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流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流技术
物流技术

王卫民

月刊

1005-152X

wljs@vip.163.com

0710-3227039 3210579

441002

湖北省襄樊市长虹路7号

物流技术/Journal Logistics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1981年创刊,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备案的中国第一本专业物流刊物,目前由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管,中国物资流通技术经济委员会、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物流技术研究所主办。刊物旨在推广先进物流技术与装备,开展物流理论研究,交流国内成功经验,传递国际物流信息,促进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主要受众为物流及其相关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耿立艳张占福陆辰枚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0-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通过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探析京津冀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京津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和经济高质量增长之间呈现出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唐山市、沧州市和秦皇岛市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的拥挤效应正在抑制这些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他城市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的规模效应会进一步促进这些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京津冀城市群的政府和行业需要共同发力,充分发挥京津冀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的规模效应,并缓解京津冀物流业与金融业协同集聚的拥挤效应.

    物流业金融业协同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城市群

    基于LMDI的内蒙古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徐德生刘浩楠段玮樊畅...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蒙古地区已确立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枢纽,为了深入剖析内蒙古物流业碳排放的动态特征及其驱动机制,借助国际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推荐的"自上而下"估算框架,量化了2006-2021年间内蒙古物流业的碳排放量.随后,引入并优化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以系统识别影响物流业碳排放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物流业碳排放在2006-2021年,呈先上升再下降后平稳波动趋势,而"十二五"内蒙古积极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是内蒙古物流业碳排放总量在2013年发生断崖式降低的原因之一;经济发展对内蒙古物流业碳排放推动作用最强,其次是运输强度;能源强度对内蒙古物流业碳排放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口规模抑制作用最弱.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一是通过优化物流网络设计,如精简运输流程、合理配置仓储设施,以及采用低碳高效的物流技术与设备,以成本效益为导向,削弱运输强度对碳排放的促增效应;二是加快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增加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电力、风能、太阳能等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比例,以减轻化石燃料依赖,从而有效控制并减少物流业碳排放.

    物流业碳排放LMDI内蒙古

    西藏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空间关联特性研究

    刘妤张富贵
    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定位面向南亚开放的大通道,迫切需要加快提升与其他周边省区及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通过获取不同维度下西藏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从区域物流集聚与经济集聚、区域物流联系与经济联系空间分异两个方面,获取西藏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特性,探究西藏区域物流空间特征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西藏区域物流集聚与经济集聚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但是两者存在着一定的时空差异性.西藏地区物流联系空间分异程度高于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异程度,经济联系空间分布均衡程度强于物流联系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这为统筹区域物流网络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和决策支持.

    西藏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多源数据

    双碳目标下湖南省物流业绿色发展路径及对策

    杨芳戴恩勇吴堪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湖南省作为碳减排的重要实践区域,其物流业的绿色转型对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了物流业"高碳"排放的现状,并运用LMDI分解法,重点研究了影响物流业碳排放的各因素及其影响效应与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行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控制人口规模效应等构建湖南物流业绿色协同发展路径的策略,旨在为碳减排实践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指导.

    双碳目标绿色物流碳排放LMDI分解法湖南省

    提供差异服务组合的前置仓网络选址与配送路径协同优化

    徐宁白云天边泊浩胡海涛...
    4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末端配送一直是提升物流效率的热点领域之一,针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与多元化配送需求带来的压力,研究了前置仓满足客户自提与送货上门的差异化配送模式,设计了基于需求驱动的配送网络系统并建立模型进行优化,将末端配送点选址与客户配送路径的物流链进行整合.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差异化邻域策略的混合变邻域搜索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多个不同规模的算例实验验证了算法求解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求解效率,可以有效降低末端物流配送成本,同时兼顾了客户满意度.

    差异组合前置仓网络选址配送路径优化

    社区居民快递包装回收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回收方式和激励机制的双重视角

    王思怡羊英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快递包装回收问题,构建社区居民快递包装回收参与度影响因素研究模型,设计问卷,并对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回收方式中的省时性和省力性以及激励机制中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均能正向影响消费者快递包装回收参与度.回收意愿在回收方式、激励机制与消费者快递包装回收参与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政策宣传能够正向调节消费者快递包装回收参与度.因此,提供便捷的回收方式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环保等政策信息宣传,对调动消费者快递包装回收参与度具有重要意义.

