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DT与TPB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研究

    吕超张婕孔令一
    201-203,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自我决定理论(SDT)和计划行为理论(TPB)整合模型,探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决定因素.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自主性、能力感、人际关系、意向、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数据.结果:自主性、能力感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有显著影响,同时意向、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激发内在动机与自主性、增强能力感与自我效能感、塑造积极态度与主观规范、提升知觉行为控制与自我监控的干预策略,为制定针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自我决定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体育锻炼行为大学生

    高校发展匹克球运动的潜力、困境与对策研究

    胡纯纯何文盛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匹克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适合全民健身的隔网小球类运动项目.学校体育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一环,因而匹克球运动在高校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匹克球运动在高校发展的潜力、困境与对策.研究发现,匹克球运动资金投入少、学习难度小、适用范围广,同时能带来良好的健康效益、丰富校园文化、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然而,高校匹克球运动也面临着知名度与普及度低、场地设施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和组织不完善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对策:设置多元课程,满足学生需要;组织多元化赛事,提高赛事影响力;宣传匹克球运动校园文化,营造运动氛围;建立匹克球运动组织,完善组织结构;争取多方支持,助力高校发展匹克球运动.

    高校匹克球运动产学研一体化潜力困境对策

    体教融合背景下省域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发展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

    周何梦娟
    208-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究体教融合背景下省域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发展困境与创新路径.研究认为,目前体教融合背景下省域大学生体育协会存在资金、人员和场地物资缺乏等内部资源困境,连接政府、上下级协会、会员单位等外部社会关系困境,以及如何打造稳定品牌赛事、拓展高校市场、推动体教融合的产品困境.据此,提出三大创新路径:拓展资源渠道,开创校地合作新模式;厘清社会关系,构建高校体育治理体系;扩展功能维度,构建体教融合大数据网络.

    体教融合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困境创新路径

    基于Kano模型的桂林市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学生需求层次及优化路径研究

    冯海涛姚绩伟
    21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据Kano模型、SERVQUAL理论构建桂林市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学生需求层次识别量表,其中包括有形性、保证性、可靠性、响应性、移情性5个维度和37项观测指标,结合Better-Worse系数象限图、ASC系数对桂林市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学生需求层次各观测指标重要度进行优先序排列.研究发现,37项桂林市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观测指标中,包括15项魅力型需求、10项期望型需求、7项必备型需求、5项无差异需求,根据其重要度排序得出,对于学生反馈的场馆损坏设备能及时更换维修、场馆收费情况合理等观测指标是桂林市高校体育场馆需优先解决的服务内容.为促进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学生需求层次结构的提升,特提出优化路径:优先发展魅力与期望型需求,缓解供需矛盾;保持并优化必备型需求,完善硬件设施与人员服务;关注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学生需求的动态演化,逐步转化无差异需求.

    Kano模型高校体育场馆服务需求层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体育工作总体要求、困境审视与突破路径

    王新
    217-21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及高职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总体要求—困境审视—突破路径"为逻辑主线,对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职体育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表现为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建立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在实现总体要求过程中,目前高职体育工作的开展存在以下困境:体育课程设置滞后,教学模式略显单一;体育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活动开展受限;课堂思政教育薄弱,课程思政体系缺失.基于此,提出相关突破路径: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模式;保障体育资源配置,满足教学需求;提升思政教学能力,完善思政体系.

    职业教育改革高职体育体育教育课程改革

    中职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与路径研究

    毛俊谌小英
    220-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育已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中职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与路径.研究认为:高质量发展中职体育教育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职体育教育长期发展、提升教育公平和包容性、促进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高质量发展中职体育教育的逻辑体现在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职体育教育的生命线、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等方面.据此,提出中职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坚持党对中职体育教育的全面领导,不断深化中职体育教育改革创新,高度重视协调发展,不断完善校园体育竞赛体系,不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体育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价值逻辑路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然困境与纾解路径

    张迪天林永棠
    223-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系统释析中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然困境,并提出四重纾解路径.研究发现,中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体现在:启智润心,厚植学生崇高爱国情怀;铸魂育人,锤炼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立德树人,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然困境表现为:思政元素特色不鲜明,削弱协同育人效应;教学过程不生动,降低德育多元价值;逻辑主线混乱,阻碍育人机制长效发挥.据此,提出纾解路径:共谱立德树人主旋律,促教师意识能力双提升;立足体育课堂主战场,打造"体育思政"模块教学展特色;夯实课外体育主渠道,拓思政空间协同共育人;贯通职业体能主动脉,融思政双线赋能强体魄.

    立德树人中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思政元素爱国主义

    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体育增值性评价:应用框架与实践路向

    郑凯吴钇雕吴宇星
    226-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值性评价是以学习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作为评价基点,对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发展、价值养成、学习习惯等各方面素质的增幅情况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持续深化与智能化评价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型增值性评价逐渐成为测评学生核心素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评价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智能技术赋能视角,在分析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体育增值性评价价值的基础上,对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体育增值性评价的应用框架与实践路向进行探索.研究认为: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体育增值性评价的价值体现在评价理念差异化、评价主体交互化、评价方法科学化和评价结果可视化4个层面.智能技术赋能中小学体育增值性评价的应有框架可从感知层、连接层、计算层、应用层4个层面搭建.据此,提出了理念标新、科技创新、人才更新和主体革新4个方面的实践路向.

    智能技术增值性评价体育教学应用框架

    "双减"政策下"家校社"推进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现实困境与协同路径研究

    傅玥田翠翠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进行解读,审视"家校社"推进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协同路径.研究认为,体育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应"以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核心诉求,以高水平、高质量、高公平的体育课后服务回应学生对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家校社"在推进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家庭体育教育功能发挥不足、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资源受限、社会体育课后服务乱象横生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构建"家校社"一体化的体育课后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家校社"耦合衔接的体育课后服务内容体系、搭建"家校社"多元化的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联动路径.

    "双减"政策体育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家校社"协同

    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影响因素与突围路径研究

    叶立科张春荣
    23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全面影响模型,洞悉6个主范畴与20个细分类别的深层互动.其次,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的ISM模型,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炼出内驱力激发、外推力助力和生态圈构建三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提升的突围路径.

    中小学体育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影响因素突围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