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实践与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周莲茹

半月刊

1672-9676

hlsjyj@hlsjyj.com

0311-85911163;85074334

050031

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33号

护理实践与研究/Journal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家按语

    张英泽
    317页

    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润琦戴晓洁石长贵王雪...
    318-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念指导的精准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更精准、高效地干预该病手术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脊柱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念支持的精准护理.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自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自我护理调查问卷、腰椎功能(JOA)量表对患者自护行为水平和腰椎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参考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护行为各维度和JOA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行为各维度评分、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腰椎功能恢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循证理念精准护理自护行为腰椎功能并发症

    疼痛接受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心理一致感与应对策略间的中介效应

    刘芩慈吁芬周江玲吴佳丽...
    325-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疼痛接受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心理一致感与应对策略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LDH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应对策略问卷 修正版(CSQ-R)、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CPAQ-8)进行调查.CPAQ-8、SOC-13评分与CSQ-R评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疼痛接受的中介作用,并采用AMOS 21.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评估中介效应.结果 ①本调查共发放259份问卷,收回25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7.30%.②252例老年LDH患者CSQ-R评分 69.30±6.77分,SOC-13 评分 61.85±9.66 分,CPAQ-8 评分 25.03±5.26 分.③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LDH患者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与应对策略均呈正相关(r=0.563、0.553,P<0.05).④心理一致感可正向预测应对策略(b'=0.563,P<0.05)及疼痛接受(b'=0.559,P<0.05),分别解释31.4%、31.0%的变异.心理一致感、疼痛接受(b'=0.370、0.346)对应对策略有正向预测作用,可解释39.5%的变异,疼痛接受在心理一致感与应对策略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⑤心理一致感对应对策略的效应值为0.259,疼痛接受在心理一致感与应对策略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36(95%CI=0.072~0.220).结论 老年LDH患者的心理一致感能直接影响应对策略,也能通过疼痛接受间接影响应对策略,疼痛接受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椎间盘突出症应对策略疼痛接受心理一致感中介效应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延续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陈向真张平滕双杰陈江敏...
    334-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下的延续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高康复自我效能及功能锻炼依从性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医院骨一科2021年1月-2023年6月择期实施TKA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出院后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则基于IMB模型下实施延续护理,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3个月后康复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膝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三个时点(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3个月后),康复自我效能评分随康复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护理后各时点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两组患者三个时点(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3个月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呈增加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护理后各时点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两组患者三个时点(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护理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呈增加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护理后各时点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下对TKA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可通过增强患者康复自我效能与提升其功能锻炼依从性,继而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膝关节置换术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延续护理康复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膝关节功能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

    陈文秀魏蓉邱峰燕张玲丽...
    340-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2023年5月入住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择期手术内固定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采取围手术期肺部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系统化的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研究期间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呼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化的呼吸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VC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aO2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粗隆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呼吸功能,改善血氧指标,同时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

    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肺部并发症预防

    四肢及多部位骨折患者中应用自制冷敷袋的临床效果

    简冬梅吴海丽胡青娣周丽敏...
    347-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四肢和多部位骨折患者中应用自制冷敷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及多部位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冷敷干预,观察组应用自制冷敷袋进行冷敷干预,比较两组冷敷前和冷敷12 h、24 h、48 h和72 h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肿胀分级,并统计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消失时间、炎性相关并发症和冷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冷敷前至冷敷后72 h,VAS评分逐渐降低,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并且冷敷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冷敷后两组VAS评分差异逐渐增大,48h达最大,以后且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降低(P交互<0.05).观察组患者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冷敷前至冷敷72 h后的肿胀分级呈逐渐降低趋势,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并且冷敷后各时点肿胀分级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冷敷后两组肿胀分级差异逐渐增大,48 h差异达最大,以后逐渐缩小且随着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降低(P交互<0.05).观察组疼痛症状和肿胀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冷敷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冷敷袋在四肢及多部位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和肿胀症状,促进其不适症状消失,有效地减少炎性渗出,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且冷敷安全性良好.

    自制冷敷袋四肢骨折多部位骨折疼痛肿胀炎性

    过渡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孔玮娜刘亚雯王秀玲李珍...
    353-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围手术期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过渡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式.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评估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1个月随访时的疼痛程度.同时,使用ODI残障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24 h和术后1个月随访时的功能状况.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采用SAS量表评估患者的术前焦虑水平和电话随访焦虑水平.术后1个月随访时使用欧洲五维三水平健康量表(EQ-5D-3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相较术后ODI及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组别及交互效应差异不显著(P>0.05).随访时SAS评分呈降低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术后各时点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EQ-5D-3L健康描述系统结果中,观察组5个维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改善疼痛程度、减轻焦虑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过渡期护理心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生活质量

    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效果评价

    朱兰王小刚夏燕鲍冬梅...
    359-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对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疼痛评分和术后腰椎功能指数,并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包括尿潴留、感染、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功能指数、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能有效促进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率.

    前馈控制理念风险预警手术室护理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恢复指标并发症满意度疼痛

    ESPCS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护理效果观察

    谢晶晶刘洁严婷玉朱名娇...
    365-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ESPCS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骨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ESPCS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讲解(explanation,E)、模拟(simulation,S)、练习(practice,P)、沟通(communication,C)、支持(support,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认知能力、健康行为、髋关节康复与活动度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能力总评分及髋关节疾病机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原理、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髋关节术后护理措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能力总评分及髋关节疾病机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原理、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髋关节术后护理措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Ⅱ总评分及相关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HS)评分及髋外展角、髋后伸角、髋前屈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髋外展角、髋后伸角、髋前屈角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ESPCS护理干预,可有助于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健康行为提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ESPCS护理干预髋关节置换术疾病认知能力健康行为生活质量

    肺癌个案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程兰李从玲张海玲屠超冉...
    372-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并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肺癌个案管理模式,探讨患者按时复诊率、患者满意率、辅助治疗依从性、我院辅助治疗留治率,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专科指标.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20年10月-2021年11月确诊肺癌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6例,观察组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全病程肺癌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按时复诊率与患者满意率、辅助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按时复诊率、满意率、辅助治疗依从性和我院辅助治疗留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锻炼依从性、慢性咳嗽自我管理达标率、患侧上肢上举达标率、合理膳食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个案管理模式在临床的构建与应用,能有效提高诊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肺癌个案管理构建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