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王展宏

季刊

1671-3524

wgxyxb@wgxy.net

027-86806127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085号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Engineering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刊登工程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理论研究、社会与经济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论文,以宣传新理论、新技术为特色,为学院内外广大作者提供学术理论交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家庭经济差异性对"00后"高职学生心理的影响

    张二玲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不仅直接关联到"00后"大学生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在无形中塑造着他们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行为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分析高职学生存在着经济差异与资源获取差异的心理落差感、自我认同的困扰与自我效能感缺失、积极心理调适与应对策略的多样性、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并提出了重视家庭经济差异性的多维度影响、营造包容与尊重的校园文化、关注自我认同的重要性、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施个性化教育策略等对策.

    家庭经济差异"0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

    就业质量对育龄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基于南京市的实证调查

    沙柢郭汶博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育龄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是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重要途径.文中基于"成本—效用"理论,利用南京市调查数据,构建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就业质量对育龄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育龄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整体偏低,愿意生育二孩的育龄流动人口仅占总样本的38%;(2)就业质量显著提升了育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其中"收入效应"在育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中居主导地位;(3)异质性分析表明,就业质量对男性、非高龄产妇以及流动时间较长的育龄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会起到更强的促进作用.建议政府应大力改善育龄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借以提高二孩生育意愿.

    就业质量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生育政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困境及对策

    卢朝阳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农村贫困问题已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具有相对性、多维性、动态性、区域性、代际传递性及脆弱性等特征,面临部分脱贫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产业难以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强脱贫户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措施,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乡村振兴相对贫困贫困治理内生动力

    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性评价要素指标研究

    宋杰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义,以DPSIR理论为基础,解析了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性评价要素指标.研究发现高职思政教育应着力推进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联动的正向效应;资源整合乏力、环境改善欠佳、功能发挥受限等生态失衡问题是其压力的主要来源;提升拓展生态位宽度、改善生态位效度、实现生态共生互利是改善其状态的重要抓手;增强师资力量集聚力、提升文化生态承载力、改善资源有效整合力是提升其影响力的关键;结构体系调整优化、投入活力充分提升、产出价值有效发挥的联动效应是强化其响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高职思政教育生态系统生态性评价DPSIR模型

    书院制育人模式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

    董雨佳姜文明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肩负着培育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杰出建设者和值得信赖的接班人的崇高使命.书院制作为当下培养杰出创新人才的前沿阵地,其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新颖的教育与管理模式,更是推动高等教育模式革新、引领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前行的关键路径.通过探讨现代传统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一般特征和实施现状,挖掘书院模式下思政育人的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效能、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书院制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导师制协同育人

    科研生态视角下职业教育科教融汇路径研究

    魏珂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职业教育在科教融合方面的实践仍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实施路径不明晰等问题,无法有效弥合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结构性差距.文章探讨了职业教育中科教融汇的基础理论、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研究表明:科研生态理论为职业教育科教融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科教融汇的有效路径;建立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有助于持续提升科教融汇的质量和效率;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平台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科研生态科教融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湖北省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研究

    卢义平李文渊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1+X证书制度启动实施五年以来,1+X证书制度对于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评价模式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不断深入,湖北省高职院校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面临了各种困境,如证书含金量不高、证书标准融入不足、校企利益诉求不一致、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湖北高职院校的视角,从证书审核、书证融通、校企合作、政策支持等方向切入提出解决方案,以期深化湖北省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改革,助力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1+X证书实施路径

    基于人工智能的工业机器人专业群实践教学生态建构

    高淼蒋保涛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群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运用"元宇宙+"实践创新平台、"云平台+"实训管理系统、"A1GC+"教学辅助三种数字化技术,构建工业机器人专业群实践教学生态,以提升工业机器人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专业群实践教学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元宇宙实训管理云平台

    以学生为视角的360度跨境电商在线教学反馈评价研究——以《选品管理》课程为例

    战菲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360度跨境电商在线教学反馈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基于学生视角,从自我评价、团队评价、平台评价、环境评价等维度展开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评价在线教学效果,为优化跨境电商在线教学提供决策依据.

    跨境电商360度反馈评价在线教学选品管理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王肖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变革,需培养融合数字技术与素养、跨学科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设置滞后、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IT与OT融合、软硬能力并重、数字化与技能化结合的培养途径,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数字技术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