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减"政策视域下学校德育实践路径探析 ——基于江苏省N市部分学校的调查分析

    曹志琦袁琴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是新时代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缓解社会教育焦虑,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的重大决策."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德育建设、激发学校育人动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双减"政策实施以来,N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探索"五育融合"的素质教育新举措,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课后活动,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立足当下,学校应当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五育并举"理念,开发与整合校内外德育资源,深化家校社合作,构建高质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以此赋能学生成长成才,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双减"政策学校德育实践路径

    一年级入学适应课程中教师的适应性困境分析

    成梦蔡澄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学阶段,入学适应课程与其他学段的课程并不相同.小学老师开展一年级入学适应课程时出现许多适应性困境:课程的"游戏化"流于表面,课程的"生活化"偏离儿童的本真生活,儿童成为虚假的课程学习主体.从教师角度出发探究原因,发现教师对入学适应期儿童的发展特点把握不够精准,教师缺乏设计与开展入学适应课程的经验,教师设计入学适应课程时缺少对外界资源的整合.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小学与幼儿园开展合作,为教师提供双向交流的平台;校内教师间交流及与校外专家协作相结合,共同开发并改进衔接教育内容;教师发挥自我,提高内驱力,自主钻研与设计课程.

    小学教师入学适应课程衔接教育

    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语文项目学习中的设计研究

    杜晨晨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能够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表现性评价应用到初中语文项目学习中,对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探索二者融合模式时,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二者融合的可行性,然后从制定表现性目标、设计相应任务和明确评价标准三个方面阐述设计研究,推动语文项目学习课堂深入发展.

    表现性评价项目学习初中语文

    在学科实践活动中布局大情境内化大概念 ——以道德与法治学科特色实践活动"中学生模拟法庭"为例

    王鑫红崔乐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学科实践活动往往缺乏真实情境,与现实生活脱节,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活动"中学生模拟法庭"的大情境布局并搭建多个序列化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层层深入理解"德治与法治"大概念,生成对"德治与法治"大概念的认同和内化,从而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的要求.

    实践活动大情境大概念

    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孙楷鑫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诗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形成知识串联与迁移,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可行性与优势出发,结合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现状,从利用合作互动开展教学、选择合理可行的议题、合理筛选阅读文本、丰富群文内容等方面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古诗词应用策略

    "三教"改革背景下产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需求及其路径

    邵春婷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对我国人才培养有着关键作用,是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政策性基础,为产业文化融入提供了制度路径与创新方向.基于搭建职业桥梁、缩短成长周期、培育专业素养的现实要求,文化产业的融入应以"三教"改革理念为棱镜,精准发掘当前教师队伍、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上的不足,进而通过加强教师产业知识储备、产业文化知识融入教材、产业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等举措来实现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教"改革产业文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研究

    黄美琳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学视听说教学效果难以在课程实施阶段得到有效提高的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多模态学习分析理论与多模态数据融合教学,指出多模态数据融合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构建多模态语料库工具的视听说教学模式,以及与该模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系统及两者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为信息数据化时代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较为系统的构想.

    多模态数据融合大学英语视听说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焦卫国刘振男贺明卫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校开设非英语专业英语课程已有多年,但对于是开设通用英语(EGP)还是专业英语(ESP)一直存在争议.当前,我国多数高校为了兼顾学生的英语基础素养和专业领域英语使用能力,一些非英语专业同时开设了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门课程,然而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出现混淆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模糊倾向,导致了当前英语的学习成效未达到目标,甚至部分学生觉得学英语无用.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应及时纠正这种模糊的倾向,探索适合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为例,深入剖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面临的问题,探索出多条应对相关问题的途径,以期为专业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通用英语专业英语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育改革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建设要素探讨

    齐媛媛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建设有助于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当前理工类院校应深入剖析国家相关政策对英语专业提出的要求,以政策为依据开发适合理工类院校办学特色的英语校本课程.本文以《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英语专业的相关要求为依据,结合斯基尔贝克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步骤,总结了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要素,重点分析了校本课程建设环境、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类型、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三个要素,以期对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建设有所助益.

    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要素

    考虑项目驱动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方式创新

    陈霖
    12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本文以项目驱动为背景,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为例,开展案例教学法的创新研究.文中阐述了创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分析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中现存的案例设计脱离行业现实、教学过程控制难度高、案例分析深度不足等问题.文中提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创新方式:基于"案例引导+项目驱动"加强教学准备,构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库,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案例增强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优化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手段,围绕案例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增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以学生的实践结果作为案例,解决案例设计脱离实际的问题,实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创新.

    项目驱动课程实践创新教学方式电子商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