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例

    敖娟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实践性、知识点过多、理论脱离实际等.因此,本文探讨了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为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培养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帮助他们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道路.

    高职院校成果导向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校训文化在高校思政育人中的价值契合与实践路径

    公桥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训文化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有着统领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校训具有典型的载体性、导向性、凝聚性等育人功能,与思政育人在树德、认同、育才等方面亦存在高度的价值契合.为充分发挥高校校训育人功能,本文从"学、思、践、悟"四个角度提出具体路径,即把握"循序渐进",激发"学习"动能;强调"多元协同",拓宽"思考"维度;推进"知行合一",引导"践行"意识;遵循"与时俱进",启发"领悟"能力.

    校训文化思政教育价值契合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视域下的"古代汉语"课程思政

    张玉洁朱庆利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带来的一系列新结果、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包括基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对社会现代化积极回应的创新性取向."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古代汉语"课程的各个环节,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最终实现思政育人的 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融入"古代汉语"课程思政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

    现代性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融合

    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潘玲华
    93-9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在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前沿,需要高校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就如何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群策群力.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不足及其主要原因,探讨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策略,提出在教材和教学目标及教学手段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以此来更好地推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从而达到教书与育人并举、智育和德育双馨的目的.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课程思政理念下"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

    王艳华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课程思政为理念指导"公共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公共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达成.结合混合式教学动态支架模型,本文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一理两基三阶四环节"教学模式."一理",即以课程思政为理念;"两基",即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基础;"三阶",即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支架;"四环节",即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效果评估的改革,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

    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教育心理学

    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高校思政教育与虚拟实践的合力效应

    郑颖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实践作为一种新兴的实践形态,日益成为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格局由此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教育结构、教育方式亦随之变化,这些改变无疑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向了变革的时代浪潮.面对实践教学形态亟须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亟须推进、大学生实践共同体亟须发展的现状,构建符合大学生现实需求的教育方式,将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完备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方法,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时代师生素养的提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虚拟实践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虚拟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人工智能时代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教育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屈蓉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已经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高校思政课作为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思政教育质量的挑战.本文通过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应用,探索其对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高校思政课教育价值实践路径

    基于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性评价框架的设计

    赵慧逯原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内化和外化,是培育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知识识记、知识内化、知识外化为评价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发展状况的依据,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简洁明了的计算公式等来搭建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发展性评价的框架,以期充分发挥评价的促教、促学功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发展性评价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赵玉筱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现实价值、现状分析,从不断优化问题导向的设置、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完善高校软硬件设施、培养学生树立自觉的问题意识等方面探索"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路径构建,不断开拓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互联网+"高校思政课问题导向教学模式

    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相关风险分析

    李轩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ChatGPT在跨模态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拥有了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话的能力,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交流.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生产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话语和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由于ChatGPT自身的特殊运行模式,它在生产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话语的过程中并不单单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这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认知错误的风险、价值理性淡化和主体间价值理性消解风险、物的非生命性和人的生命性之间的对抗风险以及非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冲突的风险等.了解并分析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风险对于人工智能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的风险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