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孙义良

月刊

1000-520X

WTXB@chinajournal.net.cn

027-87192147

430079

武汉洪山区珞喻路461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体育学术期刊,三次入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1959年创刊,是我国最早的体育学术期刊之一。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以突出学术性、实用性为特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蓄,积极反映体育科学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意义、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刘波李晨曦王松于思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建设的各方面形成广泛影响,大学体育既是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对象,又具有推动体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功能与使命。围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认为以数智化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既为大学体育提供了新质生产资料,也对大学体育工作者提出了向新型生产者转型的要求,二者形成合力从多维度更新大学体育的实践格局,落实新质生产对象。其中,新型生产者包括形成数智素养的公共体育课教师、掌握科技助力的运动竞训教练员、具备大数据应用意识的管理人员,以及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专家学者;新质生产资料包括助力体育运动参与的数智化技术、流通共享的大学体育数智化资源,以及优化大学体育管理的数智化平台;新质生产对象则既包含数智赋能后的体育教育产品——体育课程和校园赛事,也包括能够被多层级挖掘价值的大学体育数据要素。结合我国大学体育面临的诸多困境,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大学体育的实施路径:第一,提升体育教师数智素养,创造培育数智体育教育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第二,明确大学体育数据需求,构建标准合法的数据资源积累;第三,形成大学体育创新场域,引领体育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

    新质生产力大学体育数智化高质量发展体育科技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体育强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

    王智慧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依循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在理论定位中,需通过对体育强国建设的规律、特色、趋势等把握,提升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现代性、人民性与统一性,进而激发新质活力;(2)在实践要求中,需建立体育文化发展的衡平秩序,促进个体权益与集体利益的有机结合、以共同体意识为引领的事件团结与整合机制建构、以及"权益—意识"交互下"一主多元"治理模式的发展,提升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性、民族性与连续性,进而激发主体能动性。(3)在行动策略上,要基于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的内在规律,推动体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拓展体育参与的社会空间为主线,涵养场所精神;促进公民体育素养内化于惯习,外化于实践。进而提升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包容性、融合性与创新性,进而激发新质创造力。

    人民观现代化共同体体育治理体育强国文化自觉

    城乡融合视角下乡村体育"治理有效"的价值意蕴、目标维度与实践进路

    赵元吉左长振聂应军马棕林...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消弭城乡分治格局谋求乡村体育高质量发展,从而达成城乡融合新格局,乡村体育治理有效是重中之重。以城乡融合为视角,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在明晰乡村体育"治理有效"价值意蕴和治理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共存—共建—共赢"城乡治理逻辑和"乡村—县域—城市"治理结构框架,对乡村体育治理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乡村体育治理呈现出城乡分治向城乡共治的转变、国家意志向以人为本的回归、一元主导向多元协同的转型、刚性传导向韧性互动的纠正、文化断裂向文化自信的形塑。在治理有效目标导向下,依据价值、主体、结构三个层面,提出乡村体育治理的具体进路: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城乡体育治理新理念、以城乡体育新内生发展推进乡村社区化主体赋能、以城乡体育立体网络联结达成外生赋能与内生激活。

    城乡融合发展乡村体育治理有效价值目标路径

    乱象与规制:我国体育领域影响因素研究的问题检视与规范路径

    赵娜石岩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体育领域对"影响因素"这一概念的使用仍处于混沌状态,不仅阻碍了影响因素研究发展,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影响因素研究具体实践。基于此,研究在系统分析影响因素概念、厘清当前体育领域影响因素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体规范路径。研究提出,影响因素属于影响关系,是寻求对事物起显著性和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需进一步厘清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方式。由此评价当前体育领域影响因素研究,存在非以探求变量因果关系为根本诉求、缺乏综合影响因素性质进行方法选择的基础问题与过分强调量化统计分析进行变量验证的效度问题。针对研究问题,提出方法学三角互证中方法间三角互证的规范路径,具体为基础问题阶段采用方法间前后三角互证加强对影响因素概念解释并规范研究方法选择,效度保障阶段采用方法间并行三角互证避免单一统计学方法局限性。体育领域应高度重视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多元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度,以得到比较接近因果的影响关系。

