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李伯刚

月刊

1001-6880

trcw@clas.ac.cn

028-85210304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6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Journal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合办,是我国最早报道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学术性双月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山胡柚果皮精油提取工艺模型筛选优化、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江丽洁温乐乐石佳艺邓雅慧...
    1101-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常山胡柚果皮(Citrus × aurantium Changshan-huyou pericarp,CP)精油化学成分,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CP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CP精油中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最佳工艺条件:粒径24目、蒸馏水浸泡1 h、液固比34.86 mL/g、提取温度300.00 ℃、提取时间166.21 min,在此条件下,CP精油提取率为0.82%,响应面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可有效地利用已有数据对目标寻优.同时CP精油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IC50值为65.01 mg/mL),表明CP精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常山胡柚精油水蒸气蒸馏法响应面优化人工神经网络

    沙漠小球藻GTD4C-2胞内酸性糖的提取优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张凯月周永顺韩凯王璐...
    1112-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中心复合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沙漠小球藻GTD4C-2(Chlorella sp.GTD4C-2)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s)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80℃;固液比(g/mL):1:25.通过最佳提取条件,提取的IPSs进行离子色谱分离纯化,而后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和傅里叶红外技术对IPSs进行结构分析.此外,还对其进行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得到分子量稳定的IPS-2和IPS-3两种酸性糖,分子量分别为53.1 kDa和25.6 kDa;硫酸基含量分别为(5.69±0.11)%和(8.46±0.03)%;且单糖组成均为葡萄糖、半乳糖.体外抗氧化能力(以vC为阳性对照):VC>IPSs>IPS-3>IPS-2.从沙漠小球藻中分离得到的多糖具有抗氧化能力,且粗提IPSs抗氧化活性强于IPS-2和IPS-3.沙漠小球藻多糖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沙漠小球藻工艺优化响应曲面多糖抗氧化活性

    补骨脂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屏障及继发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

    曹柳唐晓晴罗青牛梦园...
    1121-1129,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补骨脂素(psoralen,PSO)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肠道屏障及继发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模型组(model,Mod)、阳性药柳氮磺吡啶组(sul-fasalazine,SASP,200 mg/kg)、PSO低剂量组(PSO-L,20 mg/kg)和PSO高剂量组(PSO-H,40 mg/kg),通过自由饮用2.25%的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7 d构建UC模型.实验期间记录小鼠的体重,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结肠中带状闭合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闭合蛋白-1(Claudin-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肝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C 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 Toll 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 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protein 88,MyD88)以及磷酸化核因子 κB(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 kappa-B,p-NF-κB)的表达.结果显示,与Mod组相比,经PSO治疗后,UC小鼠体重下降得到缓解、DAI评分下降、缓解了结肠长度的缩短;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mRNA的表达均上调;肝脏AST、ALT、AKP和LDH含量均下降;肝脏LPS、CRP、PCT、IL-6以及TNF-α含量均下降;下调了肝脏TLR4、MyD88以及p-NF-κB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PSO可以改善DSS诱导的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并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改善继发性肝损伤.

    补骨脂素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屏障继发性肝损伤炎症

    杠柳毒苷通过诱导细胞自噬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王建良付生军李兰兰李喜香...
    1130-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测杠柳毒苷(periplocin,PP)对前列腺癌细胞(prostate cancer,PCa)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体外培养前列腺癌DU145和PC3细胞,CCK8实验、克隆形成、3D基质胶侵袭实验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等作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58染色、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杠柳毒苷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诱导凋亡小体形成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RNA-Seq转录组测序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影响;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杠柳毒苷对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影响;Western blot、EG-FP-LC3B融合蛋白表达细胞检测杠柳毒苷对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对细胞自噬体形成的影响;构建裸鼠荷瘤模型检测杠柳毒苷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内生长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杠柳毒苷可浓度依赖性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迁移侵袭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小体产生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改变前列腺癌细胞基因表达谱;浓度依赖性提高前列腺癌细胞内ROS水平,上调自噬标志蛋白LC3B和Beclin-1表达,下调自噬降解标志蛋白p62表达;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本研究发现PP可抑制PCa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为PP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自噬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前列腺癌杠柳毒苷细胞凋亡RNA-Seq细胞自噬

    肉桂叶化学成分研究

    张亚伦朱研洁代向阳王小兰...
    1142-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叶的化学成分,采用大孔树脂、ODS、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肉桂叶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7S,8S)-4,9,7'-trihydroxy-3,3',5'-trimethoxy-8-O-4'-neolignan 7-O-β-D-glucopyranoside(1)、蚱蜢酮(2)、柑橘苷 A(3)、loliolide-β-D-glucopyranoside(4)、methyl dihydromelilotoside(5)、methyl 2-phenylpropanoate-2-O-β-D-apiofuranosyl-(1 →6)-O-β-D-glucopyranoside(6)、2,3-dihydroxy-1-(4-hydroxyl-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7)、4-O-(2-hydroxy-1-hydroxymethylethyl)-dihydroconiferyl alcohol(8).化合物 1 为新的苯丙素葡萄糖苷,化合物 3~5、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对化合物1~8进行体外降血糖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在10.0 μmol/L浓度下,化合物2、3、7和8可以增加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

    肉桂叶化学成分酚苷类降血糖活性

    九华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张宇夏宬涵吴江平王国栋...
    1149-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十大皖药"品种——九华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in Jiuhua Mountain)块状根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九华黄精生药材的8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并通过1 H NMR、13C NMR、HR-ESI-MS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分别为 polygodoside H(1)、polygonatumoside G(2)、25(S)-funkioside B(3)、typaspidoside A(4)、芦丁(5)、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6)、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10)、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1)、4-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2)、3,5-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3)、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5)、对羟基肉桂酸甲酯(16),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九华黄精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3、5~8均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NO,且无细胞毒作用,IC50值范围为8.28~41.85 μmol/L,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炎活性.

