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旬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毕飞宇的超空间叙事

    张冉
    1-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飞宇的先锋精神始于他的第一部作品《孤岛》,一直延续到当下《欢迎来到人间》。这种先锋精神及其叙事集中体现在空间对时间的割裂。结合空间理论的发展,从詹姆逊的后现代超空间理论视域来看,毕飞宇以认知测绘的写作姿态,塑造了当下超空间的同质化和主体无法超越空间的生存状态。而距离的产生是毕飞宇认知测绘的前提,也是其引导受众重新定位的前提。他拉开了生活与写作、个人与社会、文学与评论之间的距离,以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融合的视角,帮助当下受众重塑空间认定和自我认知。ChatGPT的产生却恰恰是抹杀距离的科技推手,技术常态又将像以往一样消减大众认知测绘的能力。因此,当代作家需要强化先锋精神,在创作中强化距离控制力。

    毕飞宇小说创作超空间叙事空间定位自我定位认知测绘

    试论戏剧冲突在表演中的重要性

    王婳婳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冲突"不仅是表演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表演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爱尔兰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曾经说过"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纵观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近代,戏剧工作者们对戏剧冲突的研究和探讨从未停止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戏剧冲突"的定义是:"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分为三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人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影响戏剧冲突的主要因素有人物性格、内心活动、动作与反动作,以及剧情发展。该论文试图通过梳理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其在表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着自己的演出创作实践经历,对戏剧冲突在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戏剧冲突表演演员人物性格主题思想动作与反动作

    "现代性"视角下的穆时英小说创作

    童莹莹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穆时英是一个不尊崇唯一价值观,有着多元艺术追求的知识分子。"现代性"是他的人生关键词,穆时英吸收"现代性"革新性、反传统性的特性实践于小说创作中,在创作时大量采用都市素材,歌颂现代物质文明,抒写都市人的细腻情感生活;其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小说表达两性欲望、书写新享乐主义、作为"象征"的回家、体察个人的命运这4个主题中,还体现在电影手法运用、大胆的语言实验、意识流书写、典型人物的小说技法上。由此可见,"现代性"已经渗透到了穆时英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及观察的方式之中。

    穆时英小说现代性主题艺术技巧人物形象

    卡夫卡文学世界"儿子们"群像塑造

    盛百卉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聚焦于卡夫卡文学世界"儿子们"的群像塑造。通过童年经验分析卡夫卡心理长期处于恐惧状态的深层原因,并将其独特的"父子冲突"书写与奥匈帝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均衡转型相联系,提出卡夫卡笔下"自我矮化"的儿子群像正是他所置身其中的时代语境、族群境遇与家庭环境的文学呈现。作为表现主义德语文学运动边缘的作家,卡夫卡塑造的儿子群像具有特殊性,不是"儿子罢黜父亲",而是"父亲罢黜儿子"。"儿子们"在水平社会流动与垂直社会流动层面取得的成就在父权之下毫无力量。这样的文学呈现也超越了个体体验上升为特定时代的群体体验。

    卡夫卡"永远的儿子""父子冲突""自我矮化"水平社会流动垂直社会流动现代化转型

    试论时政文献日译中的文化语境——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四字格"为例

    王悦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语境是每个语言社团在各自的精神、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语言生态系统,是该语言社团特有的文化标记。继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后,国内外众学者曾多层次、多角度地探讨文化语境的本质问题。在当今的时政文献翻译领域,文化语境因其复杂性和独特性已成为影响跨文化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四字格"翻译则是探究多元文化语境最合适的切入点。该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日对照"四字格"为例,探讨时政文献日译中四字格在文化语境等值、缺失和变异条件下的不同形式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文化语境时政文献日译四字格翻译策略翻译等值《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多元系统论看嘻哈音乐中的"nigger"一词

