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段芳龄

月刊

1006-5709

wcbx@chinajournal.net.cn

0371-66792002

450052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提高为主,同时重视普及,努力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遵循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和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原则,引导和推动学科发展,在办刊过程中非常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可读性、适用性、创新性、导向性、及时性和政策性,努力做到编辑和出版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克罗恩病肛瘘发病机制及干细胞治疗进展

    刘韩松张丹刘佳丽钱海华...
    907-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相关,在临床又被称为局限性肠炎,肛瘘是C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难治性,且易复发.目前其病因未明,已知的发病机制有EMT、基质重塑酶、炎症因子、微生物群、遗传易感性等.现有的PFCD治疗方法有抗生素、免疫调节/抑制、生物制剂以及外科手术等.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可分化成多种细胞谱系,MSCs可迁移到由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部位,释放HGF、FGF、KGF、VEGF等生长因子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增加抗炎因子IL-10等的分泌,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12、IL-17的表达,减轻炎性反应,并通过平衡Th2与T细胞的含量来调节T细胞的相对比例,从而达到调节免疫的效果.本文就PFCD的发病机制与MSCs治疗PFC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克罗恩病肛瘘间充质干细胞炎性反应免疫抑制综述

    结直肠无蒂锯齿状病变研究进展

    吴竹君郜敏杰申慧琴
    912-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2019年WHO对消化系统肿瘤的分类,锯齿状息肉(serrated polyposis,SP)分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HP)、无蒂锯齿状病变(sessile serrated lesions,SSL)、SSL 伴发育不良(SSL with dysplasia,SSLD)、传统锯齿状腺瘤(traditional serrated ade-noma,TSA)和未分类的锯齿状腺瘤.SSL被认为具有恶性潜能,尤其是出现细胞异型增生后,可快速进展至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SSL患病率并不低,但我国的检出率却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加强对SSL的认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文献综述了 SSL的相关危险因素、组织学表现、分子生物标志物、内镜表现及内镜下治疗、监测的最新研究进展.

    无蒂锯齿状病变生物标志物内镜监测

    未折叠蛋白反应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秋令姚黎超李汛戴锴...
    917-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下的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可调节脂质代谢,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进展有极大的相关性.当肝细胞在受到某些刺激,如缺氧或氧化应激时,会发生ERS,启动UPR以恢复细胞稳态.ERS又有急性ERS和慢性持续性ERS两种形式,急性ERS所触发的UPR是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反应机制,而慢性持续性ERS会启动细胞的凋亡程序,诱导细胞凋亡,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是NAFLD进程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回顾了 NAFLD进展与UPR的联系,从脂质代谢、自噬角度讨论了 UPR与NAFLD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为NAFL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内质网应激非折叠蛋白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毒性

    内质网应激对NAFLD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吴小梅李开楊杨梅赵琦...
    922-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且合并多方面的疾病.研究发现NAFLD的进展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密不可分.ERS是机体介导错误折叠蛋白以维稳细胞状态的一种自我调节方式,适当的ERS有助于细胞稳态调节.但在长期刺激下,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以参与NAFLD的进程.本文通过分析ERS如何干预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等相关过程,从而为NAFLD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内质网应激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

    硫唑嘌呤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洁王雪汤善宏
    926-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主要是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类慢性肝病,免疫抑制治疗是AILD的主要药物治疗方案,而硫唑嘌呤在AILD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硫唑嘌呤在AILD中的作用机制,同时归纳了在AILD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重叠综合症等各个疾病中的具体应用,总结该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以及应用的局限性,为临床AILD的治疗提供思路.

    自身免疫性肝病硫唑嘌呤药物疗法治疗

    慢性肝病患者情绪障碍研究进展

    杨路琪孙金山
    930-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s,CLDs)患者情绪障碍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CLDs患者容易并发情绪障碍,治愈率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依从性,造成不良预后,本文就CLDs并发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慢性肝病情绪障碍评估治疗

    脂质组学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王海玉丁宇敏李德红
    935-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代谢异常和脂质代谢重编程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质组学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组学",通过全面系统分析肿瘤患者的脂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分子和代谢物,揭示肿瘤发病机制.脂质组学为寻找胃癌的预测、早期诊断、治疗、预后等生物标志物和生物靶点提供了新思路.

    胃癌脂质组学脂质生物标志物生物靶点

    钛夹联合疤痕对侧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ESD术后狭窄:1例报道

    董倩倩刘晓峰范飞飞孙奎林...
    939-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了 1例因多发小胃癌、微小胃癌患者多次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发生胃窦狭窄,球囊扩张效果欠佳,内镜下仍看不见幽门环,我们利用钛夹联合疤痕对侧黏膜剥离术建立反牵引力早期及后期暴露幽门环解决患者消化道狭窄问题.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狭窄钛夹

    CD73通过肿瘤微环境调控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戴恒史会连孙倩倩孙丽霞...
    942-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腺苷信号通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信号调节枢纽,参与了机体细胞的能量供给等一系列生理过程.CD73是嘌呤腺苷通路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信号蛋白,近年来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领域.CD73在肿瘤微环境下对肝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对CD73介导的腺苷信号通路在肿瘤微环境下原发性肝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CD73作为肝脏恶性肿瘤潜在治疗靶点进行总结,为肝细胞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启发.

    CD73腺苷通路肝细胞癌综述

    Dubin-Johnson综合征患者ABCC2基因遗传新位点及其家系基因突变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黄世鑫谭琰吕英花郑冬雅...
    948-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Dubin-Johnson综合征(Dubin-Johnson syndrome,DJS)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与分布于肝细胞的极化上皮根尖小管膜上的编码MRP2基因ABCC2发生突变相关,但我国DJS患者中ABCC2基因突变病因尚不明确,且相关研究病例报道较少.本文分析1例青少年男性DJ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该患者因慢性黄疸及血直接胆红素升高而显著,基因检测揭示了 ABCC2和UGT1A1基因的杂合变异,这些变异均由其父母遗传.此外,该患者姐姐也发现了 ABCC2基因的相同突变,但UGT1A1基因未见变异.因此确诊该患者为DJS,不除外同时合并Gilbert综合征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Ⅱ型.文中报道的两个ABCC2基因突变在之前的文献中未被报道,为我国DJS诊治提供了重要的临床资料,同时说明基因二代检测有助于了解DJS的基因型与表型联系.

    Dubin-Johnson综合征ABCC2基因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