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董刚

双月刊

1008-8415

techedu@263.net

022-60585056

300410

天津市北辰区洛河道2号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ournal of Tianjin Professional College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积极组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逐步把握时代脉搏,贴近高职教育实际,瞄准热点与难点问题,及时为高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指导,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本科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与建构取向

    温景文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本科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有研究认为,应用本科左右摇摆,针对性不强,特色不鲜明;职业本科泛化,与应用本科一概而论,两者人才培养模式趋同。本文对两类本科现有人才培养典型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差异不明显。在界定相关概念基础上,提出了两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应然的不同建构取向:应用本科以专业性为基石,构建通专结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为逻辑起点并主导的培养规律;职业本科以职业性为基石,构建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以行动导向为主导的培养规律。

    应用本科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质量项目化的事理逻辑、符号效应与优化策略

    殷文杰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项目制治理体制和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需要助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项目化。现实中,项目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的符号价值容易掩盖职业教育的质量内涵、动摇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影响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职业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只有重新认识职业教育的质量内涵,强化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育人导向、培育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优化项目管理,才能彰显项目的质量价值,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职业教育质量项目化事理逻辑符号效应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游鸽李铸波陈航宇邓帅...
    19-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对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全面梳理,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从政府、行业、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六大维度进行评价指标的初步筛选,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案例分析验证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建立产教融合理论与职业教学管理决策问题间的纽带,可为广大职业院校推进高水平的产教融合提供评价参考。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基于天津7所双高校2022质量年度报告

    蔡雪玲刘悦凌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一词频繁出现在国家重要政策文件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动经济发展。针对世界及我国500强企业落户天津不多、天津市百强企业并未覆盖天津重点产业,天津职业院校不同级别专业群设置存在重叠、服务高端产业存在缝隙,毕业生本市就业比例不高、学生就业产业与所学专业不匹配等问题,提出未来天津需要吸引优质企业、提升职业院校办学层次、优化人力资源、强化职业院校毕业生收入保障机制,以此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适应性。

    职业教育区域经济质量报告适应性

    现代职教体系下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维度与路径研究——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吕栋腾孟繁增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均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实践经验,围绕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系统研究了教学创新团队的目标设定、维度构成和实施路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聚焦师德师风引领、教师能力提升和校企培养共同体建设三大核心维度,按照"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开放引领、机制创新"并行展开,全面畅通建设的关键推进路径,打造高职卓越"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建设路径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功能与组织类型

    王玉龙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组织形态,在教学创新、资源整合、优势发挥、示范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抓手,其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清晰的发展目标、合理的组成结构、典型的项目机制等特征。分析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逻辑,组织类型主要分为战略型、资源型、整合型等,对服务专业领域、整合优质资源、推动院校发展具有现实价值。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功能组织类型

    职业院校校企文化融合育人优化研究:基于合作博弈的分析视角

    李欣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企文化融合是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主体在追求各自利益诉求下的文化渗透,其本质是双方文化的合作博弈。合作双方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携手迈向文化育人、共筑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是优化职业院校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有效途径。分析合作博弈与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内在关联,以及校企文化融合育人的关键因素后,基于合作博弈理论,以"深职大—华为"三层同心圆结构的文化融合个案为基础,探索优化企业收益主要影响因素的校企文化融合育人未来模式。

    文化融合合作博弈职业院校校企文化

    新技术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成果导向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陈凤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众多新技术应用引领智能制造人才核心能力的迁移,单一技术人才向复合型、学习型、创新型人才转变。为适应智能制造人才核心能力的新变化、新要求,职业院校要不断探索和调整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所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育模式是欧美多国经过实践探索证明较为成功的培养模式,将成果导向理念应用在智能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要在课程目标制订、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考核评价等环节实践成果导向设计,实现课程向"以学生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智能制造核心能力成果导向课程改革

    "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物联网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江帆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实施"岗课赛证"融通教学过程中存在职业岗位普适性较低、课程项目化程度不高、技能大赛融合不紧密、职业证书缺乏选择性等问题,分析岗课赛证四要素融通的基本逻辑,提出以课程为核心,以岗位为依据,以竞赛为载体,以证书为评价标准的教学改革思路。以物联网系统设计课程中的模块1为例,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实践。

    "岗课赛证"融通高职院校物联网系统设计教学改革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融媒体教材开发实践——以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丽俞晓莉宋朝辉安波...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跟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在分析现有教材弊端的基础上,从以岗定课、以赛导课、以证验课、以创用课等维度梳理了基于CC2530的《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融媒体活页式教材的开发路径和思路,对创新数字经济时代高职融媒体教材建设,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单片机融媒体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