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体操运动员与普通学生情绪智力对比分析

    隋军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体操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的情绪智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体操运动员情绪智力整体水平在性别上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自我情绪调控(P<0.01)、他人情绪调控(P<0.05)维度上也呈显著性,在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维度和性别为正相关关系;(2)不同训练年限、运动等级和年龄的体操运动员的情绪智力及4 个维度上均不具有显著差异;(3)普通学生情绪智力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具有显著性,在情绪感知、自我情绪调控和情绪利用维度上男生得分都优于女生,10岁与12岁在情绪利用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1<0.05),在自我情调控维度上11岁与12岁呈显著性(P=0.041<0.05);(4)体操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的情绪智力(P<0.05)、调控他人(P=0.016<0.005)、情绪利用呈显著性(P=0.000<0.01);(5)体操运动员与普通学生的情绪智力在性别上男生情绪智力(P=0.026),女生情绪感知(P=0.031)、情绪利用(P=0.000)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6)男体操运动员与普通男生情绪智力差异较明显;(7)体操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在9岁年龄差异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自我情绪调控(P=0.039)、他人情绪调控(P=0.043)、情绪利用(P=0.004)、情绪智力整体水平(P=0.043)维度上.

    体操运动员普通学生情绪智力对比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社区体育智慧化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文建荣杨爱华李良明
    125-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内部的体育锻炼需求,提供更完善、便捷的体育服务,智慧社区体育成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模式.但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社区体育智慧化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社区体育智慧化的建设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为:体育治理模式单一,导致智慧社区体育治理进程缓慢,资金投入不足造成智慧社区体育的发展动力不足;专业人才不足,缺乏相应的技术保障;平台搭建不完善等.据此,提出应对策略:重建智慧社区体育治理,在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合作下共同治理智慧社区体育;资金来源多样化,对智慧社区体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提升智慧社区体育活力;加强数据管理,提供更为完善的智慧体育服务.

    社区体育智慧社区群众体育

    数字化背景下家庭体育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契机、价值和路径研究

    郭庆媛
    128-12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数字化背景下家庭体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契机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家庭体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价值,并提出了数字化背景下家庭体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路径:建立完善家庭体育平台、树立正确数字化融入家庭体育意识、提供健全的家庭体育服务等.

    数字化家庭体育儿童身心健康

    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与组态路径——基于fsQCA的研究

    赵钧宇邱建国姜欣育
    130-13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活动是影响体质健康的重要方式,"身体活动不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棘手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fsQCA法,选取25 个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典型案例,探究自我效能感、健康知识、父母支持、同伴支持、政策支持及社区体育环境6 个前因条件变量下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提升的联动效应与路径选择,多维度探索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存在3 条提升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组态路径,即"动机激发型""环境主导型""社会支持型".据此,建议:增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动机、积极建设以青少年为主的社区体育锻炼场地及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支持机制等.

    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因素典型路径组态分析

    空间转向视域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囿、审视与突破路径

    黄洪鑫姜勇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新兴技术不断被应用于体育领域,给物质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冲击,生产空间也相应地"转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空间转向视角入手,将供给服务与特定的"空间实践"结合,洞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空间的主体、内容、客体等在空间实践的运作方式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着困囿:供给主体空间区隔化、供给内容结构失衡、需求主体空间挤压等.通过审视多维度、复杂结构的空间为供给服务带来更多的研究视角,进而提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的突破路径,即释放智能化平台潜能,构建多元协同一体的供给空间;拓展场景式服务区域,营造互联互通多维的健身空间;完善个人化精准定制,获得健全均衡发展的需求空间.

    空间转向全民健身服务供给困囿审视路径

    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与杭州居民体育获得感关系探究——逻辑起点与纾解路径

    李政邓万金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杭州市为例,探究城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与居民体育获得感两者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并从器材质量、服务保障、锻炼消费、设施可及性和自我效能5 个评价维度对居民体育获得感进行评价,由此提出纾解路径,以增强城市居民的体育获得感.结果显示,(1)现阶段,杭州居民总体上更加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2)所建立的5 个评价指标均与居民体育获得感具有相关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居民体育获得感的评价指标;(3)公共体育服务社的器材质量、锻炼消费、设施可及性与自我效能这4 个指标会对杭州居民体育获得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以坚持惠民为导向、以合理布局为目标、以身心健康为靶心的纾解路径,以此推动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居民公共体育获得感.

    公共体育服务设施获得感多元线性回归杭州市

    长沙市社区老年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发展研究

    刘程程熊玮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长沙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发展价值意蕴、实践困境,并提出行动路向.研究发现,长沙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发展实践困境主要表现为智慧转型动力不足、供需失衡和辐射面狭窄、缺乏智慧顶层设计.据此,提出行动路向建议:多方参与精益化设计,提升保障能力;合理规划精准化布局,提供物力人力;数据驱动精确化识别,搭建智慧平台,以此助力实现长沙市社区老年公共体育服务智慧化公平、可及、惠及老年人群,加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现代化进程.

    老年公共体育服务长沙市智慧化社区

    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区责任及实现策略研究

    刘少青蒲毕文
    147-15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履行职业体育俱乐部社区责任是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健全社区治理体系的有效路径.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明晰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社区责任概念,阐述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区责任的目标与实现途径以及责任主体,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多元主体视角,对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区责任履行困境进行了探究,发现:多元主体整合方面,社区政府管理职能阻隔,多元主体社区责任目标整合欠缺;在组织机制建设方面,缺乏社区责任履行中介桥梁,组织机制建设不完善,实现路径与平台缺失;在意识目标行动方面,社区责任履行意识不强,缺乏清晰的社区责任目标,履行内驱力不足;在评估反馈机制方面,缺乏社区责任履行评估机制,职业联赛和俱乐部社区责任评估主体不清,尚未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鉴于此,提出:建设社区责任履行整合平台、健全社区责任履行组织机制;提出社区责任履行行动理念、开展社区责任项目规划评价等意见,以助力破解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区责任履行困境.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区责任多元主体利益相关者履行困境

    哈尔滨亚冬会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前瞻、遵循原则与理路探究

    宗熙熙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是国际奥委会于2017 年提出的,它要求奥林匹克运动的各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通过合作与努力,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前瞻性地探索哈尔滨亚冬会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原则与发展路径.结果表明,哈尔滨亚冬会遗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动态满足大众多维度的需求、持续推动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提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且需要遵循以人为本、整体系统、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为推动哈尔滨亚冬会遗产可持续发展现实进路,建议从优化城市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生态文明保护、重构治理组织流程、强化人文关怀建设等方面厘清发展方向.

    奥林匹克哈尔滨亚冬会遗产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其耦合协调演化研究

    杨婷李燕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四川省加快推进世界重要旅游目地的进程中,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是促进四川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基于两大产业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规律,本文针对四川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研究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两者综合发展水平进行量化分析,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川省在2018-2022 年体旅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实证探究.结果显示,(1)整体上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优于体育产业,2018-2020 年以体育产业滞后为主,2021 年旅游产业滞后,2022 年旅游产业率先恢复;(2)2018-2022 年,四川省体育与旅游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阶段性不平衡问题,但总体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融合发展态势;(3)两大产业间的协调指数不断提高,协调水平逐步提升且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鉴于此,提出强化政策统筹、加强产业协作、培育跨界人才、推动产业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的对策,以期推进四川省体育与旅游产业实现高度融合协调发展.

    体育产业旅游产业体旅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