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警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警医学
武警医学

李小萍

月刊

1004-3594

wjyx@vip.163.com

010-57976436,57976439

100039

北京永定路69号

武警医学/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武警总部卫生部主办的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月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摘数据库(CMCC)》、美国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文摘杂志(JA)等主要检索系统收录。本刊主要设“专家论坛”、“论著”、“救援医学”、“临床研究”、“医院管理”等栏目,刊登军内外基础、临床医务工作者以及卫生管理者的学术论文,其中基金资助论文占有较高比例,先后获得北京市全优期刊奖、首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奖和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景天苷对血管生成及骨血管偶联的影响

    祁琳韩鑫羽祁璐王越...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对血管生成及骨血管偶联的影响.方法 采用MTS法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数量的影响;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探究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管腔形成长度的影响;胎鼠跖骨血管生成实验用于研究红景天苷对内皮细胞出芽面积的影响.结果 与条件培养液组比较,经红景天苷处理后的条件培养液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景天苷组的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数量及HUVEC管腔形成长度与条件培养液组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景天苷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处理组的内皮细胞出芽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上述作用均能被抗VEGF抗体Avastin阻断.结论 红景天苷是一种较好的促血管生成药物单体,且可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水平促进骨血管偶联.

    红景天苷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骨血管偶联

    连续动态随访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

    王开杰马张芳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动态随访对角膜塑形镜矫正儿童近视临床疗效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05 至2022-05 北京同仁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者 12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连续动态随访,随访时间均为1 年.对两组患者视力、眼轴、随访依从性、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访 1 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试验组眼轴增长(0.28±0.18)mm,明显小于对照组(0.34±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镜片蛋白沉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依从率自戴镜 1 个月开始逐渐下降,戴镜 6 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依从率分别为 85.00%和 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角膜塑形镜配戴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动态随访有助于提高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的随访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近视防控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角膜塑形镜依从性连续动态随访

    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8天死亡的预测价值

    周小嫔刘斌李慧丽张铁寒...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中涎液化糖链抗原(KL-6)不同时间点表达水平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2015-12 至 2021-12 联勤保障部队第 960 医院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72 例,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入院后6 h和 24 h血清KL-6、动脉血气和生化指标.分析 3 个时间节点血清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入院时、入院后 6 h和 24 h血清KL-6 的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患者中毒剂量[存活组(58.5±13.2)mg/kg vs 死亡组(155.9±20.5)mg/kg]和尿百草枯浓度[存活组(34.7±40.1)μg/mL vs 死亡组(343.6±300.9)μg/mL)]均与死亡呈显著相关(P<0.05).入院 6 h(887.0±39.7 U/mL vs 1034.2±33.1 U/mL)和 24 h(1223.0±74.4 U/mL vs 1945.3±80.7 U/mL)血清KL-6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28 d死亡有预测价值,入院后 24 h血清KL-6 预测 28 d死亡的AUC大于入院后 6 h的(0.912 vs 0.700,P<0.05).结论 入院后 6 h和 24 h血清KL-6 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28 d死亡均有预测价值,且入院后 24 h血清KL-6的预测能力最佳.

    涎液化糖链抗原百草枯预后

    血清miR-155-5p和miR-146b-5p与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畸变及预后的关系

    严学倩刘利及月茹秦炜炜...
    14-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微小RNA(miR)-155-5p和miR-146b-5p与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AML)染色体畸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17-05 至 2020-04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sAML患者 26 例,另外纳入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 25 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国际人类细胞遗传命名系统,将sAML患者分为染色体畸变组和染色体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miR-155-5p和miR-146b-5p水平,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的总生存期.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AML组患者血清miR-155-5p显著升高[4.69(1.87,30.83)vs.1.13(0.79,1.78),Z=-4.070,P<0.001],而miR-146b-5p显著降低[1.79(1.55,2.44)vs.3.02(2.58,3.43),Z=-4.561,P<0.001].二者联合诊断sAML的曲线下面积为0.922(95%CI:0.846~0.997).与染色体正常组相比,染色体畸变组 sAML患者血清 miR-155-5p明显升高[19.26(4.45,46.65)vs.1.51(0.79,3.27),Z=-3.585,P<0.001],miR-146b-5p明显降低[1.55(1.50,1.97)vs.2.16(1.79,3.00),Z=-2.954,P=0.003].血清miR-155-5p和miR-146b-5p水平识别染色体畸变的 AUC分别为 0.925(95%CI:0.826~1.000)、0.850(95%CI:0.703~0.997),联合AUC可提高至 0.919(95%CI:0.812~1.000).血清miR-155-5p和miR-146b-5p是染色体畸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miR-155-5p高表达(≥4.27)和miR-146b-5p低表达(<1.62)患者的总生存率更低,中位生存时间更短(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miR-155-5p高表达和miR-146b-5p低表达是sAML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miR-155-5p高表达和miR-146b-5p低表达与sAML患者染色体畸变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二者有希望成为sAML染色体畸变和预后不良的风险预测指标.

    微小RNA-155-5p微小RNA-146b-5p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染色体畸变预后

    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固定方式对假体生存的影响

    白国玺刘晓红杨艳李战宁...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固定方式对假体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 2000-04 至 2013-11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骨科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且需要翻修病例 146 例,根据固定方式分为骨水泥固定组(61 例),非骨水泥固定组(85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两种固定方式的假体生存时间进行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 0.4287),骨水泥固定组假体生存时间 0.5~240 个月,平均(75.741±7.507)个月;非骨水泥固定组假体生存时间 0.3~228 个月,平均(67.656±6.689)个月.两组病例假体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骨水泥固定类形假体生存时间与非骨水泥固定类型假体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种固定方式对假体生存无影响,翻修风险相同,临床效果相同.

