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赵黎 白玲(执行)

月刊

1005-0256

tiyutongbao@sina.com

010-87183059

100061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西省女子摔跤运动员2018-2022年比赛和训练期间免疫指标变化分析

    庄红闫素肃李亚楠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山西省女子摔跤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期间的身体机能和免疫状态,为教练员采取合理有效的训练措施和方案提供数据支撑,为体育管理者制定科学系统的比赛程序和阶段任务提供方案指引.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10 名女子摔跤运动员2018-2022 年比赛和训练期间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运动员的免疫机能在冬季集训期整体偏低,在其他3 个阶段基本维持正常范围,并呈一定规律波动.(2)备赛期,随着训练强度增大,免疫功能短期变弱;经过干预后,参赛期内免疫功能先升后降,其中赛前升至最佳状态,赛后出现短期降低;调整训练期内,随着身体恢复,免疫机能整体升高,训练强度加大后有所下降,经辅助调理后,9~10 月份回升至较佳状态.(3)2018-2022 年运动员免疫机能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无显著性年度差异.结论:山西省10 名女子摔跤运动员在2018-2022 年参赛和训练期间各免疫相关细胞群和生化指标及变化趋势均处于较理想状态.

    山西省女子摔跤优秀运动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

    板块分期训练提高高水平柔道运动员专项力量的研究

    孙文正吴翠翠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某高校专业队抽取20 名一级柔道男子运动员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 人,共进行10 次为期4 周的专项力量训练.实验组将专项力量训练板块融入训练计划,对照组则实施传统分期训练模式,2 组训练手段、训练内容、运动负荷基本相同,实验前后数据重复测定,组间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后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其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评分、20 s涮片成绩、道服引体成绩均得到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在高水平柔道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融入板块分期训练的方法,对提升高水平柔道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具有显著效果.建议:在使用板块分期训练时,要注重提升教练员的综合素养,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目标、任务、运动员个体需求,进行相应关键竞技能力的依次发展,以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板块分期训练柔道运动员专项力量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越野滑雪运动员负荷监控研究

    徐彬孙明月赵成旭
    53-5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科学化训练及优化机能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8 名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负荷监控并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HB值在专项强化期呈波动性变化,女运动员的HB值第3 周、第6 周显著降低(P<0.01,P<0.05),第4 周男女运动员的HB值均显著提高(P<0.05,P<0.01),BUN值在专项强化期内男女运动员均未超过8.4 mmoL/L;T、C值变化幅度较小,男运动员仅第7 周的C值显著性提高(P<0.05),女运动员第3周、第5 周的C值显著性降低(P<0.01,P<0.05);专项强化期,男运动员的HB值(0.987 1)灰色关联度最高,女运动员Hb(0.859 4)值关联度最高.结论:越野滑雪运动员专项强化期应重点关注Hb指标的变化;在专项强化期间,通过监测运动员的机能指标,能够有效辅助训练,使运动员的各项身体机能达到最佳状态.

    灰色关联度分析越野滑雪运动员训练负荷负荷监控

    排球运动项目中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研究进展

    邓潘马勇
    57-6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排球运动中有垫球、发球、传球、扣球、拦网和落地等关键技术动作.为了探寻排球运动项目中不同技术动作时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排球运动项目中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性综述.结果表明,目前排球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指标采集,能够精确地测量和分析排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及肌肉活动情况,从而深入了解排球运动生物力学机制,以此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指导.

    排球运动运动学动力学技术动作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排球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汪仙
    61-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三大球"之一的排球运动的发展状况是衡量国家体育实力强弱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2023 年核心期刊中有关排球运动研究的281篇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2014-2023 年排球运动核心期刊发文量的峰值与奥运年有一定相关性,整体呈波浪式发展且具有周期性;作者之间缺乏合作,机构间缺少交流;研究热点主题可分为生理实验研究、竞技体育研究、技术技能研究、思政教育研究以及排球产业研究;研究领域包括排球运动及竞赛、排球技战术与排球后备人才.未来,我国排球运动研究应积极加强作者机构间的合作、创建科学的后备人才体系、扩展研究视角等.建议:作者、机构间要加强合作;加强排球运动后备人才方面的研究;拓展研究视角,把握排球运动研究的前沿热点及趋势.

