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杨平

双月刊

2095-3844

jwtu@whut.edu.cn;jwuttse@whut.edu.cn

027-86538436

430063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的前身《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审核,原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船舶及海洋工程。机械科学与工程、船舶机械、轮机工程、港口机械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导航与电子系统、电气工程航运技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本刊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及交通部优秀期刊等奖励。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英文文摘(CSIA)数据库,并被英国British Maritimes Technology(BMT)和美国Ei page One数据库等收录(1994-2008)。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波浪在陡坡上传播演化破碎特性试验研究

    李威李廷秋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选取不同波浪入射参数和水深,分析了波浪在陡坡上传播破碎规律,采用高速摄像机对卷破破碎组次进行拍摄,结合频谱分析对陡坡上波浪破碎形态、破碎位置、波能演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卷破破碎波,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水深,其次是波高和周期.卷破波破碎的过程是水团和卷舌不断演化扩大最后消失的过程,是波能从低频向高频转换的过程,高倍频向主频及次频转移最终趋于稳定标志着卷破破碎的结束.

    波浪传播卷破波破碎特征模型试验卷舌

    船体梁总纵弯曲载荷识别方法及试验验证

    高广磊刘斌李军甘进...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结构应变动态响应,采用时域反卷积算法建立了船体梁总纵弯曲载荷识别理论模型.结合Tikhonov正则化理论及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算法,有效提高了载荷识别精度.并采用系列箱型梁结构模型动载试验验证了载荷识别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建立的载荷识别理论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演得出施加载荷时程曲线,误差小于5%.

    总纵弯曲载荷识别Tikhonov正则化FFT滤波试验

    动态爆炸破片特性及对舱室结构毁伤效应研究

    滕清湖朱春晓柴威李晓彬...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数值方法研究了不同战斗部速度下破片速度及飞散方向角的变化规律,构建典型舱室,开展了动态爆炸破片群对舱室结构毁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战斗部运动速度为1 000 m/s时,沿战斗部运动方向飞散的破片最大速度为静爆下的155.4%,沿运动反方向飞散的破片最大速度为静爆下的28.9%;静爆下破片飞散方向角为83.4°,战斗部运动速度1 000 m/s下破片飞散方向角为35.2°;动爆下面对战斗部运动方向的板架破损程度增大.战斗部运动速度对沿运动方向飞散破片的速度存在明显的增强效应,对沿运动反方向飞散破片的速度存在明显的削弱效应;破片群的整体飞散区域向战斗部运动速度方向偏移;随着战斗部运动速度的提高,面对战斗部运动方向的板架的毁伤程度增强,背对战斗部运动方向的板架的毁伤程度减弱,平行于战斗部运动方向的板架上的毁伤区域向战斗部运动方向偏移,导致舱室结构整体在战斗部运动方向上呈现非对称毁伤特征.

    舱室内爆动态爆炸破片结构毁伤

    基于海事规则和船舶操纵性的运动规划方法研究

    杜希森徐海祥冯辉汪咏...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海事规则和船舶操纵性的运动规划方法.根据海事规则的要求,限制船舶转艏可行域.根据船舶推进器布局分析船舶操纵性能,并通过人工势场求取船舶转艏方向,采用计算势能的方式取代传统方法中计算合力的方式,计算船舶所需推力和转矩.将所求推力和转矩作用于船舶,得到一条包含速度和艏向信息的船舶运动轨迹.将并提出的方法与传统人工势场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运动规划方法所规划的轨迹能够满足海事规则的要求,与传统人工势场法所规划的轨迹相比更加平滑,且满足船舶操纵性的要求,控制效果更好.

    运动规划海事规则船舶操纵性人工势场法海上避碰

    波纹夹层吸能结构冲击响应试验研究

    张锋王维民潘晋高贵...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利用落锤仪对波纹夹层吸能结构进行横向低速冲击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讨论了冲击速度、填充情况等参数对波纹夹层结构冲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波纹夹层吸能结构内部填充泡沫能显著减少结构变形,改变结构失效模式,在增大撞击力的同时,也会增加撞击持续时间,显著提高了结构的吸能性能.

    桥梁船舶夹层结构冲击试验

    基于CNN和DCGAN的小样本船舶辐射噪声识别方法

    何柳张咏鸥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建立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的船舶目标识别方法.通过采集的船舶辐射噪声数据,以梅尔频谱(Mel spectrogram)作为网络的输入特征,使用DCGAN网络对频谱变换后的样本进行扩充,利用微调的VGG16(visual geometry group)网络实现船舶目标分类,实现了网络收敛速度的提升和训练时间的减少.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以生成较高质量的频谱样本,提高船舶辐射噪声识别的准确率.

    深度学习船舶噪声梅尔频谱卷积对抗生成网络水声目标识别

    基于膜计算的扩散优化算法及工程应用

    张燕冰汪皓王丽铮郑龙...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一种全局优化算法,称为基于膜计算的扩散优化算法(MC-DOA).该算法受到叶绿体和线粒体双膜细胞结构以及粒子扩散现象的启发,利用一个混合膜结构系统和四种不同的粒子搜索策略来寻找全局最优值.选取了两类基准测试函数对MC-DOA的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MC-DOA能够精确快速的找到测试函数的最优值.将MC-DOA应用到实际工程问题——船舶螺旋桨参数优化设计当中,结果显示MC-DOA能够通过对螺旋桨参数的优化,有效地提高螺旋桨的敞水效率,表明了 MC-DOA在船舶优化设计领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优化算法膜计算粒子扩散策略参数设计优化

    CFD技术在挂舵臂安装偏差中的应用

    刘在良邵汉东李晓彬林艳...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以一艘64 000 DWT散货船为例,采用CFD数值仿真及实船测试的方法,对其挂舵臂安装偏差所造成的船舶阻力及航速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挂舵臂安装在一定偏差范围内对船舶阻力及航速影响不大.

    挂舵臂安装偏差CFD阻力计算评估验证修复方案

    基于灰色系统的深厚软基上部路堤沉降预测研究

    顾维郭芳郭一鹏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预测某深厚软基上部公路路堤的沉降趋势,在部分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N)对沉降进行预测分析,并与有限元法和分层沉降计算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在总体趋势上与现场监测数据差异较大,理论计算只能提供最终沉降量的预测,无法满足施工阶段性变形预测要求,而GM(1,N)模型对短时间段内的路堤的沉降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时间较长时,预测数据将偏大.

    公路软基路堤灰色系统沉降预测

    隧道临界稳定断面确定方法及应用

    李斌尤昭魏中华蓝元盛...
    115-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参数化建模和强度折减法的隧道临界稳定断面确定方法.通过定义数值模型的关键点坐标,实现了基于FLAC3D的多心圆断面隧道参数化建模.定义一个尺寸调整系数,为强度折减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和安全系数目标值的比值.当尺寸调整系数大于1时,说明计算安全系数大于目标安全系数,隧道开挖断面小于临界稳定断面,可将隧道几何尺寸乘以尺寸调整系数,使得隧道开挖断面等比例扩大;反之,则说明隧道开挖断面大于临界稳定断面,将隧道几何尺寸乘以尺寸调整系数,使得隧道开挖断面等比例缩小.通过FLAC3D内置的FISH语言编程,根据尺寸调整系数,对隧道开挖断面进行等比例调整,直至尺寸调整系数等于1,迭代终止,得到最终临界稳定断面.

    参数化建模临界断面强度折减法安全系数台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