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肖明胜(兼)

双月刊

1009-2080

wfjyxyxb@sina.com

0536-3276195

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南路8979号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eifa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改革开放以来CSSCI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徐晓美李晨涛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ite 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技术和Origin的科学绘图,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数据的结果相互印证,从"量"的方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整体现状,从"质"的方面对该领域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推论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后续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改革开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视化分析

    大学生"网络圈群"里的意见表达与正向引导

    孙辉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圈群"已经悄然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新宠。大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对于自己话语权的捍卫、对于隐私的保护致使他们更加频繁地使用和依赖圈群,但圈群信息的不易掌握、不易察觉、不易介入、不易引导等负面影响必须要得到正视。通过调研目前大学生"网络圈群"意见表达的现状,分析圈群意见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如何有效引导圈群意见的正向表达策略,旨在打破圈群本身的局限,帮助高校更好地引导学生意见的表达,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网络圈群意见表达大学生正向引导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

    李伟伟俞霁瓅陈瑞志
    24-2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每个人都应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生态文明建设重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重要渠道。以绿色环保理念探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存问题,提出了有利于生态环保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让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绿色环保理念实践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教学的作用机理及实践路向

    卢淑仪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教学,既贯彻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断要求,又是道理阐释和叙事表达的结合体。它以主体介入、情境构建、符号表征、意义生成四个环节为作用机理展开运作,指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教学的实践路向,即归还学生话语权,疏解主体间矛盾;回归生活世界,关切日常体验;融合多元叙事,提高话语亲和力;构建精神世界,促成意义诠释。

    思想政治理论课叙事教学话语表达作用机理实践路向

    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李欣然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研究生教育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跨学科硕士研究生规模攀升,其报考动机和在校学习状态呈现出独特性,学习投入情况直接关系着其培养质量。通过对跨学科硕士研究生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研究其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支持、学习动机、学业取向、人际互动是影响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基于此,为有效提升跨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从严格提高招生标准,促进学生学习动力提升;搭建多方交流平台,给予跨学科硕士资源支持;创新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组建跨学科导师指导团队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新文科跨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保尔斯顿的社会地图学思想探析——一种比较教育绘图理论

    郑碧清吴佳妮
    44-4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尔斯顿是当代北美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于1980 年代末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地图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地图学的具体内涵、地图类型及应用流程进行了系统论述,并运用该方法分别归纳梳理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和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比较教育领域中视觉文化表征发生的变化趋势。社会地图学以独特的魅力为当代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空间工具和新颖的研究视角,将其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促进比较教育学者对理论结构和社会事件的解读和理解;避免比较教育学界出现知识霸权的现象。

    保尔斯顿社会地图学比较教育方法研究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发展特点与推进策略

    邹伯骏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整体性视角,分析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办学项目的相关数据,阐析其发展历程、特点并提出推进策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双方合作办学项目历经四个阶段;专科教育项目占比最高,开设专业以传统的工学门类为主,重复性较高;中方行业型高职院校、东盟多科职业技术学院是专科教育项目的办学主体,培养应用型人才等趋同性目标促成双方持续合作;举办本科以上层次教育项目的高校类型多样,世界一流大学的参与度有限,双方高校的学术资源具有较强的同质性特征。建议基于新兴专业引领,优化专业布局;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支持地方高职院校海外办学;加强质量保障,完善学历教育成果的互认机制。

    东盟跨境教育"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

    基于LICC范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观察视角解析

    张明成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观察是专业化的课堂教学研究与评价系统。通过课堂观察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能有效增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观察LICC范式的基础上,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运用OBE理念对比分析课堂教学的环节、目标等要素,从成果导向和教学专长两个方面给出改进的课堂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LICC范式混合式教学成果导向专业发展

    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刘闯邱秀伟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教师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力量之源,制定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地激励是高校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心理契约的基础上,从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契约的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发展维度均对教师的激励有明显的作用,交易维度的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另外,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从心理契约角度设计的差异化的激励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激励的作用。

    心理契约教师激励机制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技能强国战略耦合路径

    虞臣杰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技能强国战略耦合发展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技能强国战略耦合发展在教育层面体现为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社会层面体现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发展,在国家层面体现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于此,应深入贯彻特色发展理念、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氛围、优化产教融合模式、完善职业教育数字平台,切实增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技能强国战略的耦合效能。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技能强国战略耦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