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永州市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李通李为民夏雨
    163-16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现实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却呈现出低速、质轻等特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永州市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机遇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永州市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困境:形式单一,产业化动力不足;人才匮乏,组织支撑性不强;项目多杂,核心凝聚性缺失;无效开发,文化价值性失位等.由此,提出永州市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创新发展的对策:以专项竞赛为抓手,推动瑶族传统体育上新闻上头条;以人才引进为支撑,打造现代式瑶族传统体育特色产业;以民俗特色为链接,串动瑶族传统体育消费旅游一条龙;以非遗保护为基础,活化瑶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永州市传统体育产业化发展研究

    城市更新视角下闲置工业空间体育再利用的实现路径研究

    李燕余蓉晖宋佳静扈琬昆...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闲置工业空间,是城市更新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更新视角下闲置工业空间体育再利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闲置工业空间可盘活存量用地,提高土地效能;促活体育经济,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延续工业记忆,塑造城市风貌.目前,闲置工业空间体育再利用的实施困境:配套政策缺失,协同执行孱弱;改造风险较大,投资动力匮乏;人本理念缺乏,公众参与阙如;建筑保护不当,工业文化断层.基于此,提出城市更新视角下闲置工业空间体育再利用的实现路径:提高政策执行力度,有章可循抓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互利共赢促发展;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广纳民智重实效;传承城市工业文化,以文塑城注活力.

    城市更新闲置工业空间体育再利用

    AI机器学习:体育消费实验Uplift因果模型研究

    张敖玮殷亚光成瀚宇唐琳...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 年Metalearners for Estimating 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s using Machine Learning的发表引发了世界因果推断理论的研究热情.目前,机器学习与因果推断论中的许多统计模型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推演现代因果推断理论中较为知名的Uplift因果模型在体育中的应用场景,其中Uplift因果模型包括S-learner(单模型)、T-learner(双模型)、X-learner(交叉训练模型).结果显示,在体育消费随机对照实验中应用Uplift因果模型,可以基于基本模型进一步推导出各变量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并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化的影响;率先在体育消费市场研究与实验中应用Uplift因果模型可以填补我国体育消费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的空缺.

    AI机器学习元分析体育消费Uplift因果模型

    基于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机遇、挑战与策略研究

    龙道金潘嘉峪
    173-175,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Sora是OpenAI 于 2024 年 2 月发布的文本到视频的生成式AI 模型.该模型经过训练,可以从文本指令生成逼真或富有想象力的场景视频,显示出模拟物理世界的潜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基于文生视频模型Sora的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机遇、挑战与策略.研究认为,文生视频模型Sora具有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交互式学习和不同视觉表现的体育教学功能,由此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带来机遇: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满足个性化体育教学;能够展示高水平体育技能的过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创造虚拟运动情境,有利于学习动机的增强和运动兴趣的提升;可以缩小城乡体育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同时,给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带来挑战:体育教学主体的技术适应性;体育教学质量和内容准确性;体育教学评价的多样性.基于此,提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加强体育教师的技术培训;制定关于AI生成体育教学内容的质量标准和审核机制;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等,以期促进应用文生视频模型Sora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

    文生视频模型Sora体育教育体育教学

    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治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王玉洪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推动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治理、提升教育质量为抓手,对我国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治理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提出深化体教融合下我国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治理的实践路径:转变教育观念,着眼新时代学校体育育人目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校体育发展内生动力;提升政策执行主体认知和能力,确保学校体育政策有效执行;推进依法治校,实现学校体育治理的法制化,从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整体化、同步化的发展.

    体教融合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治理困境路径

    在地化教育视域下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体育融合发展探究

    杨苏杭刘转青贺启令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化教育提倡教育要根植于地方特定历史、环境、文化和经济,强调学校与其所在地的互动与合作,尝试打破学校与地方相互疏离的壁垒,让学校教育回归并依托丰富多彩的地方性资源.基于在地化教育视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体育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指出乡土文化与乡村学校体育融合发展具有的价值意蕴:促进乡土文化有效传承、丰富乡村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要通过以乡土体育课程为载体、以乡村校长为引领、以乡村体育教师为主导、以乡村学生为主体、以乡村社区为支持、以乡村家长为辅助的实践路径,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乡村学校体育的整体育人功能,实现乡土文化的有效传承,助力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

    在地化教育乡土文化乡村学校体育融合发展

    智慧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窦丽陈华卫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智慧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适能和自我效能的影响,为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随机选取南京某高校大一学生174名,配对分为传统组(87 名)和智慧组(87 名),传统组运用常规线下体育教学模式,智慧组运用"雨课堂"和"运动负荷监控"的智慧化教学模式.2 组学生均进行16 周的体育教学,比较2 组学生课堂有效运动负荷、体适能指标以及自我效能得分.结果:(1)智慧组课堂有效运动量MVPA显著高于传统组(55.14%vs 40.23%,P<0.05);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 min仰卧起坐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柔韧素质无显著变化(P>0.05);50 m跑和1000 m/800 m跑用时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2)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除柔韧素质外,智慧组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素质与实验前相比提高显著(P<0.05);传统组除耐力素质成绩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素质未出现显著变化(P>0.05).(3)2 种教学模式均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但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智慧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水平更为有效(P<0.05).结论:智慧体育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大学生的MVPA和课堂的有效运动负荷,促进学生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质水平的提升;智慧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更为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

    智慧体育教学模式身体素质自我效能大学生

    "十四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研究

    陈政天李舒婷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改革模式,基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本文从供需相结合、公平和效率相结合、创新和协调相结合、绿色和可持续相结合的4 个维度,深入探讨"十四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现实问题、改革创新和评价反馈,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提升广西地区的体育教育水平,进一步助推地区发展.

    体育教学民办高校高质量广西

    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李华王赛孙福财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教学新常态.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教学空间封闭、教学设计经验化、教学主体协同差、教学评价结果化等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本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校体育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求,遵循以满足学生需求为中心、以提高学习效果为导向、以提升教学效率为目标的设计原则,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智慧平台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课外体育锻炼进行整体设计,将传统面授教学和新型在线学习进行优势整合探索,实现了教学空间的拓展、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评价的优化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等结果,破除了阻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桎梏,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混合式教学智能技术智慧平台高校体育

    KDL教学理念在我国高校田径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裴慧锋
    199-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农业大学2022 级的2 个田径选修班分别进行12 周的KDL理念教学和专项训练教学.结果表明,2 种教学方法各有侧重,均对学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专项训练教学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教学效果优于KDL理念教学,而KDL理念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方面的教学效果优于专项训练教学;从长远的现实情况考虑,KDL理念教学的教学效果要更优于专项教学.建议:学校应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角度出发,转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实行KDL理念教学课程改革.

    KDL教学理念课程改革体质健康体育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