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刘晓欢

双月刊

1671-931X

whzb@chinajournal.net.cn

027-87766520

430074

武汉市关山一路463号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Polyiechnic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新近改版的学报继续本着“领先时代,求是创新,突出特色,博采众长”的办刊宗旨,强化金质、高值的精品意识,透逸着严谨、浓郁的学术气韵,突出图文并茂独特风格,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实际,逐步引领全国高职高专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流,吸引了阵容强大的作者群和读者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高校体育赛事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

    刘笑盈陈文佳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体育赛事的网络舆情呈现出新的传播特点。基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与传播、预警与防范、引导与应对。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高校体育赛事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建立新的网络舆情管理模型,并提出了一系列防范和应对策略。通过这些措施,旨在有效应对新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赛事网络舆情的挑战,提升高校舆情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跨学科融合高校体育赛事网络舆情舆情管理

    高职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王大红赵艳霞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指依托专业课或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创新方向。在重构仪器分析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了"课程体系+知识结构+思政元素+思政案例+教学实施"的课程思政体系,确立了"一个任务、一个主题、三个思政融合点"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了教学实践活动。

    仪高职院校器分析课程思政体系高职院校育人模式

    融合思维培养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陈亭志
    8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思政元素多但主线不清晰的问题,提出一种以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模式,探讨如何结合学生学情与编程课程特性,通过重构任务和设计四步教学流程—抄程序、补程序、写程序、评程序,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引导学生撰写 4F反思周记,从 4 个维度促进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最后说明教学效果。

    思维培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科学精神自主学习

    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食品分析》数字化教材建设探讨

    覃宇王大红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教材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代表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下教材建设的方向,也是实现课程改革和专业升级的核心要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下,探讨"食品分析"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开发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提升高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食品分析数字化教材建设教育信息化

    "一案到底"在软件开发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为例

    张耀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J2EE企业级应用开发是一门综合性强、理实结合的软件开发类课程。传统零散化、抽象化的教学案例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也无法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采用金融理财主题作为贯穿整门课程的主线案例,在课程内容上结合金融应用场景进行重构,将整体项目进行任务式分解。在培养学生软件开发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让其融入金融理财活动,深度探索产品底层运作逻辑,提升综合素养。

    一案到底金融理财软件开发教学改革新工科

    基于STP的高职教育激励模式研究

    孙本梓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激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基于STP的高职教育激励模式是顺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性的高职教育激励模式,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据生源渠道对高等职业学生进行初始分类(Segmenting);评价各细分学生群组的结构教育需求,确定对各群组学生的培养目标和院校资源的关联性,关联度高的院校资源和学生群组配对(Targeting);教育者对各学生群组实施教育激励定位策略(Positioning),也就是基于各组教育者的竞争优势实施差异化的激励策略。

    高职教育教育激励STP激励模式

    数字赋能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混合式教学改革

    阳松谷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识选修课能够突破专业壁垒、拓宽高职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其终身学习起到奠基作用。从高职院校通识选修课的开设现状入手,研究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将混合式教学融入通识选修课,探索数字赋能通识选修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创新价值,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通识选修课混合式教学创新慕课SPOC数字赋能

    基于数字化转型逻辑的高职院校教改实践——以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晔梁鑫鲁波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剖析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从学生学情分析简单化、与专业内容融合机械化、教学方法策略粗放化、教学评价考核主观化等方面,探讨数字化转型如何对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发展,以更好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深刻赋能职业教育新发展。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数字化转型逻辑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在规范教学、强化平台等方面聚力促进产教融合,围绕更新理念,构建数字化协同格局,服务专业升级管理,促进教师教学智慧化等方面形成了教学改革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数字化转型教学改革专业建设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太平洋分校(斐济)、荆楚工坊(斐济)揭牌成立

    封2页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与蕲仁堂集团合作共建"蕲艾功效产品工程技术中心"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