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徐广文

季刊

1009-4881

whgyxyxb@126.com

027-83956210

430023

武汉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1号武汉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稿,其宗旨是报告科研活动、推动和促进学术交流。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相关学科专业、行业的工程技术或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冷鲜肉薄膜/涂层绿色保鲜技术及其应用

    艾淑清戴淳杰邹爱军伍金娥...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鲜肉类因鲜嫩多汁、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其在屠宰、加工、运输、销售以及贮藏等环节易受到微生物的浸染,且冷鲜肉所含蛋白质和脂类的氧化易导致冷鲜肉货架期缩短,进而失去食用价值,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冷鲜肉产业的发展.薄膜/涂层保鲜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低温冷冻技术,不仅操作简单、所需成本较低,还具有高效、绿色、环保、健康等优点,在冷鲜肉保鲜的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了制备薄膜/涂层常用材料及其保鲜机理,综述了三种新型薄膜/涂层保鲜技术在冷鲜肉应用中的进展,并对冷鲜肉薄膜/涂层保鲜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冷鲜肉薄膜/涂层保鲜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冷鲜肉薄膜/涂层保鲜机理应用

    11种全谷物杂粮营养成分分析及其蒸煮特性评价

    吴静仪江蕾任伟忠杨刚毅...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糙米、小米、玉米糁、黑米、红米、小麦、三色藜麦、燕麦、荞麦、绿豆、红豆与精加工大米的基本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及蒸煮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对11种全谷物杂粮和精加工大米进行成分检测,并将荞麦、小麦、玉米糁、黑米、三色藜麦和燕麦与精加工大米以不同比例搭配蒸煮,采用质构仪检测蒸煮米饭的质构特性,并进行感官评价.研究表明,11种全谷物、杂粮和大米的淀粉含量为45.62~75.68 g/100 g,11种全谷物杂粮和精加工大米的蛋白质含量为7.58~24.34 g/100 g,此外,绿豆的锌、铁含量较高,分别为4.47 mg/100g和3.35 mg/100 g.红豆富含维生素E,其含量为14.01 mg/100 g.燕麦的脂肪和维生素B1含量最高,分别为9.96 mg/100 g和0.87 mg/100 g;11种全谷物、杂粮中,荞麦的脂肪酸种类最多,为12种,n-6和n-3脂肪酸比值均比大米合理.当荞麦、小麦、玉米糁、黑米、三色藜麦、燕麦和精加工大米比例为2∶3时,其感官和质构较好.全谷物、杂粮营养素含量丰富,在日常生活中,推荐多选择谷物,全谷物、杂粮可以和精加工大米适当搭配进行蒸煮,不仅可保留较高营养价值,而且可改善米饭的食用品质.

    全谷物杂粮精加工大米营养成分蒸煮特性

    果壳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牛好荣蒋柳丁钰莹汪家东...
    15-2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提取物是天然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综述了果壳中抗氧化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常见和新兴提取技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比较了各种提取技术的优缺点.根据样品的性质,对于特定的抗氧化成分,应采用多方法组合来确保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果壳抗氧化活性成份提取技术

    壳聚糖复合纳米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分析

    程旺开李囡囡胡剑峰张强...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食品包装抗菌纳米纤维膜,以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和柠檬醛(Citral)为原料,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结构,并考察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VA/CS/Citral复合纳米纤维膜纤维成型良好,各成分均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抗菌性能.研究可为壳聚糖复合抗菌膜材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壳聚糖柠檬醛纳米膜抗菌

    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碱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工艺

