应用COPT7.0求解器实现模型求解,并进行案例求解、对比分析,以及碳税税率和置信水平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可以降低生鲜农产品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合理提高碳税税率可以有效促进"公转铁",实现低碳运输;置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满足客户需求,但是由于运输能力和中转能力的限制,往往需要对运输方案进行改动,会导致运输总成本非线性增加.

    冷藏集装箱不确定需求碳排放多式联运路径优化

    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铁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范文天曾勇程郭一唯杨宁...
    7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铁列车运行图中可能存在的停站时间超出范围、运行时间超出范围、超车和间隔时间不足这4类冲突,基于强化学习理论,实现一个用于调解列车运行图冲突的智能体.通过建立列车运行图编制环境,研究设计用于调解不同冲突的算子集,利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在搭建好的环境中训练智能体.为提升算法性能,采用启发式贪心算法采集样本对网络进行监督学习作为前期预训练,利用熵增加算法的探索力度和多策略决策让最终的调解方案更加有效,并使用模型预热让算法网络在每个测试环境中进行参数微调以适应新环境.结果表明,在相同初始环境下,该方法消解所有冲突所需步骤显著少于启发式贪心算法,且100%消解所有冲突的概率远大于启发式贪心算法,该方法为列车运行图编制模型提供了新的参考.

    列车运行图强化学习PPO算法冲突调解启发式贪心算法

    严重干扰下考虑空车调拨的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时调整方法

    钟庆伟庾映雪田金玉张永祥...
    82-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严重干扰场景下高速铁路网络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时调整问题,根据调整后列车运行图,以偏离原动车组运用计划程度最小、取消车次数量最少、动车段(所)日常库存偏离最少及空车调拨次数最少为目标,在考虑车组改编及日常检修限制等安全约束条件下,基于车次接续建立两阶段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第一阶段模型旨在生成多种与原动车组运用计划方案相似的可行路径集合;第二阶段模型则保证具体执行各路径动车组的一致性,以及各备选动车组与其可能执行路径之间的检修可行性.最后以郑州局集团公司所辖部分高速铁路网络为例,对提出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多个场景问题的求解,为严重干扰下考虑空车调拨的动车组运用计划调整提供参考.

    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计划实时调整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改编空车调拨

    基于列车分组的贵广铁路提速前后通过能力分析研究

    王文乾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作为首条运营速度从250 km/h提速至300 km/h的高速铁路线路,分析研究其提速后通过能力的变化,从而指导其他客运专线提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广铁路下行方向提速前后的停站方案为研究对象,将始发终到站相同的列车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列车进行停站分组,再将停站分组数与列车停站总次数的比值作为停站系数,进一步判断提速前后区段通过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贵广铁路提速前后某季度运行图停站系数由0.232变化为0.227,结合各车站的停站频率分析,提速后区段通过能力有所提升.该方法简化了停站方案对区段通过能力影响程度的对比研究,对其他提速的高速铁路线路也提供了参考.

    贵广铁路提速改造停站方案列车分组通过能力

    站所一体化下闭塞分区追踪运行动走线高峰时段收发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熊盛宋政雨陈韬徐梦婷...
    102-11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建高速铁路车站和动车运用所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动车所动走线高峰时段收发车能力在实际运用中难以达到设计值,存在能力不足的情况,有必要探究站所一体化下动走线高峰时段收发车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探讨了站所一体化下闭塞分区追踪运行动走线高峰时段收发车能力计算方法,基于列车运动学,分析了动走线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因素.从站所一体化下动走线追踪间隔时间、动走线布置及站所高峰时段行车组织方案等方面,对动走线高峰时段收发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并设计实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动走线追踪间隔时间、提升轮对踏面检测设备限速值、缩短动走线长度、增加动走线数量、合理的动走线管理运用形式和优化高峰时段车站行车组织方案都可以提高动走线高峰时段收发车能力.研究为复杂站所关系动走线设计、运用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站所一体化动走线收发车能力间隔时间行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