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台湾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台湾研究
台湾研究

余克礼

双月刊

1006-6683

010-82864912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1号

台湾研究 /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台湾研究和综合性专业刊物。主要刊登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学艺术以及有关两岸关系、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学术论文,兼载台湾人物研究介绍、书刊评价以及其他研究资料。读者对象为:有关研究人员、台湾事务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台湾方面制定的"限制与禁止水域"规则效力之批判——从国际法视角解读"2·14"恶性撞船事件

    谈晨逸严安林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2·14"恶性撞船事件后,两岸在"限制与禁止水域"问题上对立不断,突显了双方之间的对抗态势.以《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为依据的"限制与禁止水域",系以台湾与大陆"同属中国"为基本前提,并不具备划分中国主权的含义,这是任何人都不可否认的事实.该水域是台湾当局基于其交战地位和"海防"目的而临时设立的缓冲区,其效力仅及于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台湾地区,而不能对中央政府产生阻止大陆船舶进入该水域的义务.出于保护大陆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海上正常秩序的考虑,中央政府长期采取劝阻大陆渔船进入"限制与禁止水域"的政策.但中央政府对台湾当局的这份尊重并没有换取对方同等的尊重,"2·14"恶性撞船事件中,台湾当局不但粗暴执法、侵害大陆渔民生命安全,还在处置中推诿卸责,这才迫使国台办作出了"根本不存在所谓'禁止、限制水域'"的声明,宣示中国对该水域的主权.

    "2·14"恶性撞船事件"限制与禁止水域"《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中国内战

    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重大意义

    邓小冬曾思菲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生成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统一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推进两岸统一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在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岸关系形势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科学地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目标、价值取向、决定因素、重要抓手、核心环节、原则底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统一理论,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统一的认识,为新时代做好对台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时代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生成逻辑

    当前民进党派系矛盾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陈先才郑雨竹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派系政治是民进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派系利益展开的斗争是民进党派系政治的特征之一.民进党派系消长的变化受选举结果的直接影响,因此派系矛盾主要表现在公职和党职选举中.2024年台湾"二合一"选举,以及民进党"党代会"选举引发民进党内部派系结构变化,导致派系加速分化重组,形成"亲赖"与"非赖"两大阵营.派系冲突暗流涌动,利益冲突是派系斗争的根本原因,赖清德的固执与强势性格无疑会加剧派系之间的矛盾与折冲.民进党派系矛盾将会随着2026年及2028年选举时程的逼近而激化,不仅有可能会削弱民进党派系共治的传统,而且也会影响岛内政局发展,甚至会冲击两岸关系.

    民进党派系政治派系矛盾赖清德

    赖清德上台以来民进党派系政治的最新发展

    胡雪儿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派系政治是民进党政治生态以及运作模式最典型特征.赖清德上台为民进党派系政治演化注入新变数.民进党"全代会"奠定"赖清德时代"派系政治基本格局.基于"新潮流系""民主活水""绿色友谊连线"的"新赖系"逐步成型,"正国会""涌言会"向赖清德靠拢,共同构筑起独霸党内的"信赖联盟".与此同时,"反赖"力量加速集结于"英系"周围."信赖""反赖"两大阵营分庭抗礼.尽管赖清德强势风格致使派系政治相对没有以往活跃,但派系矛盾反在加速累积.从长远看,派系政治仍处动态发展之中.2026年"九合一"选举将是民进党派系政治演化的重要节点,值得特别关注.

    民进党派系政治赖清德最新发展

    大陆台资企业融资难题的金融环境因素与纾解策略

    王华李旭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尝试从金融环境这一视角切入,通过评估大陆金融环境相对于台资企业融资需求的适配性,揭示台企融资难题得以形成的内在机理,据此提出行之有效的纾困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正是因为大陆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特殊的优劣势,由此促生特定的金融规制,引发银行机构的信贷偏好现象,才最终造成中小型台资企业的融资困境;具体而言,银行信贷偏好可概括为规模偏好和所有制偏好两类特征,而大陆台资企业既非国有、也非大型(多以中小型为主),加之与银行机构存在信息不对称,难免面临较高的信贷市场准入门槛.台资企业融资难题的根源在于大陆金融环境的不适配,解决融资难题的关键不在"台",而在"中小",即实现大陆金融系统中针对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的融资畅通.