    赵海兵张剑郝逸林贾永新...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黑木耳粗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参数,比较了水热法、微波法、微波辅助碱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的条件与得率.研究表明,微波辅助碱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特点,比水热法和微波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更有优势.基于微波辅助碱法提取粗多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液料比、碱浓度、微波功率三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黑木耳粗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为碱浓度>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功率与液料比(P=0.007 8<0.05)以及微波功率与碱浓度(P=0.001 3<0.05)对粗多糖提取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采用117 mL/g的液料比(1.01 mol/dm3 NaOH水溶液)、用524 W的微波功率处理7 min时,提取工艺参数为最优,响应值达25.3%.建立的数学模型非常显著(P<0.000 1),能准确分析和预测微波辅助碱法提取黑木耳粗多糖的工艺.该研究成果有望为黑木耳多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黑木耳粗多糖水热法微波法微波辅助碱法响应面

    基于特征选择实现油菜基因预测千粒重值

    何旭燕刘昌华管文杰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甘蓝型油菜种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来预测其成熟期籽粒千粒重的值,以更好地把控油菜籽粒的产油量.在基因数据维度过高的情况下,提出的混合式特征选择算法很好地避免了传统特征选择方法浪费计算资源和训练时间过长的两大弊端.使用了本实验制定的特征选举规则不仅使千粒重的预测精度提高了 6.212%,同时其筛选结果集中还包含了已经被现有技术证实6个与千粒重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征选择机器学习甘蓝型油菜千粒重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蔬菜害虫分类方法

    王胜利牟怿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蔬菜害虫形态学细粒度特征导致其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将注意力机制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蔬菜害虫图像分类识别方法.首先构建样本丰富的数据集,然后通过引入注意力机制思想,改进Resnet50网络结构和算法,采用突出图像目标重点区域特征的方法,对害虫的细微形态差异进行学习,实现改进后的网络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图像中形态学特征差别较小的蔬菜害虫种类.通过对构建的害虫数据样本进行实验,识别精度均值可达到91.25%.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对蔬菜害虫进行分类识别.

    图像识别卷积神经网络害虫分类注意力机制细粒度特征

    茶黄素类在应用中的稳定性系统研究

    俞晨秀孟婵婵高焕孙莉...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黄素类有着广泛的用途,为了能更好地应用需要全面了解它的稳定性.实验结合已有研究,以茶黄素应用中常见却未研究的条件为研究参数,采用HPLC法测定茶黄素在各条件下的吸收峰面积(响应值mAU),由面积值的保留率来判断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茶黄素在Fe3+、Al3+等离子中,在空气、光照、夏日室温(25~40℃)中均不稳定,在Ca2+、Zn2n+等离子中稳定,在抗坏血酸与EDTA组成的稳定溶液中和冰箱冷藏下有一定的稳定性.

    茶黄素稳定性应用吸收峰面积保留率

    热处理对形状记忆合金TiNi相变的影响

    李菊英
    51-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形状记忆合金TiNi的热处理工艺对其相变的影响,本文对冷成型后的Ni含量为55.6 at.%TiNi合金,采用在不同温度保温0.5 h,出炉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然后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分析热处理后样品的相变,相变转变温度,转变热焓与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当热处理温度小于425℃,在DSC升温过程中发生了 M相向A相转变,相变开始点温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转变热焓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下降;在425℃至500℃之间热处理的样品,在DSC升温过程中发生了 M相向R相转变,然后再向A相转变,相变开始点温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在425~445℃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降,转变热焓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升高;高于500℃热处理的样品,在DSC升温过程中发生M相向A相转变,相变开始点温度和转变热焓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下降.

    形状记忆合金TiNi相变热处理

    基于316L粉末成型的SLM制件粗糙度与致密度分析

    杨丽李大胜张杰陈兴强...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SLM制件表面的粗糙度与致密度,设计了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轮廓激光功率对表面粗糙度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功率增大,粗糙度数值降低.扫描间距和填充激光功率的变动对致密度有一定影响.为了综合评价整体工艺参数对粗糙度和致密度的影响,计算了每次实验的面、体能量密度,发现侧面的面能量密度与粗糙度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填充时体能量密度的提高有助于增大制件的致密性.由于粗糙度和致密度都与激光功率有类似的影响规律,故两者可属同类,在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时能简化计算过程.该研究为激光选区熔化316制件的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激光选区熔化正交实验粗糙度致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