    九华黄精化学成分结构鉴定抗炎活性

    莲子心中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佳东高晗李英哲张贵兰...
    1158-1165,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寻找莲子心(Nelumbinis Plumula)具有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分离和纯化莲子心的80%乙醇提取物,运用1H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化合物进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筛选.从莲子心80%乙醇提取物分离纯化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苷(1)、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2)、芹菜素-6-C-β-L-阿拉伯糖-8-C-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新橙皮苷(4)、木犀草素-3'-O-β-D-葡萄糖苷(5)、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6)、橙皮苷(7)、异夏佛塔苷(8)、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9)、对香豆酸-4-O-β-D-葡萄糖苷(10)、对香豆酸(11)、苯乙基6-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β-D-葡萄糖苷(12)、淫羊藿次苷D1(13)、淫羊藿次苷F2(14).化合物1~6、9、11~14均为首次从莲子心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1~8对缺氧/复氧损伤下的小鼠HL-1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小鼠HL-1-STAT3-Luc细胞中STAT3的表达也具有促进作用,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莲子心黄酮苷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缺氧/复氧损伤

    地卷柏中肽类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活性研究

    何福林贺茜吕敬崑谢夷...
    1166-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摘 要:研究地卷柏Selaginella prostrata全草中的肽类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活性.基于茚三酮试剂显色的薄层原位化学反应导向分离方法,综合运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共从地卷柏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肽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pulvpeptin A(1)、nocardiotide A(2)、dianthin C(3)、longicalycinin A(4)、橙黄胡椒酰胺(5)、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6)、环-(L-酪氨酸-L-脯氨酸)(7)、环-(L-羟脯氨酸-L-亮氨酸)(8)、环-(L-亮氨酸-L-异亮氨酸)(9)、环-(L-脯氨酸-L-苯丙氨酸)(10)、环-(L-缬氨酸-L-脯氨酸)(11)、环-(L-脯氨酸-L-亮氨酸)(12)、环-(L-脯氨酸-L-异亮氨酸)(13)、环-(L-缬氨酸-L-苯丙氨酸)(14)、环-(L-缬氨酸-L-缬氨酸)(15).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地卷柏中分离获得,化合物2~4、7~15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获得.通过建立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评价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神经保护活性.结果显示在50 μmol/L浓度下,化合物5、6和8显示出较好的神经保护活性.本研究为地卷柏的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地卷柏肽类化学成分神经保护活性

    桂林会仙湿地真菌Talaromyces sp.W21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梁琳袁玺冼小雅周先丽...
    1175-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桂林会仙湿地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W21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综合运用多种柱色谱、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Talaromyces sp.W21发酵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cytospone K(1)、(3S,4R,5R)-4-hydroxymethyl-3,5-dimethyldihydro-2-furanone(2)、lasdiplactone(3)、leptosphaerone C(4)、annularin A(5)、annularin K(6)、cladobotrin V(7)、2-(2'S-hydroxypropyl)-5-methyl-7-hydroxy-chromone(8)、bacillisporin A(9)、bacillisporin B(10).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8为首次从Talaromyces sp.中分离获得.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9和10对LPS诱导的RAW 264.7释放NO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 IC50分别为 38.90±0.79、35.02±1.03 μmol/L.

    湿地真菌化学成分α-吡喃酮抗炎活性

    柴胡-白芍单味、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化学成分及抗抑郁对比研究

    杨新雪梁进京董蕊
    1182-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柴胡-白芍单味、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变化,建立利血平拮抗急性抑郁模型探讨药对合煎与单煎合并的抗抑郁作用差异.采用COSMOSIL5C18-MS-Ⅱ柱(250 mm×4.6 mm,5 µ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µL;采用双波长(210、230 nm)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剂实验及对相关组织进行HE、Nissl染色分析不同剂型对小鼠抑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芍药苷和氧化芍药苷的含量在柴胡-白芍单味配方颗粒混溶中低于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柴胡-白芍单味配方颗粒混溶组、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组和传统汤剂组均能使小鼠脑内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明显提高(P<0.05,P<0.01);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显著升高(P<0.05,P<0.01);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不同程度地升高,丙二醛显著降低(P<0.05,P<0.01).HPLC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稳定可靠.通过抑制炎症和缓解氧化应激,柴胡-白芍药对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较柴胡-白芍单味配方颗粒混溶改善抑郁症状显著.

    柴胡-白芍配方颗粒传统汤剂主要成分抗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