    台资企业融资困境金融环境信贷偏好

    "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岸产业链双向嵌入的驱动机理模型构建和绩效测度

    王勇
    5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大陆经济步入新常态下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其内生经济发展逻辑与多元经济合作内涵为新形势下两岸产业链双向嵌入式合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由此,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技术转移的内在经济发展逻辑,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凸显的包容性全球化和跨尺度多重空间经济合作内涵,探究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两岸产业链双向嵌入提供的新基础、动力及发展空间.通过参考Barnett双向嵌入性分析框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五通"多元合作共赢经济发展内涵,纳入"关系嵌入"、"结构嵌入"、"虚拟嵌入"、"社会嵌入"等"嵌入性"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以及用户驱动创新研究的核心思想,建构出"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岸产业链双向嵌入性驱动机理模型.基于此,通过选取"一带一路"倡议下两岸产业链双向虚拟嵌入和双向社会嵌入的代表性个案,运用所建构的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同时,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多元合作内涵,结合对协同与协同创新的内涵溯源及双向嵌入性协同创新机理阐释,探究出"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两岸产业链双向嵌入的协同效应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两岸产业链双向嵌入驱动机理模型绩效测度

    由改变认知到改变认同:美国在涉台问题上的认知战策略及其影响

    钟厚涛王子旗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护持霸权,美国把以话语政治为代表的认知战嵌入"一体化威慑"的"以台制华"策略,塑造"民主台湾对抗威权中国"虚假叙事,并将台湾纳入"国际民主阵营",引导国际社会误认为"支持台湾就是捍卫民主自由".美国还构建联盟干预和集体威慑,诱导其他国家以国内法名义炮制涉台法案,图谋推动台湾问题被国际化、阵营化和意识形态化.民进党当局主动对美配合,以认知战编织"信息茧房"和抢占"制脑权",扭曲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同时在国际社会打"悲情牌"进行话语投射,企图躲至美国精心构筑的"小院高墙"来"挟洋谋独".未来中国大陆宜推进防御前置,通过抢占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制高点,将道义优势和法理优势转化为认知优势,夺取认知战胜利.

    认知战涉台外交话语制衡认知反攻

    美国主流智库的涉台认知及影响力评估(2017-2023)

    娄亚萍王慧天
    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智库是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10家美国主流智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代表性涉台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评估其对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主流智库对台政策认知日益保守化,对华立场较为强硬,并在美国政府和国会中取得越来越多的认同.我们需要充分重视美国智库的保守主义倾向,对其涉台研究成果进行持续性的跟踪监测;同时,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台湾故事.

    美国智库美国对台政策台海战争保守化

    日据时期至光复初期台湾社会的"自治"认知

    阮倩晴黄俊凌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据时期,台湾民众为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寻找民族解放的道路,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从台湾文化协会倡导的"台湾自治"、台湾共产党提出的"民族独立",到辗转祖国战场的台籍志士振呼的"台人治台",都力图摆脱日本殖民控制,实现民族解放的治台理念,其本质不是谋求"台独",而是为了更好地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近年来,岛内"台独"分裂势力总是歪曲历史,企图重塑台湾主体意识,使台湾在历史文化上脱离中国大陆,其中对台湾人民抗日斗争历史及其祖国意识的故意歪曲也是其中一步.因此,我们应该严格按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部署,努力"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坚持"用史实说话",认识到台湾民众的探索与努力都是心向祖国的不二证据.

    台湾自治台人治台地方自治

    近年台湾影视"台独"意识形态倾向批判

    陈美霞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作为大众娱乐产品,可以柔性方式完成思想灌输,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民进党"台独"意识形态建构蔓延至大众文化领域,影视成为再现政治意图的审美包装.这批"台独"意识形态倾向影视剧借用部分真实历史素材,辅以多种建构策略,宣传"去中国化""亲美""媚日""台湾民族认同"等思想.台湾影视"台独"意识形态倾向与民进党当局文化政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祖国大陆应该提高警惕,努力反制台湾影视"台独"意识形态倾向.

    台湾影视"台独"意识形态文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