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实践与研究
护理实践与研究

周莲茹

半月刊

1672-9676

hlsjyj@hlsjyj.com

0311-85911163;85074334

050031

石家庄市建华南大街133号

护理实践与研究/Journal 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家按语

    栗克清
    1107页

    视觉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影响

    池边柳赵莎周源源胡娜...
    1108-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视觉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医院治疗的 80 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视觉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评分、视听整合持续性操作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评分和睡眠状况(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干预前PSQ评分和IVA-CPT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 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PSQ评分、IVA-CPT评分以及睡眠状况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觉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行为表现和注意力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其能够帮助患儿逐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睡眠问题,有利于提高患儿睡眠质量水平,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

    视觉训练认知行为干预专科护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表现注意力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效果

    肖聪李帆周晶郭海燕...
    1114-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构建训练集,选择医院2022年7-12月收治的3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为验证集,采用危机干预分类评估量表等工具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风险预测模型,检验预测效果.结果 量表评价显示,训练集心理危机低水平组患者71例,中高水平组患者3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病程、患者自残自杀行为、照顾者文化水平、照顾者心理弹性、照顾者领悟社会支持、照顾者中重度负担(P<0.05).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 χ2 检验(χ2=1.151,P=0.283)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模型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812(95%CI:0.787~0.837),最佳截断值为14.5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2、0.890.验证集预测结果显示,预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00、0.850;Kappa=0.462,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研究构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调节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状况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以维持照顾者心理健康.

    青少年抑郁症主要照顾者心理危机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预测模型

    魏芳杨小燕熊佳熊芳...
    1121-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复发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6 月在医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9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 1 年内患者有无复发精神分裂症分为复发组(n=58)和无复发组(n=134),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对应的影响因素,应用R语言软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精神分裂症患者 1 年内复发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对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史、病程、就业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7-tiem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服药情况、精神病家族史均与精神分裂症复发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显示,前6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为GAD-7评分(GiNi=16.64)>病程(GiNi=15.09)>SSRS评分(GiNi=14.96)>PSQI评分(GiNi=14.00)>就业情况(GiNi=3.94)>饮酒史(GiNi=3.72).ROC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0,最佳截断值0.255对应的敏感度为82.81%,特异度为73.18%.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受GAD-7 评分、病程、SSRS评分、就业情况、PSQI评分、饮酒史因素影响,基于随机森林构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效能.

    精神分裂症复发预测模型随机森林服药情况社会支持睡眠质量焦虑状态

    基于微信主导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在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张艳赵芳张明马坤...
    1128-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主导的延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2023 年 4 月缓解期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 134 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康复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微信主导的延续性康复护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病耻感、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随访6个月,观察组中途退出3例,对照组中途退出5例.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歧视、掩饰、积极效应评分及病耻感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歧视、掩饰、积极效应评分及病耻感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心和兴趣评分及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关心和兴趣评分及IPRO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主导的延续性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微信康复护理病耻感社会功能生活质量

    基于艾森克人格分类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朱红梅饶虹刘文琴朱珊珊...
    1134-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艾森克人格分类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2021 年 2 月—2023 年 2 月抚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两组观察对象具有可比的原则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研究期间,对照组有 1 例患者退出、1 例脱落,观察组剔除 2 例,两组最终各有 38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艾森克人格分类的多元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共计干预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症状控制情况、社会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基于艾森克人格分类的多元化护理,可根据患者的人格分类类型进行精准干预,提高患者对自身症状控制效果,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及其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精神分裂症艾森克人格多元化护理自我管理行为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巩固期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周玉娟黄清清廖燕张小连...
    1141-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巩固期患者康复的因素.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2022 年 2 月在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87 例精神分裂症巩固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巩固治疗 6 个月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定义患者康复结局,BPRS≥35 分即视为康复不良.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分裂症巩固期患者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收录 87 例达到巩固治疗期的患者,3 例患者受认知障碍影响而没能完成问卷填写,1 例反复填写有误,均导致回收无效,治疗期间2 例产生暴力行为被强制控制,1 例出院后失访,最终 80 例患者获得研究结果.80 例患者BPRS评分为 28.00(23.00,32.00)分,其中14例患者得分>35分,为康复不良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康复不良组未治期婚姻、自杀史、社会化住院、自我怜悯评分(SCS)与康复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自我怜悯、自杀史、社会化住院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巩固期患者康复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精神分裂症巩固期患者康复结局的因素包括自我怜悯、自杀史、社会化住院,临床应重视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

    精神分裂症巩固治疗期康复自我怜悯社会化住院影响因素分析干预措施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饮食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隋丽荣张彤孔祥颖孙曈...
    1147-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饮食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按照循证检索资源的"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中英文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库: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官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SIGN)、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脉通.检索循证资源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Up To Da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CBM).检索原始研究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饮食管理的所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2名独立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5 篇文献,其中包括指南 10 篇,专家共识 2 篇,系统评价 2 篇,Meta分析 1 篇,汇总涉及饮食管理流程、饮食管理团队建设、营养评估和监测、营养干预、健康管理5个方面共8条证据.结论 本次研究共总结目前国内外关于ASD患者饮食管理的 8 条最佳证据,证据表明,医护人员在实行饮食管理前,应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营养筛查结果,结合国内医疗和科室环境,通过多学科协作制订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个体化饮食管理方案,以便对ASD患者实行具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饮食管理循证护理证据总结营养干预健康管理

    中医情志干预联合焦点解决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张英丹范秋珍邹琳琳张蕊...
    1158-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情志干预联合焦点解决模式对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月哈尔滨市中医医院接收的 140 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情志干预联合焦点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行为[脑卒中健康行为量表(HPLP-II)]、运动功能[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结果 干预 3 个月,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责任感、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运动锻炼、压力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中医情志干预联合焦点解决模式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健康行为,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脑卒中恢复期中医情志干预焦点解决模式心理状态健康行为

    基于预康复理念的肺康复训练在肺癌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应用

    肖文琼李雪娇张丹郭文炜...
    1164-1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预康复理念的肺康复训练在肺癌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旨在提高患者干预前的肺功能及自我管理水平,为术后康复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 2022 年5 月—2023 年 8 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行肺癌肺叶切除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预康复理念的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自我水平能力、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并发症、6 min步行试验(6MWD).结果 观察组自主咳嗽依从率 87.50%、早期下床活动依从率82.50%,均高于对照组 57.50%、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7.50%低于对照组 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个月,观察组的 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预康复理念的肺康复训练在肺癌肺叶切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应用,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改善肺功能及运动耐力.

    预康复理念肺康复训练肺癌肺叶切除围术期肺功能运动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