    快递包装回收参与度回收方式激励机制影响因素社区居民

    不同权力结构下双渠道供应链的PMG合同定价决策

    刘斌曹佳敏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在不同权力结构下产品可替代性相对渠道地位对成员签订PMG合同态度的影响,针对性地研究在不对称相对渠道地位下的三种博弈情况(MS-制造商为领导者、VN-纵向纳什和RS-销售商为领导者)供应链成员对领导者地位的偏好、对签订PMG(Profit-Margin-Guarantee)合同的态度以及消费者福利最大问题.研究表明:在制造商处于权力的主导地位时,不签订PMG合同是对制造商有利的.在制造商具有更多权力时,特定情况下签订PMG合同对零售商是有益的.当零售商和制造商具有同等权力时,签订了PMG合同后产品的零售价会降低,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对签订PMG合同持相反态度,受利润保证率和渠道不对称性的双重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对领导者偏好受产品可替代性和受渠道不对称的影响.当利润保证率过高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无领导者偏好.这些结论为双渠道供应链成员的决策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供应链管理双渠道利润率保证合同博弈论

    农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均衡与实现路径

    庞燕丑昭怡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农产品具有产量大、易腐烂等特征,这导致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决策与销售决策常常会因为缺乏科学和充分的决策手段难以匹配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农产品存在风险.针对农产品供应链,分析了相关理论及利益相关者,并构建农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基于变分不等式,以石门柑橘为例,研究农产品服务供应链各个主体存在的风险权重系数对农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农产品供应商的风险权重系数增大,农产品供应商、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农产品服务供应链整个链条的利润均呈现减少的状态;随着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的风险权重系数增加,农产品供应商的利润有所增加,而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及服务供应链整个链条的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农产品服务供应链数字平台、规范农产品服务供应链流程、完善农产品服务供应链相关政策、增强农产品服务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农产品服务供应链网络均衡实现路径,以期优化农产品服务供应链,提升农产品服务供应链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农产品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网络均衡供应链风险变分不等式

    考虑"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收益共享的产品服务供应链协调策略

    周兴建李永艾振廖阳露...
    9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商、零售商通过供应链合作提供以旧换新、延保服务等产品服务,可为企业带来收益增长,但如何在竞争市场中激励供应链成员互相合作是一个难题.为此,考虑当前部分企业开展"以旧换新+延保服务"业务的背景下,引入收益共享契约,通过构建基于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Stackelberg博弈的线上线下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对产品服务供应链协调策略展开研究,仿真分析表明:(1)收益共享比例与产品批发价、产品线上零售价呈反向变化关系,与延保服务价格和以旧换新差价呈正向变化关系;(2)收益共享比例与产品线下需求呈反向变化关系,与产品线上需求、延保服务及以旧换新需求呈正向变化关系;(3)收益共享比例与制造商与供应链利润呈正向变化关系,与线上零售商利润先呈正向变化关系,后呈负向变化关系;(4)在确定收益共享比例时需在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内才能让线上零售商愿意参与供应链协调,而双方参与供应链协调可以提高各自利润及供应链利润.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制定以旧换新、延保服务等产品服务策略及供应链决策提供参考.

    以旧换新延保服务收益共享产品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协调

    基于二层规划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与公平研究

    吴一帆
    10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政府对农产品的补贴政策,分别考虑无定额、同质化补贴策略,研究农产品供应链协调效率与政府补贴额度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基于二层规划理论,借鉴泰尔指数构建了上层政府补贴额度分配不公平性最小化模型,运用网络均衡UE与SO理论构建了下层农产品供应链均衡模型.研究发现:无定额补贴策略下政府补贴额度分配更公平,且农产品供应链利润更高;无定额补贴策略下供应链企业补贴额度与价格弹性成反比,与交叉价格弹性和潜在需求成正比;同质化补贴策略下,不公平系数与市场潜在需求成正比,供应链企业利润与市场潜在需求和交叉价格弹性成反比,与价格弹性成正比.此外,对相关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以期为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决策与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农产品供应链二层规划网络均衡政府补贴供应链协调公平关切