    刘杨鑫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黑人发展了独特的黑人文化,如街舞、街头涂鸦和嘻哈音乐等。其中,嘻哈音乐(Hip-Hop/Rap Music)是一种由美国黑人创造、推广和表演的音乐类型,也是当今世界流行乐坛最广为传播的音乐类型之一。然而,在这种音乐中,黑人歌手会在他们的歌曲里直接使用"nigger"(黑鬼)。"Nigger"作为一个被赋予了明显文化和种族特征的词,对美国黑人而言是带有贬义的禁忌语。但是,在嘻哈音乐中使用"nigger"已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可接受行为。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可以对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潜在后果展开分析,并对了解其他世界文化的发展有所启迪。

    多元系统论"nigger"美国黑人嘻哈音乐归化世界文化

    法庭口译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浅析忠实性原则

    迟惠东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庭口译是不通晓法庭语言的诉讼当事人在审判中获得司法公正的必要手段。法庭口译职业道德规范是该行业质量的保证。该文介绍了不同国家背景下(美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法庭口译道德规范和口译员行为守则中关于忠实性的规定,并从译员角色的角度分析了忠实性的含义和具体要求。该文探讨了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忠实性与专业实践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揭示了法庭口译员所面临的职业困境,并提出了口译员保障忠实性的具体建议:法庭口译员须保留源语信息的所有语素,同时,了解诉讼程序和术语。道德规范不建议口译员机械地翻译,忠实的翻译不应与逐字翻译相混淆。口译员须根据其专业经验灵活执行忠实性原则。

    法庭口译口译译员道德规范忠实性职业困境译员角色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的日文翻译策略——以并列词汇和短句的逻辑关系处理为中心

    许晴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及中央编译局翻译出版的日文版『改革の全面的深化について』为语料进行研究。结合具体译例,探讨了处理并列词汇和短句的逻辑关系时使用的日文翻译策略。在对并列词汇逻辑关系的处理上,根据原文需要表达的意思,译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通。处理短句的逻辑关系时,采用直译的译法,保留原文中的全部排比;采用直译的译法,仅保留部分排比的同时合并部分动词;保留核心名词成分的并列关系,其他成分用意译的方式处理等5种翻译策略被谈及。希望该研究能够服务于我国政治类外宣文本的翻译,为我国日语翻译教学提供启示。

    全面深化改革日语翻译翻译策略逻辑关系并列词汇短句

    试论永州方言的程度副词"蛮""死""晓了"

    施嫣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州方言是湘方言中生动鲜活的一部分。永州方言有大量表示程度的副词,该文选取了"蛮""死""晓了"三个使用频率较高的特色程度副词,通过列举、比较的方法,分别对它们的语义语用、组合功能和句法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在词义方面,它们基本意皆为"极;很;非常",表高程度,从程度差别上说,"死"最高,"晓了"略低于"死","蛮"的程度最浅;在组合功能上,它们主要修饰形容词和动词;在语法功能上,都可以和形容词或动词组合后充当谓语、宾语、补语;在语用功能上,"死""晓了"可以用来凸显夸张色彩、表达主观感情,"蛮"则带有一种委婉的语气。

    永州方言程度副词语法化"蛮""死""晓了"

    语义违实构式"浅X一下"的功用及流行动因

    王瑜琪尚伟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最近"浅X一下"非常流行,但由于语境的不同,"浅X一下"呈现出同形异质的特点。文章讨论了构式"浅X一下"和一般格式"浅X一下"的区别,以及构式语义、构式出现的语境特点、语用功能和流行动因。"浅X一下"结构表示主观减少动作的量,区别于一般格式实际上(或心理事实或客观现实)的减少,构式实际上并不减少。构式"浅X一下"的语义为:说话人意图强烈,主观减少动作的量(实际上没减少),委婉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意图。语用功能主要体现为委婉含蓄、轻松随意、风趣幽默。流行动因上,受到求新求异、中庸思想的影响,同时它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维护交际双方面子和风趣幽默的追求。

    浅X一下构式义语境特点语用功能使用建议流行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