    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三角互证研究效度规范路径

    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的实践检视与完善理路

    陈冬伟王凯珍于焕军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检视单项体育协会现有的内部纠纷解决制度,探赜索隐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的完善理路,旨在为推进协会良法善治提供资鉴。研究认为:单项体育协会相关纠纷解决制度对运动项目事务多元参与主体的风险个体化关注不足,缺乏化解风险的整体视角;多数单项体育协会纠纷解决缺少实际的执行机构,仅有少数协会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内部纠纷解决制度及专门机构,运动项目事务争议、冲突等风险的控制和处理权限模糊指向协会,没有向当事人提供申诉的明确渠道和程序,尚未适应依法治体的需要;单项体育协会制定的规范性制度虽然涉及纠纷解决方面的内容,但相关制度在化解风险时存在功能弱化的局限,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规范供给明显不足。亟待根据单项体育协会运动项目事务特点及化解风险的现实需要,着力于项目事务多元参与主体共同主导的风险预防,确立化解风险的整体视角;依据新《体育法》鼓励建立纠纷解决机制的指导精神,设立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解决机构;整合协会现行规范性制度,遵照体育仲裁制度的规制性要求完善协会内部纠纷解决制度,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明确协会纠纷解决适用范围、程序、期限等具体操作层面的制度,将纠纷解决制度纳入协会章程进行确权,力争规范性化解和处理运动项目事务中的纠纷。

    体育法风险社会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内部纠纷纠纷解决制度

    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体育企业绩效?——基于体育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谭宏李坤雨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企业是否存在数字化转型悖论是尚待探讨的问题。以2012-2022年中国A股体育产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企业市场绩效及财务绩效的影响,探究了环境动态性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体育企业绩效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企业财务绩效与市场绩效的影响表现出背离现象,即显著促进财务效益的同时也会明显抑制公司的市场绩效;(2)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企业的影响效果受其自身绩效水平影响;(3)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体育企业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的关系,且均为抑制型调节,即环境动态性越强,削弱效应越明显。(4)数字化转型对体育企业的绩效影响在新冠疫情前后存在异质性。基于以上发现,从政策层面、企业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财务绩效市场绩效调节效应

    空间演变的视野:中国武术历史分期新论

    田文波
    51-5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对中国武术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新的探索。研究认为:武术的历史发展依据武术文化的影响范围经历了从中原的武术、中国的武术、亚洲的武术到世界的武术的基本进程。从文化史的视角对武术进行新的历史分期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武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理论在武术文化层面的结合奠定认识论的基础,为武术的当代发展提供新的路径支持。

    武术史空间演变历史分期中原的武术中国的武术亚洲的武术世界的武术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保护与传播的数字技术赋权策略研究

    崔琪王坤
    59-6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的生成并快速渗透、运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改变着体育非遗与广大受众之间的关系。随之而来的是体育非遗数字化建设以及智能化保护与传播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针对体育非遗资源保护与传播的现实状况,全面认识其数字技术的执行特征,已经成为进行现代性保护与传播的关键。在对体育非遗资源数字技术智能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由田野调查向智慧数据分析拓展、提升体育非遗资源档案处理效率、缩小体育非遗传承人对数字技术认知差距角度,对体育非遗信息数字化赋权的合理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非遗数字化分类体系、融入非遗虚拟现实技术、建立非遗展示与传播平台、确立"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等,是体育非遗资源智能化保护与传播的主要赋权路径。而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和视觉搜索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融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体育非遗的高度融合,体育非遗资源的智能化数字保护与传播将成为必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保护智能化传播数字技术赋权体育非遗资源

    ASMT介导运动抗抑郁的炎症作用机制

    黄卓淳漆正堂刘微娜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N-乙酰基-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SMT)基因敲除和运动对小鼠抑郁行为及神经炎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6-7周龄雌性野生型小鼠和ASMT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安静组和运动组。12周的有氧跑台训练结束后,所有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训练期间收集小鼠粪便,然后将小鼠麻醉处死后取前额皮质和下丘脑。采用RT-PCR检测前额皮质促炎与抗炎因子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丘脑TLR4、p-IKBα、p65、p-p65和IL-Iβ的蛋白水平;采用16SrRNA基因测序检测小鼠运动干预第四周及第八周的粪便样本中菌群组成和丰度。结果:ASMT基因敲除会诱发小鼠的抑郁行为,运动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的抑郁行为。ASMT基因敲除后促炎因子水平和TLR4/NF-KB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增加。肠道菌群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ASMT基因敲除后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发生改变,细菌群落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持续的运动干预可以减少炎症从而调节肠道菌群稳态。结论:ASMT基因敲除可导致小鼠的抑郁行为,与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神经炎症及肠道菌群有关,运动可以通过调节"微生物—肠—炎症—脑"轴改善肠道菌群紊乱进而缓解ASMT基因敲除导致的抑郁行为。

    抑郁褪黑素N-乙酰基-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SMT)运动神经炎症肠道菌群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论基础、应然特征与实践进路

    俞颜陶玉流吴相雷王越...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优化体育与健康课程育人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突破口,在一线课堂实践中的落实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知识生产模式理论、课程统整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和增值评价理论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引,阐释了"学习目标高阶性、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过程具身性、学习评价发展性"四大应然特征。据此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进路:立足核心素养,厘清学习目标;基于学科立场,统整学习内容;创设情境场域,优化学习过程;跟踪学习过程,改进学习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论基础课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