    排球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近10年体能训练研究可视化分析

    邓嘉禧邓雅文隗金水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 CiteSpace 对我国近 10 年(2014-2023 年)体能训练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从发文量来看,我国近 10 年体能训练研究的发文量大致呈现2 个波动趋势,发文量巅峰为2021 年(51 篇);(2)从发文机构来看,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能训练研究的主力军,但大部分科研院校倾向于独立研究,合作紧密度有待提升;(3)从发文作者来看,规模最大的是以牛雪松与杨国庆为主的团队,联系最紧密的是以李毅峰为主的团队;(4)从研究热点来看,当前体能训练研究的热点主要聚焦在"专项体能""力量训练""竞技体育""量化评估"等方面.

    体能训练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热点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反兴奋剂研究可视化分析

    顾嘉宁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集的有关反兴奋剂主题的 396 篇CSSCI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对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反兴奋剂研究领域的文献量出现2 个增长期,总体呈上升趋势,研究高峰多集中于大型赛事及国家政策颁布前后;我国反兴奋剂研究核心作者间合作度相对较低,而发文量处于一般水平的作者间联系较为紧密;我国研究机构以湘潭大学法学院和武汉大学法学院为核心,大多数研究来自各高校的法学院,机构之间略有联系但大多数机构仍以独立研究为"主旋律";我国反兴奋剂研究领域的热点除兴奋剂和反兴奋剂外,主要涉及"体育法""体育仲裁""体育法学""体育管理""运动员""竞技体育"等方面;研究前沿主要涉及"运动员""体育法""反兴奋剂""情节严重"和"体育强国"等词汇.结论: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反兴奋剂研究与日俱增,但较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关于兴奋剂检测和实践层面研究相对较少.建议:我国学者可适当拓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政策制度、法律、教育和学科研究层面,共同推进我国反兴奋剂政策落实,力求"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

    反兴奋剂可视化CiteSpace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体育竞争情报需求关联分析——基于竞技游泳的实证研究

    方俊辉李云鹏程燕
    75-8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我国竞技游泳运动的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需求特征及内在关联,实现体育信息科技赋能体育强国建设、助力中国竞技游泳发展目标.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形式概念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基于278 名不同职业岗位、工作年限和角色级别的竞技游泳从业人员的实证数据,使用形式概念法构建竞技游泳CI需求概念格,并提取对应的关联规则分析体育CI需求.结果:(1)对手近年的参赛表现及成绩变化情报、赛事规格与日程情报、游泳竞赛规则变化情报是我国所有游泳队最为急迫、最稳定的CI需求;(2)高级人员、中级人员和初级人员的体育CI需求相对集中,8 项为共同需求,不同职业岗位、工作年限的运动队人员的体育CI需求差异明显;(3)大部分游泳队没有专门、稳定的体育CI服务渠道,因此加剧对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的依赖,此外,游泳运动队也更加重视"过程分析报告+结论"的体育CI服务形式.建议:本文的调查对象只局限于竞技游泳的从业人员,未来可以扩大至其他运动项目队伍,最终建立国家体育CI服务体系,奠定体育CI竞争优势.

    竞技游泳体育竞争情报需求特征概念格关联分析

    运动竞技赛博格的趋势与思考

    龙振威袁守龙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体植入技术等概念衍生出来的赛博格已经让人类社会进入了后人类主义阶段,赛博格的非生物体与生物体的相互交融,使得人类实践活动出现了一种混沌的状态,尤其对于高度依赖人类身体的运动竞技而言,运动员、裁判员借助外在的装置取代了原本身体应该承担的某些功能,使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失去了意义,人类逐渐在运动竞技中"退场",由此也使得运动竞技的形态、本质和过程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运动竞技中赛博格的一些现象,从运动竞技的本质、竞技能力的要求、运动竞技的过程、竞赛规则和裁判判罚以及运动竞技商业化等方面思考人类如何才能够在后人类主义时代下保持自己在运动竞技中的位置.

    运动竞技赛博格人机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机遇、挑战和策略

    方宇豪杨清琼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运动训练科学化变革是训练实践不断提高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训练科学化过程中的机遇、挑战和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运动训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启示.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为运动训练科学化带来机遇:科学设备实现了训练数据的可视化,让训练过程得以实时监控;传播途径的不断丰富使训练手段更加多元;训练场景模拟的真实化使练习贴近实战;训练状态反馈的即时性让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但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相关人员信息化素养不足、技术设备成本过高、运动员隐私信息泄露等风险挑战.据此,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的策略:持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系统构建信息化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水平,突破应用障碍;建立依法规约的人工智能应用体系,保护使用者隐私及安全.

    运动训练:人工智能:训练科学机遇挑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