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馆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建设

高文华(兼)

月刊

1004-325X

tsgjsvip@vip.sina.com

0451-85990515

150090

哈尔滨市长江路218号

图书馆建设/Journal Library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开展图书情报界的学术交流,普及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传播图书情报工作的先进经验。以理论建设、业务建设、图书馆文化三个版块为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政社合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与推进路径研究

    李杨陆和建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社合作是国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在政社合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如何最大化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是决定服务效能的关键所在.综合吸收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发现政府的角色从"划桨"走向"掌舵"、从"全能"走向"有限"、从"管制"走向"服务".通过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发现,在政社合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时间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角色表现存在差异,即准备期是"市场参与"的谋划者、洽商期是"择优而取"的践行者、运行期是"普惠公益"的守护者、验收期是"管评分离"的使能者.政社合作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应以法治建设增进刚性约束,以行政文化创新引领职能转变,以督评对接发挥协同合力.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角色政社合作推进路径

    文旅融合背景下用户体验地图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体验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王文韬钱鹏博董晶晶唐思捷...
    106-119,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用户体验地图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公共图书馆文创体验服务中,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在文创体验服务中不同阶段的痛点和需求点,从而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创体验服务效能、促进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公共图书馆文创体验服务的用户体验地图应用框架,包括用户画像构建、服务流程梳理、用户信息采集、全局用户体验地图、局部用户体验地图5个部分,以安徽省某公共图书馆为例,进行实地研究可以发现,该应用框架能够多角度挖掘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与真实需求,为丰富特定服务场景下公共图书馆用户体验研究、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创体验服务质量提供了工具借鉴和有益参考.

    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文创体验服务用户体验地图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融入:面向老年群体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的包容策略研究

    黄凌云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与老龄化并行的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老年群体数字包容治理问题日益凸显.老年群体共享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可以拓宽获得渠道,维护文化权益;克服数字失能,满足价值认同;纠偏数字排斥,推进服务均等.以接入沟、使用沟、技术沟、心理沟为表征的数字融入困境,是目前老年群体在获得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时面临的主要障碍.国家应通过顶层设计与基础设施的完善,"以人为本"的分类治理模式,数字技术赋能优化适老改造,多元参与提升数字素养,数字主体身份的构建与认同等系列数字包容治理策略,协助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数字融入,使其享受更多由技术发展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红利.

    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老年群体数字包容数字鸿沟

    生成式人工智能Sora赋能智慧图书馆的探索与法律规制

    李涛
    128-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革新将带来生产力的重大飞跃,Sora的出现势必对现代图书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驱动力量,Sora所赋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在图书馆可视化知识服务体系、智慧虚拟空间、优化算法技术以及智慧化信息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促进智慧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但与此同时,Sora也带来知识产权、过度收集读者个人信息和数据、算法滥用等法律风险.深入分析这些法律风险背后的内在逻辑,可以发现在将Sora与智慧图书馆融合时,应明确Sora作品的权利归属,建立Sora作品的识别体系与算法监管制度,从而构建起完善的智慧图书馆法律保障体系.

    生成式人工智能智慧图书馆Sora个人信息与数据著作权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大学图书馆数据治理研究

    陈飞黄文彬
    138-14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内的数据是实现大学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一,为了有效治理数据,推动图书馆业务创新,大学图书馆数据治理应采用有针对性的数据治理框架、借鉴国家标准DCMM进行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面向大学图书馆的关键业务确定数据治理范围、依据大学图书馆组织特色开展数据治理以及基于PDCA思想设计数据治理流程.大学图书馆数据可以归纳为技术数据、资源数据、师生成果数据、权益管理数据和运营数据5类.其中,技术数据是资源建设和技术应用领域的关键要素;资源数据和师生成果数据是图书馆基于数据提供服务的基础;权益管理数据是服务创新、空间建设、队伍建设的数据来源;运营数据在经费保障领域提供辅助决策.大学图书馆数据治理流程为确定业务范围一执行成熟度评估一设计路线图一数据治理实施一结果度量一业务运营.此外,针对大学图书馆数据特点,其典型业务的治理需将重心聚焦于数据分布与元数据管理、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以及数据质量管理3个方面.

    数据治理流程数字化转型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大学图书馆

    面向未来学习中心的医学院校图书馆研究

    胡博越赵南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院校图书馆面临现代医学教育转型的挑战,传统功能和服务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学习需求.为应对此挑战,未来学习中心成为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未来学习中心结合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协同创新,推动图书馆从知识存储场所转型为教育与科研的驱动平台.其显著优势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室提供的逼真学习体验、沉浸式学习环境的设计以及通过构建在线协作平台以增强医学生的互动与协作能力.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医学教育创新和科研能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持.

    医学院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沉浸式学习环境在线协作平台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回顾与探讨

    李金芳
    157-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课,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定位和文献检索课的方法课定位;20世纪90年代文献检索与利用科学方法课,呈现出科学方法课的新定位、机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及重视教育理论研究的特点;21世纪初期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了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和本土化教学实践探索的特点,成为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至今全素养教育,呈现出信息素养教育建设的体系化、在线教育的规模化、理论引领实践创新等特点.基于此,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未来发展方向为开展信息思维教育,改善高等教育的关系与过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研应守正固本,坚守价值导向;着力于创新人才培养;开展教师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教研文献检索与利用课

    民国时期读书指导类书籍的兴起与阅读理想的构建

    褚欣桐吴永贵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读书指导类书籍在知识转型的背景下建构起了一套理想化的阅读实践方式.时间脉络上,读书指导类书籍的生产与出版业的发展、读书运动的开展等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呈现出彼此促进、同频共振的互动关系.出版主体上,各方力量在商业利益、启蒙理想、政治意图等因素驱动下,擘画其各异的理想阅读方式.图书内容上,社会转型与思潮迭变之下,读书指导类书籍针对特定读物与读者提出了新阅读方法,亦重新构拟了阅读行为的价值指向.

    读书指导读书法阅读理想

    杭州

    顾晓光
    封2页

    书讯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