    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水泥非骨水泥生存分析

    生长分化因子11激活PI3K/Akt信号途径促进糖尿病小鼠ADSCs体外矿化的研究

    龚闽朱彪李欣梅美...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 11(GDF11)对糖尿病小鼠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信号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糖尿病小鼠ADSCs.流式细胞术检测GDF11 对ADSCs增殖的影响.成骨诱导培养后,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 PI3K、Akt 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GDF11 不影响ADSCs增殖,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ALP活性,且具有饱和性;显著上调Runx2[(2.41±0.19)vs.(1.00±0.11)]、Osx[(1.41±0.21)vs.(1.00±0.10)]和ALP[(1.42±0.20)vs.(1.00±0.09)]的表达(P<0.05);明显提高PI3K[(2.84±0.19)vs.(1.00±0.11)]和Akt[(4.58±0.20)vs.(1.00±0.19)]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且,GDF11 促进糖尿病小鼠AD-SC s成骨分化的作用被PI3K抑制剂LY294002 部分减弱.结论 GDF11 促进糖尿病小鼠ADSCs骨向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生长分化因子11PI3K/Akt信号通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正念训练对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张颖葛丽娜曹雷邹杰...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正念训练对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82 例于2022-02 至2023-05 在武警吉林总队医院,诊断为慢性失眠障碍(CI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右佐匹克隆片,观察组患者在右佐匹克隆片基础上结合正念训练治疗.治疗周期均为 5 周.对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和失眠严重指数(ISI)变化、抑郁焦虑状态和炎症因子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26).两组PSQI和ISI量表的评分比较,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个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分比较,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两个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念训练可以提高慢性失眠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正念训练慢性失眠障碍治疗效果炎症因子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王鸿申义杜扬帆宋川...
    34-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水平的临床因素.方法 选取 2020-07 至 2022-06 在航天中心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糖尿病组)252 例、非糖尿病体检者(对照组)228 例,比较两组维生素A、B1、B6、B9、B12、C、D、E的水平;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糖尿病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维生素的因素,可能的因素包含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发症.结果 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及年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糖尿病组BMI、空腹血糖、HbA1c高于对照组,维生素B1、B6、B9、B12、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中影响维生素A的主要因素有性别(β=-0.1,95%CI:-0.2,0.0;P=0.03),维生素B9 的主要因素有年龄 50~70 岁(β=-0.9,95%CI:-4.5,-0.6;P=0.03)、BMI>28(β=-2.3,95%CI:-4.3,-0.4;P=0.02),维生素B12 的主要因素有性别(β =37.7,95%CI:0.1,75.6;P=0.05),维生素C的主要因素有性别(β=-2.4,95%CI:-4.5,-0.4;P=0.02)、BMI>28(β =4.4,95%CI:1.3,7.5;P=0.01)、HbA1c>10%(β=-3.3,95%CI:-6.2,-0.4;P=0.02)、DR(β=0.9,95%CI:0.2,3.1;P=0.02)、DKD(= 1.5,95%CI:1.1 3.6;P=0.03)、DPN(β=1.2,95%CI:1.0,3.4;P=0.05),维生素D的主要因素年龄 50~70 岁(β=-6.4,95%CI:-12.9,0.1;P=0.05)、HbA1c 7.0%~10.0%(β=7.4,95%CI:1.7,13.1;P=0.01)、HbA1c>10%(β=0.3,95%CI:0.1,4.9;P=0.02).结论 T2DM患者存在多种维生素代谢紊乱,维生素水平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T2DM患者应根据临床特征制定个体化的维生素补充方案.

    糖尿病,2型维生素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

    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复发的关系

    刘菊莲董纪秀梁惠霞林淑媛...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和代谢综合征(MetS)与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01 至 2019-12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10 医院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 111 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后 3 年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8)和无复发组(n=73).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索影响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复发的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IR、MetS特征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特点.结果 BMI≥25 kg/m2(OR=2.723,95%CI:1.468~5.048,P=0.001),IR(OR=9.542,95%CI:1.468~5.048,P<0.001),MetS(OR=4.917,95%CI:2.610~9.260,P<0.001)和维持治疗(OR= 0.381,95%CI:0.241~0.600,P<0.001)是影响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可见存在IR患者RFS显著劣于无IR患者(χ2 =14.329,P<0.001),而是否存在MetS患者间的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558,P= 0.212).其中IR+且MetS+组的RFS显著劣于另外IR-且MetS-组和IR+或MetS+组(χ2 =24.436,P<0.001).结论 IR和MetS均是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两者对患者预后和复发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复发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

    某部新兵情绪调节策略对军训应激后成长的影响

    彭璐媛雷辉朱强
    44-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兵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行为对军训应激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以新兵军训应激后成长量表(PT-GI-RT)、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C)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问卷(BERQ)为研究工具,在新兵军训开始 1 个月后(T1)和 3个月后(T2)两个时间点对 665 名新兵进行施测.根据新兵T1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将其分为高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低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和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共 4 组,比较 4 组间T2 时应激后成长水平.行为情绪调节策略依照同法实施.结果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4 组间的应激后成长分数有统计学差异(F=13.16,P<0.001),其中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高于其他 3 组,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低于其他 3 组.行为情绪调节策略 4组间的应激后成长分数有统计学差异(F=21.13,P<0.001),其中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高于其他3 组,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组应激后成长分数显著低于其他3 组.结论 新兵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与应激后成长正相关,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与应激后成长负相关.选择高适应性低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的新兵会获得更多的应激后成长,而选择低适应性高非适应性认知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的新兵会获得较少的应激后成长.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行为情绪调节策略应激后成长新兵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