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结构特征分析——以第11届世界健美操年龄组比赛青年组为例

    孙欣袁毅
    50-5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竞技健美操单人操项目难度动作的编排结构特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1届世界健美操年龄组比赛青年组女子单人操项目前3名运动员的成套难度动作编排结构进行剖析.结果显示:(1)2022版规则规定青年组女子单人操选手的成套中最多允许呈现7个难度动作.(2)3名运动员均选取了 6个类别的难度动作,将难度动作分值和连接动作次数选至规则要求的最高限度.(3)葡萄牙运动员ALMEIDA Nadia将剪式变身跳转体180°与后空翻相组合,彰显了强大的下肢力量和专项技术.(4)3名运动员均将体能消耗较多、技术特征较为复杂、容易失误的高难度动作置于动作序列的前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动作失败的风险.

    竞技健美操女子单人操难度动作编排

    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定位的历史嬗变、构成因素与构建策略

    吕振广靳子旋冀国栋袁泉...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定位面临着新任务和新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定位的历史嬗变、构成因素与构建策略.研究认为: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定位经历了增强人民体质时期、突破国际孤立时期、体制机制重塑时期、发展奥运冠军时期、全面体育建设时期等5个嬗变历程;中国竞技体育价值定位构成的外部因素有竞技体育话语权、人民需求,内部因素包括竞技人才、体育项目发展水平、本土体育联赛、管理体制.新时代赋予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价值定位,在构建过程中要:把握历史经验,牢记竞技体育历史意义;探索社会需求,抢抓战略培养时代机遇;应对现实问题,补齐竞技体育发展短板.

    竞技体育价值定位历史嬗变构成因素构建策略

    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诉求、困境与路径研究

    胡情朗杜宁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体教融合的深入推进,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分析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诉求以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讨其发展路径,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体教融合存在障碍,生源质量、来源渠道问题显著,资源配置匮乏,学训矛盾突出,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划,教练员执教水平亟待提高等困境.据此,提出与之相应的发展路径:积极转变传统培养观念,紧抓体教融合重点;缓解学训矛盾;汇聚各方资源,筹集培养经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执教能力;积极推进高校体育赛事;拓展高校运动员的选拔途径、提升生源质量等.

    体教融合高校竞技体育竞技体育人才诉求困境改革路径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行动逻辑与实现路径

    张莹李在军鲁浩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对数字技术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困境分析,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行动逻辑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目前数字技术背景下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存在缺乏创新要素、供给内容协调不足、绿色发展成效不高、服务效度提升缓慢等困境.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需要遵循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行动逻辑.最后,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实现路径: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高质量供给.

    数字赋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实现路径

    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推进终身体育实践的历史机遇、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李自栋张欣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具体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育现代化发展阶段,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过程.中国式体育现代化以体育强国建设为载体,终身体育实践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终身体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息息相关.在新时代推进终身体育实践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协同推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落实学校、群众、竞技体育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大力提升体育智慧化服务水平,形成全民参与、终身执行的体育运动社会氛围,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终身体育中国式现代化全民健身体育强国

    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与实现路径研究——以贵州"村超"为例

    贺千禧雷和悦王亿豪
    70-7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贵州"村超"为例,探讨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并提出实现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体现在:挖掘独特品牌魅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塑造地区绿色发展,整治实现生态宜居;增强文化内生动力,营造族群乡风文明;维护当地人民主创,助推乡村治理有效;深掘资源非遗传承,实现人民生活富裕.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困境表现在:体育赛事发展单一,游客参与感不强;乡村体育人才不足,本土发展机会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地方资源整合不够,持续发展难度大.据此,提出体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打造本土赛事IP生态链,塑造地区特色体育赛事发展;善用体育人才实现赛事合理运行,积累后备力量保障长远发展;强化自然与人文资源保护,开发特色体验项目;夯实足球发展的群众基础,呈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

    贵州"村超"体育旅游乡村振兴价值困境路径

    体育赛事驱动乡村振兴的价值、经验与路径

    田冰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赛事驱动乡村振兴的价值、经验及发展路径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体育赛事驱动乡村振兴的价值如下:落实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文化繁荣,助力乡风文明建设;驱动产业振兴,助力富裕乡村建设.体育赛事驱动乡村振兴的经验体现在积极发挥政府部门作用、落实以人为本办赛理念、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条件、赛事搭台文化唱戏等方面.基于此,提出体育赛事驱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整合系统资源,强化政府部门支持作用;推动村民共商、共建、共享,落实以人为本办赛理念;探索多元模式,立足实际打造赛事平台;发挥赛事品牌引领作用,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体育赛事乡村振兴乡村体育价值经验路径

    乡村体育赛事助推乡村振兴的意义、经验和提升路径——以贵州"村BA"为例

    邓开艳刘转青
    7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贵州"村BA"为例,探讨乡村体育赛事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与实践经验,并提出提升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助推乡村振兴具有文化、人才、产业、生态和组织5个方面的意义.从"村BA"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经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融入特色乡土文化;传承不息体育精神,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数字赋能赛事传播,助推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基层主体地位,积极培育体育人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推动农村治理创新.最后,提出相关提升路径:文化指引,加强"传统+潮流"的文化交融;主体谋划,助推"坚守+自治"的赛事建设;统筹规划,拓展"线下+线上"的多维产业;政策导向,鼓励"培育+汇聚"的人才培养;倡导引领,推进"保护+开放"的和谐发展;整合资源,共建"政府+社会"协同治理.

    乡村体育赛事乡村振兴"村BA"现实意义实践经验提升路径

    乡村体育赛事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与培育路径研究——以贵州省榕江"村超"为例

    王熵熵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目前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此背景下,乡村体育赛事在广大乡村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在促进乡村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贵州榕江"村超"赛事的发展状况为研究案例,探讨乡村体育赛事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与培育路径.研究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4个维度详细阐述乡村体育赛事的价值意蕴,并系统分析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打造特色品牌、完善资源分配体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制定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方案等策略建议,以此确保赛事品质,推动乡村体育的良性、健康发展.

    乡村体育赛事乡村振兴"村超"路径

    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新村民"角色研究

    秦士昊林章林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探讨"新村民"在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具体角色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体育产业是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新村民"作为这一过程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建立结构性、认知性和联系性社会资本,促进资源整合、社区信任的构建与合作关系的深化.(2)"新村民"能够为乡村振兴引入城市资源和技术、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充分发挥"新村民"的社会资本积累效应,提出以下策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新村民"发展环境;加强社区融入,提升"新村民"与传统村民的合作;促进体育产业多元融合,推动经济与文化效应最大化;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体育产业服务能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社会资本积累与传播.

    体育产业乡村振兴新村民社会资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