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图书情报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工作

初景利

半月刊

0252-3116

journal@mail.las.ac.cn;tsqbgz@vip.163.com

010-82623933

100080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图书情报工作/Journa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弘扬学术精神、推动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形成了面向实践、注重新技术、追求理论精品的特色,铸就了求实创新的风格,成为中国大陆本学科领域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的刊物,而且在海外图书情报界也享有相当的声誉。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工作》的大容量信息将打造其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实用性的新特色,成为展示学科发展趋势,报道学科发展动态不可或缺的媒介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推动信息资源管理事业创新发展——《图书情报工作》《知识管理论坛》2024卷首语

    初景利
    3页

    数据驱动的学术评价理论框架研究

    索传军于淼牌艳欣戎军涛...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破五唯是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当前学术评价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五唯"破除之后,依据什么开展学术评价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过程/方法]借鉴数据驱动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对文献计量和同行评议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困境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开展数据驱动学术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及基于数据驱动学术评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果/结论]最后,构建数据驱动的学术评价范式的理论框架,包括学术评价问题的定义、学术评价对象数据的采集、学术评价模型的构建以及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数据驱动学术评价范式理论框架同行评议文献计量

    《知识管理论坛》投稿须知

    12页

    学术论文模糊评价方法研究

    牌艳欣索传军肖玥李艺亭...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引入模糊数学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完善现有论文评价理论和方法,探索一种实现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评价的新视角.[过程/方法]借鉴模糊数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学术论文评价中的模糊性现象的基础上,探讨学术论文模糊评价的内涵、功能与作用,论证将模糊评价法应用于学术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术论文模糊评价的方法与实现路径,主要通过建立学术论文的评测集和评判集,构建模糊判别函数,实现对学术论文价值的模糊评价.结合具体实例重点分析学术论文模糊评价实现路径中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结果/结论]学术论文评价本质上是一个涉及模糊概念、模糊划分、模糊判别、模糊决策等诸多过程的复杂事件,将模糊评价思想与方法应用于学术论文评价具有明显的应用潜能和优势.

    学术论文模糊数学模糊评价评价方法数据模型

    基于创新知识元谱系的学术论文新颖性测度研究

    戎军涛索传军周彦廷李艺亭...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基于"频次"与基于"引文"的评价方法本质上是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与学术创新性并不完全对等,从内容层次和语义层次对学术论文进行新颖性测度能够为学术论文创新性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研究遵循数据驱动的学术评价范式路径.首先,基于分类比较的思想构建创新知识元谱系的概念模型;其次,基于创新知识元谱系构建学术论文新颖性测度模型;最后,通过实证验证模型的适用性.[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研究所提出的新颖性测度模型借助创新知识元谱系作为参照系,采用分类比较思想进行评价,能够实现从语义内容层面测度学术论文的新颖性.但该模型同时存在谱系适用性的局限.

    创新知识元谱系学术评价创新性评价新颖性测度

    全价值链数据创新:内涵、路径与实现模式

    马捷孙文晶郝志远
    3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数据创新是实现数据价值创造与再造的必要前提,是有效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探索数据创新的基本内涵、路径与实现模式,有助于充分释放数据潜能.[方法/过程]聚焦概念内涵、基本路径以及实现模式三维视角对全价值链数据创新过程进行细化分析.[结果/结论]厘清全价值链数据创新的基本内涵,并依此构建相关概念模型,最终提出覆盖三阶段、六环节的全价值链数据创新路径,即形成阶段的数据采集与数据评估环节、挖掘阶段的数据分析与数据开发环节以及流通阶段的数据共享与数据应用环节,在此基础上,阐明全价值链数据创新的实现模式.

    数据创新数据价值全价值链

    多主体互动视角下数据要素市场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研究

    陈媛媛赵晴
    5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对平台方参与作用下数据要素市场主要参与主体的策略选择进行研究,旨在探寻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方法/过程]基于多主体互动视角,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对数据要素市场三方主体交易过程中涉及的成本收益变动情况进行假设,并对数据要素市场的三方主体进行演化博弈分析,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最终结果表明,三方主体的初始意愿均对策略选择有所影响,收益与违约成本是影响数据供需双方交易意愿的重要因素,服务报酬是三方主体策略选择的共同影响因素,节省成本与惩罚会直接影响平台方积极参与数据交易的策略选择.未来要从政策、法律、认知与管理4个层面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多主体数据要素市场交易成本理论演化博弈仿真模拟

    基于语义分析的政府开放数据平台隐私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陈美曹语嫣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在政府开放数据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性成为重要课题.系统梳理政府开放数据平台隐私政策,为推动政府开放数据和隐私保护的平衡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以15个省级政府开放数据平台隐私政策(211条政策细则)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LDA2Vce主题模型、命名实体识别以及PMC指数模型,从"政策主题—政策客体—政策效力"3个维度对各省政府开放数据平台隐私政策进行系统性梳理和量化评价.[结果/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隐私政策存在政策主题有待细化、政策客体参与失衡、政策效力仍需提升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开放政府数据隐私保护LDA2Vec主题模型命名实体识别PMC指数模型

    虚拟阅读社群共读书目的阅读吸引力要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肖雪刘亭孝范桉榕
    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通过虚拟阅读社群共读书目的阅读吸引力要素分析,了解读者与读物交互的关注重点、变化与作用机理,为促进以读者为中心的人书匹配和阅读服务提供策略建议.[方法/过程]以豆瓣小组共读书目前100本图书的500条大众书评为研究对象,采用编码分析方法归纳阅读吸引力要素的维度,分析其阶段变化、类别特征与作用机理.[结果/结论]将阅读吸引力要素归纳为读者相关和读物相关两方面共7个维度31个具体要素;作用机理归纳为期待—确认、情境认知、社会认同、质量—价值—满意度作用.审视了阅读吸引力要素的概念界定,指出应以阅读吸引力要素为基础优化书目信息描述、快速了解读者阅读需求、提供阅读推荐、开展以实证为基础的阅读活动、保障阅读服务效果.

    阅读吸引力读者咨询阅读书目读者书评虚拟阅读社群

    用户需求导向的高校图书馆数据可视化素养服务研究

    侯雪林应峻宋士杰万鑫灿...
    9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识别并深入了解用户的数据可视化素养服务需求,可以帮助图书馆规划针对性服务策略,提升用户数据可视化素养水平.[方法/过程]通过问卷了解大学生、教师及科研人员数据可视化行为现状及数据可视化素养服务需求,利用Kano模型进行用户需求分类及优先级评估,借助QFD模型分析图书馆质量要素,据此提出高校图书馆数据可视化素养服务重点.[结果/结论]绝大多数用户认为图书馆有必要提供数据可视化素养服务,用户需求以魅力需求为主.其中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主体及服务基础的需求特征分别为知识技能需求强,意识伦理需求弱;深层服务需求强,浅层服务需求弱;能力素质需求强,身份来源需求弱;软硬件资源需求强,服务空间需求弱.对此,高校图书馆应拓宽服务边界,创新数据可视化素养服务模式;多渠道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馆员技能;加强数据可视化技能培训,提升数据可视化综合素养;逐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用户需求数据可视化素养数字素养学科服务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